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子企业工作推进情况
 
基础设施事业部“两学一做”显成效抗洪救灾党旗飘
发布日期:2016-09-08 字号:[ ]

  

  2016年7月份以来,武汉市持续降下大到暴雨,致使江河湖泊水位猛涨,超过警戒水位,外洪内涝叠加,武汉市城区内涝严重,郊区多处防洪大堤漫溢、溃口,人民生命财产受到极大威胁,抗洪救灾形势十分严峻。面对灾情,基础设施事业部武汉四环线项目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把抗洪抢险一线作为开展“两学一做”的生动课堂,积极投身救援、转移、抢修的工作中,让党旗飘扬在抗洪抢险一线。

  抢险一线,党组织力做“桥头堡”。越是危急时刻,越是在严峻考验面前,越要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关键时期,党组织要力做救灾抢险的中流砥柱,担当全线广大干群心中的“桥头堡”。面对灾情,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得指挥部党委立即作出快速反应,紧锣密鼓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全线巡查项目防汛工作,全面部署抗洪救灾工作。第一时间储备物资,组织防汛应急演练,将救生衣、救生绳发放到临水施工队伍……

  由于外河水位上涨过快,导致内河东流港的水无法排出,可能漫堤,造成水患,政府要求东流港以西做为泄洪区,所有人员必须全部撤离。中建新疆建工武汉北四环项目部恰好位于泄洪区内,在接到当地政府的紧急通知后,项目部立即按预案迅速组织人员、机械撤离,同时为协助区防汛指挥部随时掌握现场情况,项目班子和党员骨干主动请缨,组成“防汛突击队”,坚持留守项目现场,负责协助当地政府关注东流港、沈家岗的水位变化,时刻与区防汛指挥部保持联系。

  抗洪现场,广大党员勇担“急先锋”。大灾来临,哪里最艰苦、哪里最困难、哪里最累、哪里最忙,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在抗洪救灾战斗中,全线广大党员服从大局、勇于担当、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坚守在抗洪抢险的最前线,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展示了共产党员的风采,成为了凝聚职工群众的强大力量!

  “武汉市黄陂区府河大堤北岸黄花涝段发生溃口险情!”武汉北四环线5-2标项目部在接到附近村委会紧急求援后,项目经理兼书记亲自带队,立即调运大型机械设备10余台(套),橡皮艇3艘,奔赴抗洪一线,冒雨调集、抢运砂石100余吨,抢填沙袋,构筑围堰,加固大堤,与黄花涝村村民干部共同坚守大堤,抵御洪水。

  北四环8-2标项目部成立“党员突击队”,实行24小时值守制度,支部书记带领的巡查小队在府河流域巡查水情时发现一处公路涵洞由于泥沙淤积造成水流不畅,涵洞下积水迅速上涨,对道路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他果断处置,调集项目距离最近的几台挖掘机火速增援,历时4个多小时,终于疏通了水流,保证了道路安全。

  慰问募捐,党员干部终为“贴心人” 。洪水无情人有情,大灾面前有大爱!抗洪抢险的同时,项目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互助精神,慷慨解囊、奉献爱心,与受灾群众风雨同舟、共渡难关,用诚挚爱心铸成抵御灾害的铜墙铁壁,用真情相助换来灾区群众的幸福安康。

  项目指挥部领导兵分多路,赶赴项目一线,了解最新的水情、灾情、险情,逐一检查各项目部防汛布置工作,并为项目员工送去矿泉水、花露水等物资,帮助项目职工渡过难关。

  与此同时,基础设施事业部武汉四环线项目积极响应事业部党工委的号召,组织西、南、北全线共21家参建单位开展抗洪救灾爱心捐款活动,总共募得捐款12万余元,以实际行动帮助灾区困难群众战胜洪灾、渡过难关,有力彰显了中国建筑人的大爱与情怀,受到社会的普遍赞誉与好评。

  灾情面前显党性,洪流之中显本色,基础设施事业部武汉四环线项目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在洪涝灾害面前挺身而出,让党旗飘扬在抗洪抢险一线,飘扬在人民群众心中,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两学一做”的深刻内涵。(基础设施事业部供稿)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5号 邮编:100037 网站管理信箱:webmaster@cscec.com
新闻维护: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新闻中心 技术支持: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化管理部 电话:88082888
© 2003-2011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京ICP备05049820号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备080101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