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顶部轮播

【中建开放日:大型主题传播行动第19、20站】走进见证改革开放的最好窗口——深圳

来源: 发布日期:2018-11-23

9月7日,“建证40年·中国建筑奇迹之旅”中建开放日:大型主题传播行动第19站、20站走进见证改革开放的最好窗口——深圳。

在第19站活动中,建设者和媒体朋友们重走了特区建设的开拓之旅路,参观了大亚湾核电站,登顶深圳地王大厦,重走深圳市民中心,探访腾讯滨海大厦、坪山高新区服务中心等中建二局在深圳建设的代表工程,老一辈建设者化身“导游”在各经典工程前讲述了他们投身改革开放建设的动人故事。

微信图片_20181123114644.gif

第20站走进深圳坪山高新区综合服务中心项目,以“探寻建筑业转型的时代样板”为主题,揭秘如何用8个月的时间打造深圳东部中心未来的新地标,展示了中国建筑在“BIM+装配式”建筑上的实力。中建二局“致敬奋斗者·筑梦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演出也同期举行,建设者用一场自编自导的演出将改革开放的成果艺术化地呈现。

微信图片_20181123114640.gif

微信图片_20181123114656.gif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新网、广东卫视、深圳卫视、国资小新等20余家媒体到现场参加活动,截至目前,各类媒体报道共计200余篇(次)。

“建圳”三十载 匠心育传奇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个窗口。

建筑,是城市高速发展的最好见证。

四十年风云变幻,改革开放的浩荡浪潮,让深圳从一个荒芜渔村变身为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也成为城市现代化建设的缩影。

作为首批参与深圳建设的外地国有大型建筑企业之一的中建二局扎根深圳三十余载,用一座座地标“建”证了深圳的蜕变。

微信图片_20181123114550.gif

要快,完成不可能的任务

1980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全国都把目光投向了这片土地。次年6月,一支来自中建二局的建筑队伍率先来到深圳。“当时的深圳就是一个小渔村,到处是荒草滩和鱼塘,村里只有一条街……”队员翟光恒回忆道,那时的深圳,大家住的是茅草屋,走的是黄土路,一切似乎都百废待兴。

城市要发展,人是第一要素,而“住”便是留人的第一步。刚刚进入深圳的这支队伍建设了海沣苑、翠兰楼、翠竹楼等一批住宅项目。当时,深圳“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如同阵阵春雷,不断响彻在大家耳畔。要发展!要快!

23层75米高的翠竹楼施工工期仅有18个月,这样的速度对于蹒跚起步的深圳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如何快?这支刚刚参加完唐山援建的队伍想到了在唐山陡河电厂180米烟囱施工中使用的先进液压滑模工艺,他们率先将这项工艺创新地应用到民用住宅楼施工中,使建设速度大幅提升。从1982年6月开工到1983年12月竣工,翠竹楼主体结构完成滑升只用了123天,并首次创造了三天一层楼的施工速度,当时的深圳市委书记、市长梁湘为此亲自批示:“要出简报,要加案语,积极推广之,好得很!” 而在随后时为亚洲第一高——384米的地王大厦的建设中,中建二局更是以最快两天半一层的速度刷新了这一纪录。

2.19站-地王大厦_meitu_1.jpg

解决了居住问题后,对于刚刚起步的深圳来说,想要快速发展,还面临着电力匮乏的困境。当时全广东省的电力装机容量仅为187万千瓦,工厂常常每周开四停三,建设核电站便成为解决用电紧张的出路。1987年,国内首座大型商用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开建,作为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它承担着我国核电“高起点起步”的历史使命,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指示大亚湾建设者的任务就是“建成,学会”。作为土建工程的建设者,中建二局在这里当起了“学徒”。如今,当年的学徒也已成为了中国核电建设的主力军。

1.19站-大亚湾核电站_meitu_2.jpg

1992年,国内首座在填海区域建设的大型电厂——妈湾电厂主体结构施工正式启动,中建二局用时不到20个月,成功实现第一台机组并网发电,创下了世界同类工程最快速度。

就是在这种速度下,深圳特区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鱼塘水田消失了,低矮房舍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宽阔笔直的柏油马路和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万家灯火和闪烁的霓虹更是彰显了这座城市的勃勃生机。一番突飞猛进的发展后,深圳特区犹如一个风华正茂的少年,自信满满地迎接未来。

要优,打造鹏城地标

走过拓荒的艰辛,进入90年代中期,深圳特区开始迈向新的发展时期。彼时,全国已迅速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而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如何继续领跑?成为深圳特区下一步研究的课题。

