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建证】贫困村来信背后的扶贫经

发布日期:2022-06-09
【字体:打印

  2021 年 1 月 21 日,在新春到来之际,中建集团收到一封来自甘肃省康乐县何家沟村的感谢信,这个地处西北的贫困村在刚刚过去的 2020年实现了脱贫出列,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来信对中建集团多年来真金白银、真情实意的帮扶表示了衷心的感谢。

搜狗截图20220609174546.jpg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安排,中建集团自2013 年开始,定点帮扶甘肃省康乐县、康县、卓尼县,助力三县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其中的康乐县属于国家“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艰巨,何家沟村是县城北侧的一个纯少数民族回族自然村,全村现有 4 社 156 户 799 人,建档立卡贫困户 39 户 204 人,贫困发生率高达22.19%。村民生产经营能力弱,受教育程度低,脱贫致富的基础十分薄弱。

  “山高沟深,土地贫瘠,村里没有产业,村民观念陈旧,脱贫致富看起来难于上青天。”这是中建集团扶贫工作人员来到村里的第一印象。结对帮扶以来,中建集团每年向定点帮扶县投入近千万元帮扶资金,帮助修建旅游景点、学校和卫生院等基础设施,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要保证何家沟村这样的贫困村按时完成脱贫任务,还需要加大帮扶力度,落实精准扶贫举措。”中建集团党组决定,逐步加大帮扶资金投入力度,向三县和深度贫困村选派挂职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与何家沟村等贫困村党组织开展结对共建,确保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中建集团派驻何家沟村首任第一书记罗恒经过调研走访,制订了一系列帮扶措施。当地的自然环境适合养鸡,他筹钱买鸡苗,带着村民养土鸡。他发现村里的妇女会绣手工鞋垫,就组织留守妇女绣鞋垫,并卖到建筑工地,后来又推销到电商平台上,帮助以前“只能伸手要钱花”的留守妇女在家里就挣到了钱,村民们都亲切地称他“鞋垫书记”。年轻人没技术,找不到好工作,中建集团联合甘肃省建院在康乐县开办了中建高级技能人才培训班,开展测量、电工、焊工培训和学历提升培训,帮助考试取证并吸纳到中建就业。就这样,罗恒带着村民“折腾”了起来,原来那个“脱贫难于登天”的村子呈现出勃勃生机,大家伙开始探索各种脱贫的路子,立志靠自己的双手摆脱贫困的帽子。

  2019 年,第一书记的接力棒传到了牛军帅手上,村里有技术、有门路的家庭慢慢脱了贫,但是“脱贫路上一个也不能少”,他开始思考如何带动全体村民共同致富,要在村里发展一个致富产业让每个村民都得到实惠。“发展村集体经济,成立一个农民合作社,让全村村民都入股。”找准了方向的牛军帅埋头干起来,发展什么项目?土地怎么解决?如何动员村民?怎样参资分红?他不厌其烦地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村民生活区位于山沟南面,对面是阳洼山,白天气温高、通风好、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香菇生长。在中建集团和康乐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何家沟村菌类种植合作社应运而生。中建集团先后投入 200 余万元,建成办公区、种植大棚、冷库、烘干车间、停车场等。合作社吸纳了全村156 户村民全部入股,让所有人都能享受村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村民头一次种香菇,没经验,牛军帅就专程到河南老家请专家支援,合作社里产出的菌菇个大肥厚、入口软绵、齿有回甘,受到市场的欢迎。中建集团组织所属各子企业积极采购香菇产品,何家沟村菌类合作社迅速取得了成功。成立两年为村民分红 40 余万元,同时带动村里 20 多名留守妇女就业。“小香菇”成为了群众增收致富的“大产业”,牛军帅也成了远近闻名的“香菇书记”。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要让村民彻底摆脱贫困,还要从教育入手,在孩子心中种下“知识改变命运”的种子。村小学教学条件差,中建集团组织捐赠电脑、课桌椅、篮球架等教学物资,提高硬件水平。开办暑期培训班,举办“送教入陇”活动,帮助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发放助学金和奖学金,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何家沟村马兰花顺利考入甘肃陇东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成为何家沟村建制以来第一位女大学生,但由于家境困难,家里准备让她辍学养家。中建集团发起“彩虹益路”和梦想家园 E 计划助学活动,资助她大学四年学费,让她成功圆了大学梦,也成了村里孩子们学习的榜样。像马兰花一样得到资助的贫困大学生还有 100 多人。

