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首钢奏响“冰与火”之歌

发布日期:2022-02-08
【字体:打印

  2 月 8 日,在自由式滑雪大跳台决赛中,中国选手谷爱凌夺得冠军,为中国代表团拿下本届冬奥会的第三枚金牌!举办自由式滑雪大跳台比赛的场地,就是中建装饰参建的首钢园冬奥系列改造项目。

  冬奥启幕,北京赛区唯一一个雪上竞赛场馆——滑雪大跳台以“飞天”形象在首钢园区惊艳亮相。园区内,化身“冬奥大脑”的运行指挥部调度中心自 1 月23 日开始全天候 24 小时运行,为各场馆比赛期间运转提供全面保障;本届冬奥会中国首金项目的训练场地——“四块冰”(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壶、冰球)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训练中心为奥运健儿的夺金之旅保驾护航;作为北京 2022年冬奥会官方接待饭店之一的香格里拉酒店等配套设施运营良好。集运动训练、办公会议、指挥调度、后勤保障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首钢园区以国际化、高品质服务助力冰雪盛会。

  为支持2008年北京奥运会申办,2003年首钢从北京城西的石景山搬迁至渤海之滨的曹妃甸,完成了从“山”到“海”的跨越;2015 年,北京携手张家口市获得2022 年冬奥会举办权,系列冬奥工程落户首钢,沉寂许久的百年老厂迎来转型升级机遇。

  中建建设者在首钢园深耕 5年之久,充分运用“新旧织补”的工业遗存改造理念,坚持“忠实保留”和“谨慎加建”,累计完成改造工程 13 个,改造面积约 18 万平方米,助力百年首钢园开启焕新蝶变之旅,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如今的首钢园,工业遗存、奥运元素与首钢文化有机融合,尽显激情与活力。

  “旧瓶装新酒”:冬奥组委办公楼改造工程

  北京冬奥组委首钢办公区由首钢老工业遗存筒仓、料仓、联合泵站、转运站等联合改造而来,被称为“旧瓶装新酒”的典型。西十筒仓外墙雕刻着大大小小的镂空圆孔,保持混凝土工业建筑的本色。

  筒仓内被分割为 7层,地下 1层,地上 6层,每层被分割成两个半圆形区域,会议室、新闻发布室等分布其间。筒仓室内精装修工程打破了传统办公格局,将筒仓顶部通廊打造成景观级观光餐厅和空中步行走廊,地下空间改造为创意休闲广场,为办公和商务洽谈提供良好环境。

  项目团队在保留原有结构和框架的基础上,通过使用碳纤维、钢板和阻尼抗震撑等手段对原有主体结构加固以适应新的功能需求,在材料上使用石英板面层作为幕墙主要材料,内装区域选用穿孔吸音的木饰面板,保障隔音和美观需求,达到绿色建筑星级标准,充分彰显“绿色办奥”理念。

  “私人订制”:“四块冰”冬训中心改造工程

  “四块冰”(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壶、冰球)冬训中心主要是在原工业厂房空间结构基础上,针对冰雪运动特点和比赛训练要求进行“私人订制”。为实现训练场馆与比赛场馆的“无差异感”,项目建设者通过技术攻关,采用巴洛特钢板幕墙形式、选用真空保温板、应用混凝土板的装配式思路指导施工,实现了小空间建筑的节能需求,同时便于远期场馆的功能转换,破解了“奥运场馆寿命短”的世界性难题。

  施工中,项目部还采用空中滑移技术,利用空中轨道和液压千斤顶进行幕墙安装,节约大量工期。曾经可以轻松开进运煤列车的 300 米厂房,摇身变成冰上运动训练场馆。

  “钢”柔并济:首钢园香格里拉酒店幕墙工程

  首钢香格里拉酒店由老电力厂和冷却塔蝶变而来,主楼保留了粗犷的建筑主体结构,大量的绿色植物与工业遗存并存,犹如一座生机盎然的“后花园”。

  酒店幕墙使用近 30万根陶棍,是目前亚洲最大面积的陶棍幕墙。玻璃幕墙由三层玻璃构成两个夹层空间,具备良好的热工性能,玻璃、粗陶形成强烈的质感对比,幕墙分格,线、面结合,表现出灵动的韵律。酒店可容纳 500 余人同时入住,为首钢园区北京冬奥会赛事接待工作提供高品质服务保障。

  冬奥会期间,由 9 名建设者组成的维保队伍继续坚守在岗,尽心尽力尽责做好首钢园区内各类冬奥配套设施的运维保障工作,“筑”力冰雪盛会成功举办。至柔、至刚、至强的首钢,从火到冰,从老工业建筑到城市复兴新地标,肩负起全新使命,助力北京冬奥会成为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企业文化部,中建装饰供稿)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中建集团纪检监察组监督举报  |  账款事项投诉公告
信访投诉平台

Copyright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备08010180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545号

中国建筑办公信息系统
中国建筑移动办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