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集:精准扶贫 拓展幸福空间

发布日期:2021-08-05

  为人民谋幸福,与人民同呼吸。从改善民生到产业富民,从培训基层干部到提高脱贫“造血”能力,从提高旅游基础设施水平到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中国建筑始终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扶贫开发的重要战略部署,发挥投资、设计、建造、运营的全产业链优势,推动以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为主导,以金融扶贫、市场扶贫、工程建设扶贫为支撑的“中建扶贫”模式,累计认购央企扶贫基金16亿元,位列央企首位,不断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生活作出贡献。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是全省乃至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其中康乐县康丰乡何家沟村,作为回族自然村,全年干旱少雨,山高沟深,是国家确定的“三区三州”中的深度贫困村。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国建筑选调了众多优秀干部,投身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助力实现乡村振兴。中建二局选派牛军帅挂职甘肃省康乐县何家沟村第一书记,参与康乐县扶贫。

  如何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是牛军帅来了以后的首要任务。村里干旱缺水、年轻劳动力不足、村民文化水平低等问题摆在牛军帅面前,要想带领村民致富,首先得从诸多问题中找到一个突破口。

  经过大量走访调研,他发现何家沟村虽土地贫瘠,但自然条件非常适宜种植菌菇。于是,牛军帅决定利用当地气候、海拔优势,在村里成立菌菇养殖合作社,请专家、测土质、选地址、筛良种……准备工作一气呵成。可万万没有想到,报名摊支了一上午,竟没有一位村民“光顾”。牛军帅百思不得其解,

  “找到村里的人一打听,才知道村民担心销路问题,看不到效益,别说出钱了,就连出力都别想。”

  牛军帅并没有气馁,他挨家挨户去向村民解释合作社的入股、分红机制,动员村民加入菌菇养殖合作社。为了顺利推进合作社,中国建筑资助了100余万元的帮扶资金。同时,牛军帅找来了村里几个大户努力动员,用不流利的方言说道:

  “有中建‘兜底’保障,你们怕啥?工资都是日结制。”这样才打消了村民的顾虑,让其吃上“定心丸”,村民们开始陆续加入到菌菇养殖合作社。

  如今,菌菇养殖合作社吸纳了 25 人稳定就业,加上入股村民,126户贫困户每户年均增收3600元,有效带动了群众增收,全村实现全面脱贫。何家沟“小香菇”已经成为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大产业”,牛军帅也被村民亲切地称为“香菇”书记。

  遵义,一座具有深厚历史的城市,著名的遵义会议、四渡赤水都发生在这里,遵义人骨子里流淌的红色基因传承了一代又一代。

  自 2016年 8月起,中建四局开始结对帮扶贵州遵义,时任中建四局扶贫办副主任的张伟,带领14名青年扶贫干部告别家人,毅然奔赴偏远艰苦的贵州省贫困乡镇——务川县石朝乡、桐梓县小水乡和新蒲新区永乐镇,开始了三年的驻村帮扶。

  驻村帮扶工作一开始,他们就马不停蹄对三个乡镇16个贫困村201个村民组2807户贫困户进行走访。白天调研,晚上写产业方案,经过2个月的奋战,2807户贫困户的调研摸底终于全部完成。

  根据调研结果,张伟牵头制订了《中建四局帮扶遵义“34638”工作计划》,即通过3年帮扶,投入约4000万元,实施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移民搬迁、就业扶贫、生态扶贫、特殊帮扶“六大工程”,帮助三个乡镇3000户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至8000元以上。

  在石朝乡,张伟带领扶贫干部建立了贵州首个现代化生态渔业养殖基地、2000多亩的黄花菜基地和800亩的辣椒产业基地;在小水乡,扶贫队给每个贫困户发放生猪,让养殖业覆盖到每个村;在永乐镇,他们找来工程队,美化改造学校、村委会和危房,建设美丽乡村。

  2016年11月11日,张伟带着扶贫干部张姜恩、冉文生把石朝乡浪水村的 500多只鸡拉到 250公里外的遵义市连夜加工,然后一家一家地推销到遵义周边各公司、项目食堂,帮助农户增收4万多元。

  2017年,中建四局购买 143套安置房,装修后,让 508名贫困户在遵义城区实现拎包入住。解决安居大事后,张伟带领扶贫干部在当地举办了4场就业招聘会,解决了120多名乡亲就业难题。