搜狗截图20220609174604.jpg

  为全面改变何家沟村贫穷落后的面貌,挂职干部帮助村民积极改善生活环境,改造文化广场,丰富村民娱乐生活,为村民添置水冲式厕所与家庭浴室,革除人畜混居的习俗。硬化积水路面,美化村容村貌,培养大学生入党,吸纳年轻人加入村两委班子。如今的何家沟村,有了稳定的富民产业、整洁亮丽的村舍,大人们干劲十足,孩子们发奋学习。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集团先后有 4 位党组领导到何家沟村调研考察,发放分红奖金。村子被评为甘肃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甘肃省卫生村等荣誉称号,成为省、州、县脱贫攻坚观摩学习的榜样村庄。

  何家沟村是中建集团定点帮扶甘肃三县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中建集团收到帮扶地区党委政府、村委会、合作社、农特产品公司等各单位发来感谢信十余封。定点帮扶甘肃三县 9 年来,中建集团创新打造集产业、就业、教育、消费和党建帮扶为一体的精准扶贫“中建模式”,

  “全产业链”打造了康县旅游产业扶贫示范园、中建卓尼特色产业示范区、康乐县民宿等产业帮扶项目。建设 67 个建筑劳务输出示范村,捐建了康乐县温家河希望小学、老树沟小学等 7 所学校,打造康乐香菇、康县核桃、卓尼藜麦等特色农产品品牌,与三县 19 个村党组织结对共建,共实施帮扶项目 430 余个,累计投入引进帮扶资金 4 亿元,选派挂职干部 30 人,培训基层干部、致富带头人和专业技术人员 9823 人,招录和劳务输转5712 人就业,采购和帮助销售农特产品 1.8 亿元。助力甘肃三县提前一年实现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下降为零。同时,中建集团还积极参与新疆英吉沙县“访惠聚”驻村、湖北团风县和陕西淳化县等全国多个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了中建力量。

  每次看到甘肃三县的来信,脑海里总是浮现出中建集团 9 年扶贫路上的点点滴滴,扶贫车间里个大饱满的香菇、充满现代化气息的新校园、村民开心的笑脸、销往全国的三县农产品……每个画面都是中建集团不折不扣履行央企政治责任,发挥企业自身优势,用心、用力、用情帮扶的见证。

  村民脱贫了,中建集团的帮扶并没有停止。2021 年,中建集团坚决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规划引领,帮助甘肃三县编制了全域旅游规划、景区规划、村庄规划、片区发展规划等,为帮扶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基础。同时,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方面全面发力,助力甘肃三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

  2021 年 6 月,何家沟村迎来了中建集团派驻的第三任驻村第一书记吴承坤。中建集团为何家沟村等 91 个村庄编制了乡村振兴村庄规划,并以此为基础,制定乡村振兴示范点创建方案,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将何家沟村等村庄打造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样板村庄。吴承坤正带领村民们把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向着乡村振兴稳步前进。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中建集团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坚决服务国家战略,甘肃三县乡村振兴的大路上,有中建人携手同行,一个个何家沟村在中建集团的帮扶下,必将建设成为更加富饶美丽宜居宜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企业文化部供稿)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中建集团纪检监察组监督举报  |  账款事项投诉公告
信访投诉平台

Copyright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备08010180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545号

中国建筑办公信息系统
中国建筑移动办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