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集:科技展望未来

发布日期:2021-07-16

  他主持和参与了百余项工程的设计建设,多项工程获鲁班奖和詹天佑奖;他主编的《建筑施工手册》被誉为“推动我国科技进步的十部著作”之一。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首席专家——肖绪文。

  少年时期的肖绪文,虽然生活艰苦,学习的条件很差,但他非常努力。从家到学校要翻山跨河,行走55里路,但肖绪文从不旷课,一心求学,步履不停,学习不止。他对于知识的渴求,当时就已经显现出来。

  对学习的执着追求支撑着他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不断成长,也锻造出他坚韧的性格,这些都为他参军成为一名基建工程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69年,肖绪文入伍当兵,加入基建工程兵0021部队,参与三线建设。不会画图纸,就买书自学,一稿接一稿地画、一条线一个点地校正。从画图纸到实地建设,肖绪文天天提着工具箱、扛着测量杆,跟着老师傅放线。

  有一次,肖绪文跟着师傅路过新华书店,肖绪文进去逛了一圈,买了一本《几何图法》,他爱不释手。后来连队要画五角星,好多技术人员都画不出来,肖绪文主动请缨,按照书本知识,做了个模板,用铅笔一点点画,最终画出了一个尺寸非常对称的五角星。一下子,肖绪文就成了连里的名人。基层积累经验,潜心解决问题,肖绪文这种爱学习、肯钻研的精神很快打动了领导。1973年3月,肖绪文被推荐入党。

  入党后的肖绪文,以共产党员艰苦奋斗的精神要求自己,努力学习,成功考上了清华大学。1977年,从清华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毕业后,肖绪文回到部队,开始了建筑事业。当时连队承担14个项目建设,有单层的工业厂房、黄河汽车制造厂、锻压车间等。肖绪文白天盯现场、晚上画图纸,每天熬夜到凌晨,最终14个项目全部高质量完成。

  “坚决完成任务。”是肖绪文对自己始终如一的要求,更是他身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信念。带着这种信念,1983年9月肖绪文从部队转业,加入中建八局。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在燕子山质量大比拼中创造佳绩,在引黄济泉工程中勇挑重任,在济南石化项目中担纲设计……肖绪文带领团队狠抓质量,在市场经济浪潮中砥砺前行。在以质量取胜的道路上,用科技创新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水平,这是肖绪文的执着追求。在世界上高度最大、屋盖最重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单层厂房——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火箭垂直总装测试厂房施工中,解决了超高重型屋盖的模架支撑难题;在索支穹顶结构“世界第一大跨”——武汉体育中心体育馆屋盖施工中,节约建设成本50% 以上……他带领团队致力于用科技创新解决建设过程中的难题。

  今年已经是肖绪文加入中国建筑的第 38 个年头,潜心学习、醉心钻研的热情在他身上始终如一。国家绿色施工的发展是他如今关注的新方向,他说:“绿色建造、智能建造、精益建造和国际化建造四个发展道路,走好这四条道路,中国建筑业的路会越来越宽广。”

  无数张图纸、无数本书籍,筑成了他步步攀升的阶梯。从农村小伙儿到国家工程院院士,百余个项目在他手中日臻完美。岁月变迁,初心不变,征途漫漫,唯有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