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 - 201301
P. 43
人·速描
一席话,更加坚定了他当初报效家乡的信念。他开 他们的生活。每年两次组织工友们体检,让他们端 在中国建筑打工 10 多年来,黄 久生出资45万元在双柳树镇建了一家敬老院,入
久生参与过中建七局组织的捐资
始陆续把双柳树镇的乡亲们带出来打工,由当初的 午吃到粽子,中秋吃到月饼,节假日分批把工友们 助学、捐款救灾、扶贫济困等各 院的孤寡老人,除享受国家政策补贴外,其余费用
种社会公益活动。
400多人,壮大到后来的5000多人。 的父母、妻子、孩子接到郑州团聚。为此,工友们 由黄久生负担,包括养老送终。16年来,他为赡
吕中秀老人说 :“她每个月都会收到儿子吴杰 感到非常欣慰和幸福,对黄久生的感激之情溢于言 养700多位孤寡老人,花费了200多万元。
寄回来的钱,多亏久生把初中毕业的儿子带到身边 表,他却常常告诉工友们:“我们今天的好日子, “你是我们700多名孤寡老人的儿子”癌症晚
打工。” 离不开中国建筑这个大家庭,要好好地跟着中建七 黄久生为全镇孤寡老人买米买肉 期的五保老人李鸿金老泪纵横地说“活着你养我,
买生活用品,让这些老人高高兴
据了解,在潢川县,像吴杰这样在黄久生帮助 局干!” 兴过上了春节。 你给的衣服、鞋,我到死也穿不完啊……”
下,走上致富之路的农民工多达万人,其中仅双柳 和他的工友们聊起,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跟 “久生真是个有德行的孩子。对我们五保老
树镇就有5000多人,这些外出务工人员分布在河 着久生干活,心里踏实,有什么困难,他都会帮助你。” 人,那是没啥说的。我们临死都还不上他的情!”
南各个建筑工地,每年给双柳树镇带回上亿元的劳 “我也是农民工,我知道农民工的艰辛,更懂 “建这个敬老院,他出了不少钱,每年过节,
务收入,不少家庭因此脱困。 得他们的需求。”黄久生说,“七局非常关心我, 不是亲自过来送东西,就是给敬老院寄钱。你说,
来到双柳树镇,崭新的楼房随处可见,以前那 我也要把爱心传递给手下的农民工,他们才会团结 我们这些老家伙,和他一不沾亲二不带故的,他图
低矮的房屋已不复存在。黄久生的左邻右舍都盖起 起来把活干得更好。” 我们个啥?真是个好人啊。”
了2、3层楼房,唯独他那儿时的土墙房还留着,他 在创业过程中,黄久生一直在琢磨:“如何才 对黄久生这个有出息的农村娃,这些安享晚年
风趣地说“想让老房子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忘本,我 能把在外务工的家乡农民工的心凝聚更紧,更好的 的孤寡老人们七嘴八舌,只能用最朴实的语言,表
还是个农民……” 打工致富?”一天他突然冒出一个想法,“国企有 达他们的喜悦之情、赞美之心。
“没有久生,我们也没这么快住上新房,呵 党组织,农民工也可以建立党组织呀”,便主动找 面对乡亲们的夸奖,黄久生说:“我把这里的
呵!”朴实的老乡们笑的合不上嘴。 到地方政府。2004年春天,在潢川县委、双柳树 老人当自己的父母一样孝敬。老人们也把我当自己
黄久生在带领工友们干活的同时,还非常关心 镇党委的支持下,双柳树镇驻郑州农民工党支部成 的孩子,总盼着我回来,一起吃吃饭,说说话。”
立,黄久生被任命为党支部书记。给农民工宣传政 他是 700 多名孤寡老人的儿子。 黄久生不仅赡养着700多位孤寡老人。他的大
策、安排工作、传授技术、维护合法权益等等,成 爱真情无处不在:他还为潢川县慈善总会捐款30万
了党支部书记的日常工作。工友们也感到找到了组 元,捐款2.3万元改建双柳树镇小学,捐款260万
织,干活更有劲!生活更开心! 元修建家乡公路,捐款20多万元救治危重病人,
资助23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捐款15万元、缴纳
回报社会,赡养700多位孤寡老人 “特殊党费”5万元,支援汶川地震灾区……
黄久生,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建筑农民工,他
在中国建筑打工10多年来,黄久生参与过中 用踏实肯干、大爱善举、知恩图报的实际行动,不
建七局组织的捐资助学、捐款救灾、扶贫济困等各 断拓展着自己和他人的幸福空间,赢得了家乡人民
种社会公益活动。央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曾深深 的厚爱,赢得了社会的认可。
地触动了他善良的心,给他的肩上也加上了一份沉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
甸甸的社会责任。 国敬老之星”、“全国道德模范提名人物”、“感动中
1996年春节前,黄久生回到老家晏岗村,看 国人物候选人”、 “中国农村新闻人物”等等殊荣,
到有的老人没有棉衣,有的家庭买不起肉。他立马 他当之无愧!
找到镇里,拿出2万元,为全镇孤寡老人买了肉和 “久生,你是中国建筑100多万农民工的骄
米,让这些老人高高兴兴过上了春节。 傲,愿你们的幸福空间越来越广阔!”这是中国建
从此,他每年都要为全镇的五保老人买米、肉 筑对你们的祝福!
和衣服,一有时间,黄久生就回乡看望困难老人,
给老人买药治病,给老人过生日……2008年,黄 中建七局
40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