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 - 201303
        P. 17
     2                                                                                                 锐·言开
 建成,一时间成为人们争议的焦点。工业化生产,现场装配,这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种模块装配式的建筑技术,因为用工少、周期短、更低碳、环保,
 不会产生大量建筑垃圾,成为未来建筑发展的一个趋向。建筑工  supporTs developmenT of cscec
 业化快速发展的条件正在成熟,我国的建筑工业化的进程正处                                                                            扫描二维码
 于加速发展的阶段。机遇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中国建筑一定要  用科技创新和变革                                                             了解更多中国建筑
 建筑工业化的实践应用                                                                                        BIM 技术研发与运用
 抓住建筑工业化的历史机遇,运用科技成果去改造升级传统建
 筑业。未来中国建筑将充分利用投资建造一体化、专业一体化的
 优势开展重点研究和实践,在建筑工业化方面走在前列。  传统建筑设计、建造等各环节的传统落后技术,通过中建企业内  支撑中建发展
 近两年中国建筑相继立项了“工业化住宅体系关键技术研  部的技术标准化,将中建在行业内的科技优势转化为企业切实
 究及应用”,“高层装配式劲性剪力墙结构体系研究”和“混凝  的经营质量和盈利水平的提升。
             文 | 本刊记者张薇
 土搅拌楼配送系统绿色化设计应用研究”等研发课题, 2013年  中国建筑发展目前正在面临着三项挑战:一是人工成本将
 又立项“劲性剪力墙结构居住建筑工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  进一步快速提升,从其他国家的发展来看,还会有加大提升空
 范”重点研发项目,包括:劲性剪力墙结构建筑设计、机电设计、  间;二是是社会节能减排的巨大压力,建筑垃圾造成了环境污染
 围护结构产品与节点连接和构件预制及示范工程四个课题。而  和大量的资源浪费;三是科技创新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的路
 且,中建四局拟在东莞、中建八局拟在上海、中建七局拟在郑州  径需要进一步明晰,大量的工程项目中一些传统落后的、并不符  作为中建股份技术中心的领军人物,宋中南选择用“2-3联防  建设成国际一流的实验室平台是技术中心人致力完成的核
 建设预制构件厂。其中,中建七局自主投资建设预制住宅示范工  合国家节能减排导向的施工工艺、设备、产品依然大量存在。据  式”“前店后场式”这两个词组来形容技术中心的样貌和愿景:  心任务,这个平台包括结构与桥梁、岩土与地下空间、绿色建造
 程计划也将在2013年年底开始实施。  我们初步测算,仅研发推广自有新型模架体系生产租赁,就有可  “联防式”中的“2”,指的是在实施层面上包括中心总部和  综合试验检测3个硬性试验平台,和1个建筑信息化与工程智能
 能为项目上节约1%的建造成本。应用这些新产品和新技术不仅  下属企业二级机构平台,“3”则是指代3个研发层次:重大与战  化的软性专业试验研究平台。
 科技创新助推降本增效  能够节约人工成本,减少建筑垃圾,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  略性研发、技术成套化集成创新、以及围绕重大工程项目经营目  “在绿色建造综合试验平台方面,我们已建成特色试验室
 本,待大规模推广后,这些新产品其本身的制造和租赁也会成为  标的推广应用与技术攻关。                   26间,成为了国内体系最完整的检测平台之一。在结构与桥梁试
 记者:科技大会以后,中建提出“科技创新助推降本增效”  一门新的产业。诸如此类的例子举不胜举。  至于听起来像产业布局一样的“前店后场式”,则是指中心  验平台建设方面,建成并进一步升级了大型结构工程仿真计算
 活动,能否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科技创新助推企业降本增效”在中国建筑将大有可为。我  业已构建的决策、组织、实施等完整的运作体系和价值链条,并  中心,8000吨多功能结构加载设施的功能设计位居国际领先水
 蒋立红:我们认为新时期科技工作在“服务经营、支撑发  们希望通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降本增效,减少建筑垃圾1/3,节  初步形成了企业科技部门规划监管、技术组织实施的科技创新  平。工程综合测控平台的综合专业能力已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展、引领未来”方针引导下,出发点要紧紧抓住自主创新,而落脚  约直接建造成本1%以上,引领工业化发展,为企业转型升级奠  工作协同机制。  我们与中建交通集团公司合作,建成了专业交通试验室1000余
 点则必须放到运用先进的科技,提升企业主营业务效益上。这  定基础。  宋中南在办公室跟记者说起这些的时候,远在北京顺义区  平米。”
 是解决根本动力问题。因此,我们提出开展“科技创新助推企业  记者:当下,我们将如何推进该项工作,通过科技创新,切实  的林河工业开发区里,一个建筑群正在拔地而起。表面上看起  不仅如此,2010年至今三年间,技术中心还申报国家专利191
 降本增效”活动,以绿色和信息化先进科技创新成果切实改造  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来,这个林河研发基地并不太特殊,但如果以科技的眼光观之,  项,获专利授权78项,发明专利41项;完成重大课题12项,8项成
 蒋立红:为了更好的推动该项工作,我们有针对性的选取了  就会发现其中充分融入节能、生态、智能化等建筑技术,是未来     果经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绿色创
 24个典型示范项目,在推广技术的同时,监测技术创新带来的  30年中建技术中心进行科技创新与技
 经济效益。到今年年底,我们将对这些示范项目进行统一的检  术变革的孵化器,满足的是前瞻性科学
 查和对比,认真研究和分析技术创新带来经济效益提升的具体  研究工作的需要。               支持主业、科技兴企是中国建筑
 情况,根据取得的经验启动“施工技术创新助推降本增效”技  “支持主业、科技兴企是中国建筑
                                                        技术中心人的梦想与责任,
 术手册、工艺标准,将新技术进行标准化,加快推广速度,确保  技术中心人的梦想与责任,但这需要坚
 应用质量。如今,我们已经梳理形成了“科技创新助推企业降本  韧的性情和拼搏的勇气。”宋中南副主  但这需要坚韧的性情和拼搏的勇气。
 增效”百项新技术名录,这些新技术都是紧紧围绕“绿色中建”、  任在茶香中给记者介绍起技术中心的
 “数字中建”和“建筑工业化”方向,逐步发展成熟起来的新技  发展与核心价值链条—
 术。以“科技创新助推降本增效”为抓手,科技创新就有了实实  2010年,技术中心实体组建,这是
 在在的切入点,中国建筑科技创新“三大目标”才是有源之水、  一个将战略需求与企业资源和创新能力相结合,所构建的企业
 有本之木。     开放性科技创新组织实施体系。
 14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