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我是来自中建六局铁路公司的江克君。非常荣幸,也非常激动,今天能和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分享我与铁路的情缘。
我1997年参加工作,在铁路工地摸爬滚打了近20年。我觉得用一句话来形容特别贴切——痛并快乐着。
很多朋友问我,小江,你怎么选择了天天不着家的建筑业,还选择了净在穷乡僻壤施工的铁路,每次我都会半打趣地说“咱是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其实,在我心里确实隐隐有那么一丝情节,连系着我与铁路。
小时候,我家旁边就有一条铁路,好多小孩儿都觉得特别吵,我却特别喜欢那种火车经过时“哐嘁哐嘁”有韵律的声音,后来,偶然听大人说起日本的新干线是无声的,我想就是在那时的惊奇之余,也埋下了对中国铁路建设的憧憬和向往,在后来的求学生涯中,我选择了铁路专业。
毕业后,我一直在寻找实现自己梦想的平台,在成为中建人的那一刻,我就认定,这里能够实现我的梦想。正是中建六局的基础设施转型战略,为我提供了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生理想的广阔舞台。
2014年,六局铁路公司通过自主营销,承接了额哈铁路项目,公司选聘我担任项目党支部书记、执行经理,我没有犹豫,毅然前往。作为一名党员,服从组织安排是应尽的义务,何况,这是中国建筑首条戈壁铁路,也是中国建筑首条超过一百公里的铁路,更是国家“一带一路”重点工程,尽管充满挑战,但我坚信:创造历史、创造奇迹,正是中建男儿本色。
一直听说这个项目很偏远、条件很艰苦,但我真正到了项目驻地,才发现实际情况大大超出了自己的预估,之前一路上欣赏优美大漠风光的兴奋劲儿顿时消失无踪,“生命禁区”的说法名副其实。
几天时间,由于风沙和烈日,我的嘴唇裂出了一条条口子,张嘴说话都费劲。跟随我来的25名员工,大多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90后,家里的独苗子,从环境优雅的学校一下子来到环境恶劣的工地,心里落差很大,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意料之外的困难接踵而至,那时我虽然身体不适,但仍然咬牙坚持,做方案、带队伍、安抚员工,一样都没有落下。
我们项目所在的标段是全线环境最差的,两端的标段都离城市较近,唯独我们前不着村后不着店,项目驻地夜晚甚至能听到狼的嚎叫。开工伊始,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两千建设大军的吃水和施工用水问题,在那里GPS没有信号,沙尘暴一刮起来都看不见自己的手指头,我把项目部几名党员干部分成小队,带着大家在漫漫戈壁荒漠寻找水源,好几次都迷了路,凭着一点沙漠辨别方位的常识,历经十几个小时才摸回驻地。天道酬勤,我们最终用十余次迷路、数十次被风沙吹倒、上百次迷眼的代价找到了充足的水源,解决了“生存”之忧。
额哈项目123公里,线下施工的期限却只有8个月,工期压力不言而喻,大家私底下都叫我“少帅”,因为我对员工要求一向严格。一次,因为三工区连续几天进度滞后,大家都看出技术负责人明显情绪低落,不在状态,我追问了半天没问出原因,脾气一上来,就严厉批评了他。后来才得知,养他长大的奶奶去世了,因为项目上手机没有信号,连句话都没说上。我问他,为什么不请假,他说:“项目正赶工期,我听说了,江经理您父亲得了肠癌,嫂子生孩子大出血,好不容易命才保住了,您都没离开项目,我也不能掉队,一定努力,把进度赶上。”我瞪着他,忍了半天,硬把泪憋回去了。
我知道,项目上还有很多同志家里都有困难,年轻的妈妈任春君狠心放下了还在吃奶的孩子;吴春波千里奔波没看上母亲最后一眼,料理完后事立即赶回工地坚守岗位。但这个项目是党赋予的重要使命,项目进场就是立了“军令状”,如果支部书记都不能带好头儿,遇到点困难就退缩,又凭什么以高标准要求员工。
让我没想到的是,总公司领导、工程局领导和铁路公司领导多次深入施工一线来看望我们。特别是,当领导们把“青年突击队”的大旗递到了我手里时。那一晚,我兴奋地几乎没合眼,我和大家讲,“我们不是孤军奋战,我们的背后有企业强大的党组织支撑,中国建筑各级领导在关心着我们、支持着我们,大家再加把劲儿,一定要保证圆满完成施工任务。”我深深地感觉到,项目同志们的精神都受到了震撼,我看到了大家眼中透露着无比的坚定。
我号召党员干部带头二十四小时奋战在施工一线。为协调指挥好这支筑路铁军,我几乎每天都会跑遍施工全线,督促、检查各工区施工进度、安全和质量,及时解决施工生产中的问题。粗略计算,到项目完工,按照里程来算,我相当于走了5次二万五千里长征、沿着赤道围着地球跑了一圈半。
2015年12月1日,额哈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在工期大幅压缩的情况下,我们提前25天完成施工任务,创造日填土方量15.8万立方、单月产值2个亿的“额哈速度”!在与中铁、中交等传统路内施工企业同台竞技时,我们迎难而上、勇往直前,将参建哈大高铁时的“保二争一”精神,重新点燃在新丝绸之路上,施工进度和质量在全线位居前列,被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管中心领导赞誉为:“中国建筑自哈大高铁以来完成最好的铁路项目”。在实现了社会效益、品牌效益的同时,项目也实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2015年,额哈项目被授予“中央企业青年文明号”,这支平均年龄仅28岁的年轻队伍得到中央企业系统的高度肯定,一群黑红脸的汉子把我围在中间高声地欢呼。
我想,这就是共产党员应有的担当和气魄,困难面前,舍我其谁;重压临顶,无坚不摧。我愿同大家一起肩负中建“拓展幸福空间”的使命,以基础设施人攻坚克难的决心和敢打敢拼的豪迈,在祖国的大漠山川间续写精彩!(中国建筑优秀共产党员——中建六局铁路公司额哈项目江克君事迹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