全新“鸟巢”盛放冬奥梦想

发布日期:2022-02-05
【字体:打印

  2月4日晚,举世瞩目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在中建集团翻新改造的国家体育场“鸟巢”盛大举行,“鸟巢”也因此成为全球第一个“双奥体育场”。

  自2008年北京奥运圣火在此点燃以来,“鸟巢”已累计接待中外游客超过3500万人次,成为与长城、故宫一般的北京城市地标之一。如何对这座享有盛名的建筑进行翻新改造?

  外部结构 用技术美颜

  国家体育场“鸟巢”冬奥会场馆翻新改造面积约10万平方米,包含37项翻新改造内容,其中25项由中建八局负责。为高质量完成改造任务,项目团队前期多次进行现场摸排,针对不同施工条件,强化技术攻关,编制针对性施工方案,有序组织现场施工。

  “鸟巢”外层是钢结构,外立面上的氟碳漆多处出现老化现象,项目团队进场后就着手进行顶面平面整体翻新和屋顶钢梁侧立面、四周立面点状修补工作,包含除锈打磨、修补、砂纸打磨等过程。仅仅是在基层修补找平后的刷漆工序中,就有底漆、封闭漆、中间漆、银灰色金属氟碳漆、氟碳罩面漆五道漆。翻新完毕后,“鸟巢”又焕发出新的光彩,给全世界的观众带来更强的视觉冲击力。

  “我们的工作相当于给‘鸟巢’补了一次妆,在冬奥会期间展示它的最佳‘美颜效果’!”项目经理李刚说道。

  循环系统 融绿色理念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建设期间,绿色奥运的理念就已融入“鸟巢”建设中,其顶部装有专门的雨水回收系统。然而,经过 13年的风吹日晒,原有虹吸雨水管道亟待更新升级。项目团队认真排查后,对发现的53处漏点进行了全面修复。

  “由于虹吸雨水管道位于两层膜结构之间,且距离下层膜结构约25米,我们选择搭设异型脚手架作为施工作业平台,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受力点与拉结点,最终完全修复了‘鸟巢’的‘毛细血管’,恢复了虹吸雨水管道系统的功用。”项目总工隋沿辉说。

  在改造过程中,为更新升级制冷机组制冷效果,项目专门成立了水暖攻坚小组,对冷水机组进行逐一排查、逐次调试,通过更换密封圈、导叶马达,清洗内部管路,添加润滑油、制冷剂等措施,避免了整个场馆制冷机组的更换,切实将“绿色办奥”理念贯穿始终。

  公共设施 显人文关怀

  为让“鸟巢”具备冬季温水供应能力,项目团队在原有直饮水系统基础上,于1层、2层、5层和6层观众饮水台处设置温水直饮水系统,同时增加采用纳滤工艺的直饮水机128台,可满足数万名观众的饮水需求。

  为了更好延续和彰显“人文奥运”理念,在卫生间系统的改造中,项目团队通过在卫生间增加电热水器的方式解决热水供应问题,同时配合采暖温控器的升级改造,实现精准控温、节能降耗,保证温度舒适恒定。项目团队还对现有101间无障碍卫生间进行了改造,新增了无障碍坡道和各种人性化设施,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在场馆大大小小的区域内,项目团队还更换了近1000个标识,涵盖功能类、引导类两大部分,积极营造安全、顺畅、适用和人性化环境。

  精雕细琢 为赛事服务

  “鸟巢”景观照明系统改造过程中,项目部充分利用原有设备管线,以高标准 LED 灯具替换原有光源,对屋顶 PTFE 膜、立面钢架、看台红墙部位的灯光亮度、均匀度和眩光点及曝光点进行了提升。改造后,通过运行模式控制,不仅可以达到30% 的节能效果,还可采用变色投光灯,根据不同时段需求呈现更多元化的灯光效果,打造标志性城市夜景名片。

  为达到更好的观赛效果,“鸟巢”内还更换了86台环绕看台的电子屏幕。76台小屏及10台中屏既可以同时播放相同画面,又可以独立播放不同画面,还可以同步直播效果,确保观赛区的观众无论坐在哪儿都有清晰的观演效果。

  “期待中国冬奥健儿在这里向全世界展示风采,我们也将在这里见证中国梦与奥运梦交汇的美好故事。”项目经理李刚说。(企业文化部,中建八局供稿)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中建集团纪检监察组监督举报  |  账款事项投诉公告
信访投诉平台

Copyright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备08010180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545号

中国建筑办公信息系统
中国建筑移动办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