1995年江泽民再度视察深圳时的寄语“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为深圳特区吃下一颗定心丸。自此,深圳特区开始了新一轮的腾飞,中建二局紧跟形势,在继续保持“深圳速度”的同时,致力打造品质工程,而最能体现这一点的便是位于“深圳第一路”——深南大道两边的地标建筑。

距离地王大厦不远处,有一座八边形超高层建筑,这就是世界第一高钢管砼大厦——353.8米高的深圳赛格广场,也是首座我国自主设计投资的超高层建筑。3.3万吨的用钢量,两万件钢构件,俨然一个“钢铁巨人”!而将这个钢铁巨人连接起来的是21万套高强螺栓,38万颗栓钉和总长度达80公里的焊缝,焊接工程量之大、焊接质量要求之高是任何其他结构的工程所不能比拟的,而这个硬骨头最后依然被中建二局啃下来。按照国家高层建筑结构技术要求,允许垂直偏差50毫米,而赛格广场实际偏差仅仅7毫米!

站在赛格广场顶层向西望去,有一处建筑分外抢眼,它呈现了大鹏展翅造型,这就是深圳市民中心。其中,代表大鹏翅膀的蓝色屋盖便由中建二局设计和施工,屋盖总重量约9000吨,面积达6.4万平方米,相当于10个标准足球场面积大小,市民中心最具视觉震撼力的部位是全国最大的异形曲面钢结构大屋盖。为了做好这项工程,中建二局汇聚了各地精英,在施工过程中,一项项新技术、新工艺先后诞生。其中“计算机同步控制、整体提升技术”开创了分步提升、高空合龙、多吊点提升爬升混合作业及使用激光测距仪控制各点标高的先例,成功实现了特大钢结构屋盖的整体提升。从2004年正式启用到现在,市民中心先后经历了多次台风的考验,这只“大鹏”每一次的逆风飞行,都象征着深圳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决心。

3.19站-深圳市民中心现在全景_meitu_3.jpg

要新,智造未来之城

如果用“敢闯”来形容深圳特区前期发展的话,那么“敢创”便是新时代下深圳发展的关键词。创新也是中建二局的企业精神,在深圳的建设中不断探索新兴的建筑技术、模式,不断打造高品质建筑。

作为全国领先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摇篮,深圳先后孵化了华为、腾讯、大疆等明星企业,吸引2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前来投资。不到10年,中建二局已先后为腾讯在深圳建起了两座独立的办公大厦。

位于南山区的腾讯滨海大厦是腾讯新启用的全球新总部,这座现代化的智能建筑内部相当于一座垂直城市,由两栋塔楼和三道连廊组成,寓意“互联互通”。如何在两栋超高层中架起总重量相当于埃菲尔铁塔的三座钢结构桥梁?要打造这样独特造型的建筑,必须要创新技术。

4.19站-腾讯滨海大厦_meitu_4.jpg

项目经过讨论研究后决定采用液压同步整体提升的技术,“这就好比用一个巨人之手,把已经在地面组装好的连廊直接提升到高空。”项目经理朱早孙解释这项新技术。不同于过去小体量的低空提升,这次体量和高度都超乎寻常,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项目引入BIM技术,通过电脑模拟了整套施工流程,确保提升精准度。虽然今天BIM技术已经推广普及,而在2013年,用BIM还是新鲜的探索。

在深圳人看来,创新已是一种习惯,不只是理念、技术和实际行动,更是一种文化新生态,融入到深圳人的血液和骨子里,这对生在深圳、长在深圳的小伙儿黄嘉民来说也不例外。刚刚毕业一年的他是坪山会展中心的一名技术员,他所在的项目是中建二局在坪山区的一次创新尝试。作为该区首个EPC装配式项目正在创造新时代的“深圳速度”——占地8.7万平方米的会展中心建设工期仅8个月,比同类项目工期快了3倍!

5.20站-深圳坪山综合项目正在施工_meitu_5.jpg

微信图片_20181123134308.jpg

“施工现场上万个构件,每一个构件安装在哪里?光靠人脑记肯定不行,我们每个构件都有独特的二维码身份证,扫一下就知道它的信息,该去哪儿一目了然!”黄嘉民提起项目的这个“新招”颇为得意。速度奇迹诞生的背后,靠的不仅是新技术,更是创新建造模式——预制构件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整个建筑的模块早已在工厂预制完成,到了现场只用“组装”成型。

装配式建筑已是一种新的趋势,在这一新兴领域中建二局拥有全产业链的优势,目前正在河源投资建装配式工厂,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新的动能。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党的十九大报告里,“粤港澳大湾区”呼之欲出,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新一轮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即将来临……流年笑掷,未来可期。中建二局将携手深圳,致力创新超越,谱写下一个传奇!

建证40年19、20站·解锁5座深圳地标

19站20站二维码.jpg

扫一扫,了解《中国建筑新闻》报、集团官微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