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建钢构“建证 70 年·迈向世界一流”主题宣讲宣传暨北方大区“我与祖国共成长”蓝领职工子女夏令营在北京举行,中建钢构优秀蓝领工人及子女代表、中建钢构罗堡希望小学师生及员工代表共计 50 余人参加。“小候鸟”们与爸爸妈妈一同参观抗日英雄纪念馆、军事博物馆,打卡国贸、央视、中国尊等北京地标工程,感受企业的蓬勃发展与祖国的日益强大。在北京宋庆龄儿童中心举办的结营仪式上,中建钢构迪拜地铁世博站项目员工代表分享的建设故事将大家带回到了黄沙烈日下的“一带一路”建设现场,“小候鸟”们在感受异国风情的同时,更深刻理解了这些中建大哥哥大姐姐们酸苦交织却无怨无悔的海外追梦路。
盛夏七月,迪拜地铁世博站项目的施工现场,杰布拉里区沙漠的烈日一如既往的毒辣,微风卷起的黄沙有节奏地拍打在谢振名的面罩和防护镜上,他手中的对讲机断断续续传来一些杂音。旁边的老倪时而低头看着手表上的指针,时而又抬头望向 M 轴主体结构上的胎架,我知道他有点紧张了,但我想更多的应该还是激动。
“千斤顶准备完毕。”
“M轴卸载前准备完毕。”
……
对讲机内一阵阵声音传来,在场的工程师们全都屏住了呼吸,一年来的艰难和挑战彷佛还历历在目。他们把挫折和委屈藏在心底,只为等待着这一刻,期待着赢下这一场“正名之战”。
“Too Young, but not Simple”
迪拜地铁世博站项目是一个结构设计极其复杂的项目,却迎来了中建钢构海外最年轻的项目经理,谢振名也没想到,自己而立之年会遇到这么大的一次挑战。
“魔鬼业主”“世博会标志性建筑”“工期短”“施工难”……这一系列的压力,从谢振名接手项目的第一天就扑面而来。最初,每次去和业主及总包开会,大家对这位年纪轻轻的项目经理都抱以怀疑的态度,认为他“too young too simple”。但是,他们都不知道,这位年轻的项目经理已经拥有七年海外项目经验,同时持有国际通用的“PMP”项目管理证书。面对外部的怀疑和同事的期待,谢振名顶住压力,带领大家打响了这场“ 正 名 之 战 ”。 他 每 天 第 一 个 到 项 目 ,生 产 例 会 排 计划、安全大会做宣讲、现场与监理辩规范,无处不在的他成了项目的主心骨。
海外的艰辛岁月带给谢振名的不只是历练和成长。他的妻子和他一样,也是一位扎根海外一线的中建钢构人,巧的是,就在中国举办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当天,他们也在“一带一路”上收获了爱情的结晶。女儿出生这天,是谢振名来到项目后第一次请假。虽然心中对妻女满怀愧疚,但他还是在第二天匆匆赶回项目,“项目上那么多的兄弟都还奋战在生产一线,他们也是我的家人,我这个‘家长’如果不在现场陪着他们,我也会感到愧疚。”
谢振名就是这么一个偏执的人,有着与自己的年纪不相符的担当和责任心,一次又一次刷新人们对他的认识,赢得了“too young, but not simple”的赞赏。
亲切的“三哥”
51岁的生产经理倪云冲是迪拜地铁世博站项目名副其实的老大哥,因为在家排行第三,且为人幽默风趣、乐观开朗,所以被大家亲切地称为“三哥”。
工人出身的“三哥”对施工现场有着特殊感情,他常常告诫项目的年轻工程师一定要多去现场,“别看你们是大学生,工人师傅们能教的,课本上学都学不到!”