  2019年,三个乡镇2807户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

  “我们很多人都有一个梦想、都有一种情怀,我们要为更多的人做更多的善举善事。经过脱贫攻坚战之后,我更加坚定了这种初心和情怀。”看着村民们的笑脸,张伟动容地说。

  在革命圣地西柏坡,王二小的故乡滚龙沟、红色水电站沕沕水发电厂……似颗颗珍珠镶嵌在青山绿水中,引得游人如织,沿途的小村庄也如幅幅油彩画铺展在高山峻岭中,令人流连忘返。上世纪50年代,为修建岗南水库,西柏坡村跟全县其他130多个村一样,从“粮窝子”搬到了高山岗。

  2014年,新农村建设第一次写进政治局工作报告,提高农村居民住房、饮水和出行等基本条件成为“美丽乡村”的建设目标。2015年,中建设计集团城乡与风景园林院常务副院长、党支部书记潘阳初次来到了“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区域——西柏坡。

  由于村子里生活条件落后,很多青壮年村民都选择了外出务工。相对闭塞的环境让当地村民不愿意去改变,村民对房屋设计、改造也毫无概念,导致潘阳和同事的工作一度无法顺利推进。

  村民们的反应让潘阳和同事一筹莫展,于是他们走上街边,反复与村民沟通交流,了解村民需求。终于,他们发现了问题所在。原来,村民们是以为要把原来墙面上好清理又防潮的瓷砖替换掉,许多人对此无法接受。

  了解到村民的担忧之后,潘阳和同事细心挑选了具有同样实用功能的替换材料,多次与村民沟通后,潘阳的设计方案得到了认可。

  “有一位大姐刚开始非常不配合,理解我们的方案后,便常常来找我们聊天,还经常送吃的给我们。”潘阳回忆说。心与心的贴近,不仅让美丽乡村的改造工作顺利开展,也让潘阳对设计工作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从阳春白雪到脚踏实地,西柏坡17个行政村建筑、景观、市政基础设施、公共艺术、门头牌匾、标识导视等共30多平方公里的改造,在2015年年底之前,仅用不到一年时间顺利完成。改造后的行政村不仅让村民的居住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更是将西柏坡的红色文化升级为了观光型旅游产品,扭转了村民单纯依赖农业增收的局面。

  改善落后的居住条件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新起点。在这条通往安全感与幸福感的道路上,更多的中建人正不断参与进来。

  来自中建装饰的张薇入职以来参与了众多项目建设,也曾在阿尔及利亚工作七年。顺利完成国外项目的她并没有选择回到一线城市深圳,而是又一次踏上了新的旅程,接下了全国最大跨县易地扶贫安置项目——云南省昭通市靖安、鲁甸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建设任务。

  云南昭通,多大山大川,因为自然地理条件导致交通不便,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一批身处大山里的村民生活条件困苦。中国建筑以中央提出的脱贫致富方针为己任,将实现这里八万户精准扶贫为目标,大刀阔斧开展起当地的建设项目。

  从此,在距离深圳千里之外的云南成为她又一个根据地。在工地清一色的汉子中,体型瘦小的张薇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而她早已经习惯跟工友一起奋斗在一线的生活。工地“质朴”的条件,每天超负荷的工作,已然成为常态。边解决现场问题,边接听电话处理繁杂工作,张薇每天的工作都是如此忙碌而充实。

  项目周围都是大山,想要将村民搬迁出来,就得移山造楼。数万人的异地搬迁项目实施难度之大,难以言喻。作为中建装饰昭通项目的负责人,张薇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时常整夜无法入眠,却从未打过退堂鼓。她总是开玩笑说:“让青春沾点泥土,青春才是有力量的,也是最有色彩的。”

  昭通扶贫项目的两个建设点——靖安、鲁甸虽然同处一市,实则相差60多公里,车程超过1小时,张薇作为负责人需要兼顾两边项目,最多一天通话将近12小时。由于工期紧、交叉施工多、地势极差大导致作业难等问题,张薇和团队经常在项目工地上奋战到凌晨。

  两年多时间,在张薇与数万中建人的努力之下,成千上万名扶贫建设者在靖安、鲁甸建成两座相当于中等县城规模的跨县易地扶贫安置区,让大山里的村民过上了城里的生活。虽然新城已建成,但是中国建筑的任务并不止于此。为了解决村民就业问题,中国建筑会优先雇佣当地的村民,让他们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减少劳动力外流,同时积极帮扶当地困难群众。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如今,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问题,终于在此历史性地画上了句号。无数中建人“舍小家,为大家”,坚持在脱贫攻坚一线,在辉煌史册上留下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今后,中国建筑将坚决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充分发挥全产业链优势,深化精准扶贫“中建模式”,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贡献中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