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 - 201401
P. 43
城事 | stories stories | 城事
荷载。 填筑和场地精平整工程挖填累计3亿多立
七条巨型钢彩带均分别单独设计、 方米,创目前国内土石方工程纪录。其
单独加工、单独雕琢,没有任何工艺设 中,场内最大挖方高度约92米,最大填
计上的重复,每组彩带通过曲线、拱度 方高度约52米。
变化表现造型的张力和流畅,同时还承 “3 亿立方的土石方量是什么概念?
担起不同的受力,实现了建筑力学和美 当年被称为世界上最宏大的工程长江三
学刚柔相济的完美结合,成就了航站楼 峡大坝,它的土石方量是 1.3 亿立方,
最灵动的神韵。 而昆明新机场的土石方量是它的两倍
用钢总量约3万吨的7条钢彩带是航站 多!”原昆明新机场建设指挥部指挥长
楼钢结构施工的亮点,也是最大的难点, 吴凡这样形容。
对超大构件超远距离吊装、厚板焊接以及 2008年4月,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异形空间结构对测量的高要求。在航站楼 昆明新机场航站区工程项目部正式组建。
安装的7条钢彩带是国内首次在机场工程 36个管理人员率先住进了离工地两公里
中成功应用钢彩带制作安装技术,达到了 的一个农家院子。一个瓦棚搭的食堂兼浴
世界先进水平。 室,两间地处地下室般的办公室,六间天
2
凭借着华丽的钢彩带,2011年4 晴见阳光、下雨见地湿的宿舍,在这个地
月,还未投入运行的昆明新机场就被中 钢带的施工难度达到 “世界级难度”。 方一住就是四个月。
国钢结构行业大会授予“中国钢结构金 七条钢结构巨型彩带成就了航站楼最灵动的神韵。 2009 年,雨水出奇的少,但风是异
奖”,可谓中国民用机场建筑设计史上 从形状上来看,昆明新机场航站楼, 常大,天气也极为干燥,形成了极为可怕
如汉字的“大”字,犹如振翅欲飞的雄鹰。
的代表作。 的沙尘天气。整个工地被漫天的黄尘笼罩,
如今,凡是要乘坐飞机来到昆明长 能见度有时不足十米,喉咙和鼻腔被灰尘
水国际机场的旅客,都能在宽敞气派的 侵袭,很多人患上了呼吸道疾病。办公桌
候机大厅里亲身感受向四周舒展延伸、 早上擦干净,中午就落上厚厚的一层灰土,
宏伟流畅的彩带。染之以金色、恢弘壮 椅子根本无法落坐。建设者每晚拖着疲倦
观的彩带犹如面向世界的金色之窗,在 的身子上床休息的时候,床褥散发的不是
彰显结构力学之美的同时,亦有一番飘 令人躺倒就睡的温暖气息,而是浓浓的尘
2
逸的美,成为昆明新机场极具代表性的 土气味。身上的衣服更是难以更换——其
标志性元素。 实换不换都看不出来——换一身新衣服半
天就脏了。洗好的衣服不敢挂在屋外晾晒,
人造平川建机场 正是他们用愚公精神, 越晒只会越脏。
但这里正发生着令人惊叹的变化,吴
在建设过程中挖山填壑,
这座有着高科技含量、展现云南风俗 凡感慨地说 :“正是他们用愚公精神,在
民情的新机场,一个迄今为止中国民用机 削平近百个山头,才创造了云南 建设过程中挖山填壑,削平近百个山头,
场建设史上最艰巨、最宏大的工程,从红 才创造了云南有史以来最大的人造平川。”
土高原的大地上“长”出来那一刻起,就 有史以来最大的人造平川。
引起了众多关注。 防震由“抗”变“隔”
让我们把时间调回至2007年2月11
日,昆明新机场正式奠基。面对这样庞大 人造平川建好,建筑体崛起,处于典
的工程,建设者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不是 区,避免了闹市施工的诸多不利,却因沿途经过多个乡村、乡镇,造成 型的喀斯特地貌区域的昆明新机场,地质
来自专业技术,而是到达难题。新机场所 严重堵车,进出市区困难重重,尤其是对大型构件运输、材料的组织极 情况复杂,同时处于小江断裂带和地质破
在地官渡区大板桥街道长水村附近,海拔 为不便。 碎带,抗震设防要求高。作为国家门户大
2102米,比昆明主城1891米高201米, 面对山区丘陵地带,建设者的首要任务就是把丘壑洼地、陡峭岩 型枢纽机场,昆明新机场建设必须考虑的
距昆明市区24.5公里。工程项目远离市 2 峰、灌木丛林夷为平地。整个建设周期,整个场区23平方公里的土石方 一个重大问题就是防震。
40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