由于迪拜夏季气温异常炎热,加上离家时间太久,在今年五月的时候,有大批国内的工人提出想要返乡回国的念头。倪云冲在了解到工友的诉求之后,当天晚上便前往工人宿舍,挨个拜访,深入了解工友的想法。他推心置腹地说:“我知道兄弟们平时都很辛苦,但是项目施工正处于关键时刻,作为项目上唯一一家中国单位,不能给国家丢脸了,我老倪需要大家,项目部也需要大家。请大家放心,我们一定会排一个合理的上班时间应对高温,项目部也会给大家准备降温物品和解暑的水果饮料,请大家再坚持坚持。”经过“三哥”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场的多数工人当即就表态会留下来继续奋斗。实践证明,这些工友在项目接下来的封顶和卸载工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让保安“害怕”的Martin
迪拜的工程项目对于门禁系统管理十分严格,业主常常会自行聘请第三方安全公司来管理整个施工现场的门禁系统。一名工人想要拿到一张门禁卡,必须要有阿联酋合法签证及 ID,同时要接受安全培训且考试合格。可是谁也没有想到,就这样一张小小的门禁卡会成为影响项目施工进度的大难题。
一名中国工人从入境迪拜到办完签证,至少需要两个星期的时间。为了保证项目施工进度,让工人在这两个星期的空白期也能进入现场作业,项目上哈萨克斯坦籍的行政专员Martin可是耗费了精力。
首先,为了解决没有签证的问题,Martin 联系迪拜劳工部,向他们申请为工人出具了签证正在办理的证明,同时为了尽快让工人接受入场培训,Martin一天往培训中心至少打十几个电话。而因为申请程序繁琐,培训机构、制卡中心以及门卫办公室三方沟通不及时、不通畅,常常导致项目工人的门禁卡办理延误。刚开始,Martin每次都会及时打电话沟通确认,但是效果甚微。后来,为了更高效地解决问题,Martin 都会直接“杀”到门卫室,当场质问保安,又或者当着保安的面给他们的安全经理打电话。久而久之,现场的保安每次看到办公室外Martin“气势汹汹”的身影呼啸而来,都会不自觉地感到害怕,也正是 Martin 这种较真的性格,让长期头疼的门禁卡问题在后期得到了很大的缓解。
遭遇“严打”的质量团队
一想到项目的报验工作,质量总监王星就头疼不已,按照他的说法,迪拜地铁世博站项目的报验工作从第一天开始就处于被监理和总包“严打”的状态下。
项目主要结构由桁架和屋面次梁组成,整体轮廓为梯形,屋面全部为建筑外露空间钢结构;截面形式主要有桁架、扭曲箱型截面(板拼)、次梁、板拼菱形截面等。项目验收执行欧标 EN 标准,而总包要求除了满足英国国家钢结构规范(NSSS)以外,还特别要求制造公差为正常公差的一半,所有焊缝均需打磨光滑,焊缝应与两侧表面平齐。
在现场,监理验收要求严苛,特别是对焊缝打磨要求极高,焊缝必须与母材平齐,且焊缝完全不可见。但是所有焊缝都是人工操作打磨,操作人员稍不注意就会打磨过度,焊缝表面就会出现不平整。现场验收监理使用钢板尺测量平面度,不平度超过1毫米均需停工返修,前期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打磨返修,见效甚微,现场报验一度陷入僵局。
面对这种高压严格的验收标准,项目质量团队决定从头开始一步步进行质量控制。首先,他们在全项目范围内选拔优秀的打磨工进行加强培训,邀请监理进行参观指导,然后通过考核筛选,选拔出一批年轻力壮且“下手稳重”的优秀打磨工,并采用正面奖励机制使打磨效率和质量很快得到提升。下一步,质量团队积极与监理沟通,邀请监理见证并参与打磨工作,让他们切身体验打磨难度。最终通过不懈的坚持,监理终于同意按照国际规范标准进行验收,不再另提特殊要求。这一系列的努力也提高了打磨及报验工作效率,同时也为项目节约了大量时间成本。
2019年7月31日,迪拜地铁世博站项目主体钢结构支撑桁架全部完成卸载,中建钢构对高精尖项目的履约能力也再一次得到了迪拜市政府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