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1 - 2017
P. 61

牢记环保使命
 建筑垃圾资源化
               绿色运营
 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关乎民生的重要问题。我们在项目施工环节按照“减
                   我们注重自身运营过程对环境的影响,积极开展节能管理和应用节能技术,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减少温
 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原则,加强对建筑垃圾的管控。
               室气体、污水及废弃物等排放,最大化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 为世界增添绿色元素

 案例
                      智能建筑楼宇设备监控系统数据                    制定设备节能策略                          设施运行策略优化
 承接“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能源利用策略优化
                                                  能耗大数据分析
                能耗数据采集
                      分时天气环境数据                          指导调整楼宇设备监控系统                      设施精准维护保养
 中建发展承接的“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
 划项目——“建筑垃圾资源化全产业链高效利用
                      分时室内环境传感器数据                       预测分月能源消耗状况                        环境智能控制
 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正式启动。该项目旨在通
                                                                                                                    环境管理
 过统筹建筑垃圾资源化全产业链关键环节,立足
 减量化和系统化,研发适用于城镇化建设、符合  分时人员分布活动数据                      指导能源采购策略                          节能管理提升
 建筑工业化发展方向、利于大规模利用的材料与
 制品、工艺与装备、技术与标准,通过进行工程
 示范,引领行业发展,助推美丽中国建设。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启动会                  案例

                                                     运营生态宜居小城
                                                                                                                    绿色建筑
 美化项目现场              中建方程在天津与当地政府合作,打造运营                       水截污与渗透系统、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等。
                 一个节地、节水、节能、节材、生态宜居的新型                         雨水经处理后,回用于绿化灌溉、道路浇洒、景
 我们精心规划、合理布置施工作业区,做到办公区规范化、生活区卫生化和外脚手架美观化,最大程度  小城市——塘沽湾。      观补水。雨水不充足时,采用市政再生水补给。
 减少施工现场对城市容貌的负面影响。实行“工完场清”的管理措施,每项工作负责人在递交工序交接单前
                     建设海绵城市                                        基于良好的市政再生水利用现状,中建方程
 负责清扫干净自己工序的垃圾。加大施工现场绿化投入,做好施工现场的遮挡,2017 年,施工现场绿化率
                                                               规划市政再生水主干管网,预留市政中水用水接
 100%。
                     中建方程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
                                                               口,中水作为建筑冲厕、绿化灌溉、道路浇洒、
                 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以“慢排缓释”和“源
 案例                                                                                                                 和谐共生
                                                               景观补水、洗车等用水。
                 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打造海绵城市。
 加强北京城市副中心项目施工现场的绿化
                     塘沽湾通过建设区域级绿地、一、二、三级
 中建一局承建的北京城市副中心项目 B1、B2  绿廊四个等级的生态廊道来调蓄雨洪、缓解城市
 工程,在临建规划初期充分考虑当地环境特点和  内涝问题,并将水的净化过程景观化。
 生态平衡,因地制宜最大程度保留原有绿化,通
                     打造生态景观
 过移植的方式,将施工区域内原有的树木植被,
 全部移植至办公区、生活区内自建的停车场和绿  塘沽湾依托人工景观绿地系统和自然景观海
 化地带内。           河滨岸,形成“一带引领,多点辐射,绿廊联通”
                 的景观结构。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约为 13 平方米 /
                 人,生态新城总绿地率达到 38%,实现绿地 500
 北京城市副中心项目生活区健身活动区  米服务半径全覆盖。

 现在办公区生活区的绿化全部都是从前厂区内移植过来的,我们从这片土地上把它拿走,再把它还给这片  水资源利用
 土地。
                     塘沽湾大力开展居住区、道路、绿地等用地
 ——中建一局北京城市副中心项目总监 齐冀华  雨水综合利用,建立包括屋面雨水集蓄系统、雨                              全产业链城市运营模式
 56                                                                                                               57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