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建造》第三集:地铁之上的建造挑战

发布日期:2024-07-28
【字体:打印

  中国建筑与CGTN联合制作系列纪录片《智慧建造》(Architecture Intelligence),聚焦“科技、创新、可持续”以全新的国际传播视角,讲述“中国建造”为全球生产生活带来的变革和机遇。  

  本期《智慧建造》第三集《地铁之上的建造挑战》(When Skyscraper Going Deep),探访深湾汇云中心项目,揭秘深圳新地标如何屹立于复杂的地铁交通网之上。

  我们的城市在不断向上发展的同时,也在向地下蔓延,摩天大楼真正的挑战往往发生在地下,不为人们所见。深圳的这座新地标如何与庞大的地铁王国共存?

“360米超高层”立于地铁之上

  目前,深圳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心之一,是众多中国科技巨头总部的所在地。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是深圳市重点发展区域之一,与香港隔海相望。

第三集111.gif

  深湾汇云中心是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片区的首发项目,主塔楼高360米,总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集合多种业态、复合城市功能,致力提升城市品质和服务效率。

第三集222.gif

  “要在这片宝贵的土地上建造这座360米高的摩天大楼,挑战不是来自地上,而是来自地下。”中建一局陈思向记者介绍。这块地被三条地铁线所夹着,南侧是深圳地铁9号线和11号线,北侧是深圳地铁2号线,相当于整个项目是在地铁之间,甚至有一部分是在地铁之上进行开发和建设的。

第三集333.gif

  工程师们必须在三条地铁线构成的边界里,紧贴着地铁隧道的边缘,挖出一个巨大的地基,为这座摩天大楼提供足够坚固的地基,使其能够在沿海地区的台风中幸存下来。

第三集444.gif

“80米工程桩”深入填海淤泥层

  首先,项目团队需要将161根混凝土桩打入土层,并让它们尽可能紧密地挤在一起,以产生最大的支撑力。“建筑底下都是一根根的那种很深的工程桩,靠桩托着岩层,上面再托着建筑。”陈思介绍道。

  “正常工程的话,需要先挖掉基坑底部再打桩,但是这样会让整个基坑暴露的时间更长。因为旁边有地铁,我们不敢去冒这个风险。”项目经理周豪解释道。为此,工程师们决定使用每根长达80米的桩子。由于这里是经过几十年的填海造地形成的,地质条件极其复杂,因此它的地底比一般的地方更深,也更难下沉。

第三集555.gif

  打桩的过程中有一节是填石层,它的里面有硬的石头,周围又是软的淤泥。“这个冰块就好比里面的抛石,缓慢打桩进去的时候,碰到岩石就会形成一个倾斜的角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打桩的速度要缓慢下行,让钻头缓慢地摩擦这些抛石,来保证它的精度和垂直度。”周豪说。

第三集666.gif

“鸡蛋球”支撑起城市综合体

  在填海淤泥中穿行的不仅仅是工程桩,还有地铁隧道。这些看似坚固不动的隧道其实就像绳子一样,在淤泥中慢慢地移动着。挖掘工作不能干扰地铁的正常通行,地铁上的乘客永远不会知道他们的列车正行驶在一个巨大深坑的边缘。“建筑的南边和北边总共有6条隧道,相当于地铁从整个项目的两侧穿行而过。”周豪说。

第三集777.gif

  “我们可以在沙滩上模拟大楼要建在整个地铁上方的情形。你看,一旦把沙滩的沙子开挖之后,因为失去了土的支撑,就会出现塌陷。我们的地下室20米深,比整个隧道都深,当挖到下面的时候,两侧的土方就已经开始向下坍塌了。”一旦失衡,可能会发生坍塌并瞬间吞噬地铁隧道。

第三集888.gif

  为了防止这种灾难,工程师们需要沿着地基周边建造一个支撑系统,并在四角处安装内支撑,形成经典的三角形结构。但随着地基的加深,这种结构已无法支撑。

第三集999.gif

  “比如在20米甚至25米的时候,角撑的整个受力就不能完全满足地铁变形的要求了。”周豪补充道。

  为此,项目团队引进了一个新的概念,是非常少用、但极其坚固稳定的环撑,类似于把一个圆环放进地连墙的中间。圆环不论从哪个方向受力,都能消化在整个圆弧范围内,形成了一个类似于鸡蛋球的受力体系。

第三集101010.gif

  因为暴露的时间越长,其危险系数就越大,所以这就要求工程师们必须要挖得快,并将其快速支撑住,这样体系才到找到一个新的平衡。

  即便如此,工程师们也不能松懈,他们借助创新技术密切关注着隧道内的任何细微变形。“隧道采用了类似‘热成像’的技术,对地铁管片的状态进行实时反馈,数据会显示地铁隧道管片哪边地方的受力值和变形值较大。”周豪说。

第三集011011.gif

  坚实的地基使这座摩天大楼能够抵御经常光顾的沿海台风,也使350米高度的观景台成为可能,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大湾区,被称作“湾区之眼”。这座建在地铁之上的大楼,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见证城市发展的全新视角。

第三集012012.gif

(企业文化部,中建一局供稿)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中建集团纪检监察组监督举报  |  账款事项投诉公告
信访投诉平台

Copyright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备08010180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545号

中国建筑办公信息系统
中国建筑移动办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