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人才智力支撑】张锦秋:为人民拓展幸福空间

发布日期:2025-04-25
【字体:打印

  中建集团始终坚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科学谋划、系统推进集团干部人才工作,为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植人才之林,蓄“繁花”之势。本期为您推荐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设计大师、中国建筑首席大师、中建西北院总建筑师张锦秋。

张锦秋111.png

  她师从建筑泰斗梁思成、莫宗江,是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她设计的陕西历史博物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证为世界一流博物馆;2022年7月,由她领衔设计的西安国家版本馆落成;她就是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应用于当代建筑的领军人物张锦秋。

张锦秋222.gif

△中国建筑科技展主题片《匠心·将新》节选

  如今,89岁的张锦秋仍对建筑设计饱含热情,她说:“我们建筑业的人,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人民拓展幸福空间。”

执着和炽热的家国情怀

  1936年10月,张锦秋出生在四川成都的一个建筑世家。儿时的她对文学充满热爱,后来受父亲影响,她报考了清华大学建筑专业,但文学的滋养,依然是张锦秋一生的财富。

张锦秋333.png

△青年时期的张锦秋

  1961年,结束六年本科阶段的学习,张锦秋在清华大学建筑系继续攻读研究生,师从梁思成、莫宗江教授。毕业后在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工作了近60年。

  对于梁思成先生的才华,张锦秋用“出口成章、倚马可得”这八个字来形容。而在文化素养与建筑技艺之外,让她印象最深、对她影响最大的,还是梁思成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执着和炽热的家国情怀。

  也正是这份家国情怀,让张锦秋对一份出自日本建筑师的设计稿坚决提出反对意见。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刚刚改革开放不久,外资项目绝大多数都是由投资方来指定外国建筑师设计。位于西安大雁塔旁的唐华宾馆、唐歌舞餐厅和唐艺术陈列馆(简称“三唐”工程)就由中日合作建造,日方也请建筑师出了方案,但设计风格与周边历史环境不相符。

张锦秋444.png

△“三唐”工程

  勘探完现场后,张锦秋重新设计“三唐”工程,方案一拿出来,便获得了日方赞赏,“我觉得很长志气,日方投资,中国设计师主持设计。”

传统与现代结合是她一以贯之的建筑理念

  2019年,张锦秋接到西安国家版本馆设计的任务。由于时间紧迫,80多岁的她在病床上坚持研究地形图,出院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来到现场堪景。

  张锦秋以高台筑阁的设计理念将汉唐盛景与时代精神相融合,打造了一座具有古典气象的现代建筑。

张锦秋555.jpg

△西安国家版本馆

  进入到西安国家版本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筑于高台之上的文济阁,而高台内部,别有洞天。

  距离西安国家版本馆约40公里,就是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它是我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博物馆,也是张锦秋的代表作。

张锦秋666.png

△陕西历史博物馆

  当时,中建西北院一共做了十二个方案,张锦秋的唐风宫殿式设计方案脱颖而出。从起草图纸到施工建设,历时八年,一座既承载深厚文化底蕴,又符合现代建筑美学的博物馆破土而生。

  探索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可能性,是张锦秋一以贯之的建筑理念。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随处可见古与今的交融,挑檐下的椽子、斗拱,大片玻璃、预制大墙板的使用,则体现出了当代建筑的审美意识。而在色彩设计中,张锦秋坚持“墨雅于彩,素色为上”的追求。

张锦秋777.jpg

△陕西历史博物馆

  “中国的建筑文化不只有黄琉璃、红墙,也有典雅的文化。”

  1991年6月,陕西历史博物馆落成开馆,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一流博物馆。

“我工作的目的是为人民拓展幸福空间”

  “莫忘前人,服务今人,想到后人,以人为本”是20多年前张锦秋寄语年轻人的一副题字。其中的“以人为本”,正是贯穿她整个建筑人生的根本原则。

张锦秋888.jpg

△大唐芙蓉园和南湖

  西安的热门景点大唐芙蓉园,也出自张锦秋之手。如今,这里随处可见惬意享受风景的市民和游人,这样的“情景相融”也正是张锦秋最愿意看到的景象。

  当初建设大唐芙蓉园,张锦秋就是为老百姓建的,园子里有供市民使用的广场大院、临水平台等室外活动场所。

  被誉为西安“会客厅”的钟鼓楼广场,则是出于便利百姓生活的考虑而建造。

张锦秋999.png

△钟鼓楼广场及地下工程

  三十多年前,张锦秋在一次和丈夫的讨论中,提出建立钟鼓楼地下广场的想法,她的设计巧妙平衡了古城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为西安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为古城增添了一张连接历史和现代的名片。

  2015年,国际小行星组织将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在2007年发现的一颗编号为210232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张锦秋星”,她的名字也将永远和古都西安联系在一起。

张锦秋101010.jpg

获“张锦秋星”命名证书

  如今,年近九旬的张锦秋,依然带领团队在一张张图纸上勾勒、孕育着心目中的理想建筑,不断推敲反复论证每一个设计细节,倾尽全力为人们生活的城市注入更多的美好和诗意。(人力资源部,企业文化部,科技与设计管理部,中建西北院供稿)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中建集团纪检监察组监督举报  |  账款事项投诉公告
信访投诉平台

Copyright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备08010180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545号

中国建筑办公信息系统
中国建筑移动办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