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集:追寻红色足迹 传承中俄友谊

发布日期:2021-08-02

  在这里,人们追寻先辈的红色足迹。在这里,人们慰藉乡愁,深思今日中国强大的缘由。在这里,人们抚今追昔,获得源源不竭的奋斗动力……从莫斯科市中心向近郊的五一村驱车行驶40公里的帕尔科瓦亚大街上有一栋三层红砖建筑,小楼白黄相间,典雅大方,坐落在一处静谧的小山坡上。它是旧址,亦是新馆,承载着历史的记忆。

  1928年,由于国内白色恐怖严重,中共中央将中共六大移至苏联莫斯科举行。从当年4月下旬起,来自全国各地的142名代表冒着生命危险分批赴俄。同年6月18日至7月11日,中共六大在莫斯科郊外这幢小楼里召开。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代表大会,对中国革命发展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中共六大会址始建于18世纪,因白墙在阳光下显得闪耀夺目,有“银色别墅”的美称。然而,二战结束后,“银色别墅”年久失修,加之两场大火,几乎损毁殆尽。

  历史风云变幻,革命丰碑永存。中共六大会址既是中国革命历程的重要旧址,也是中俄两国人民深厚友谊的重要象征。

  2010年,时任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问俄罗斯,向时任俄罗斯总理普京提出在中共六大会址设立纪念馆。这一提议得到了普京的热情支持。

  2013年3月22日,在习近平主席与普京总统的见证下,中俄两国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互设文化中心的协定》的补充议定书,确定对会址进行修复。

  2014年11月,中建集团被选为中共六大会址修复工程的履约方,具体承担中共六大会址工程修复任务的是被称为“新中国第一支建筑国家队”的中建一局。

   随后,中建一局俄罗斯公司综合管理部副经理、原中共六大会址修复工程项目建设者任润滨远赴此地,参与修复中共六大会址这座建筑面积虽只有1800平方米,却极具政治影响力的建筑。

  “如切如蹉,如琢如磨。”几乎每一个建设者都会用这句话来形容中共六大会址常设展览馆修复项目,他们不仅将它看作一项工程,更把它看成一件作品。中共六大会址是俄罗斯古典弧形建筑,饱满圆润的圆形穹顶是这类建筑的突出特征,尤其是圆形穹顶的修复工艺复杂,难度较大。会址的穹顶由20层圆形木结构拼接而成,每一层的木块角度都不一样。

  为阻止寒风进入建筑内部、并达到饱满圆润的外形效果,项目团队精确测量了每一层木结构的角度,团队建立了穹顶结构BIM模型,先将模型进行3D打印,再交由厂家制作成实物模型,用于现场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确定修复实施方案。时任中共六大会址修复工程项目副书记任润滨说:“六大会址的穹顶构件之间连根针也插不进去。”

   按照建造常规经验,中共六大会址修复至少2年才能完成,但任润滨所在项目团队2015年9月拿到设计图纸、获得施工许可时,工期只剩下不到1年时间。当时俄罗斯已经进入寒冷期,按属地管理要求还需停工5个多月。

  为了让建设者能在高寒环境下施工并按时完成工期,任润滨与同事们“冷则思变”,创新采用绿色暖棚举措。他们给建筑搭设全封闭绿色暖棚,等于给它“穿”上“保暖外衣”,并采取箱式柴油管加热,使暖棚内保持16℃恒温,即使棚外是-30℃,建设者也可照常施工,任润滨带头“钉”在建设现场,不仅确保室内砌筑、抹灰、补砖等建设质量,还相应节约了5个月的工期。

  2015年9月,中共六大会址修复工程正式开工,同年12月底实现了工程主体结构封顶,2016年6月20日顺利通过中俄联合验收小组验收,比计划提前10天竣工。项目仅用293天,就完成了全部修复任务。

  修缮一新的中共六大会址成了中国在海外唯一的关于中共党史的常设展览馆。一楼的展览内容分为“中共六大召开前的形势”“中共六大的筹备与召开”“中共六大之后革命运动的发展”三部分,中俄双语的六大政治决议、土地问题决议以及军事报告等文件保存完好;二楼则还原了会议大厅和代表居住房间的场景。

  2016年7月4日,中共六大会址常设展览馆正式向游客开放,同时也作为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的分部对中俄民众开放。这段顽强不屈的红色记忆像巨幅画卷一样在观众面前徐徐展开。

  从开馆之日起,展览馆就成为中俄人民开展文化交流、增进相互了解的平台,至今已举办演出、展览、联欢、讲座等活动60多场,接待各类代表团1100多个,观众约2.4万人。

  这座镌刻沧桑的中共六大会址是见证中国革命历程的重要旧址。如今,浴火重生后的会址展览馆不仅成为国人追寻中共历史、了解中国革命历程的海外教育基地,也成为一处传承中俄友谊、加深俄罗斯人民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了解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