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6 - 201604
P. 66

64       身边 /AROUND                                                                                                                                                                                 身边 /AROUND            65






          Youth Stories                                                                                                                                                         2011 年冬季,我和项目上的兄弟们坚守在高海拔、距离总部最远、自

          青春的故事                                                                                                                                         雪夜推闸人               然条件最艰苦的内蒙古某项目部,因为工期极其紧张,只能边进场边做临
                                                                                                                                                                             建。当时的气温已经低于零下十度,一帮兄弟们挤在宿舍里,首要解决
                                                                                                                                                        刘亚群(中建三局)            的问题就是取暖。现场没有暖气,空调都被冻住了,光呼呼地转却供不
                                                                                                                                                                             上热。大家只好买来油汀取暖器,插电取暖,再用厚胶布将门窗缝封上,
          手绘 - 李韧(中建八局)                                                                                                                                                     以求晚上回到宿舍至少还有些热气可以脱衣服睡觉。
                                                   10 秒的跨越                                                                                                                      过了数日,陡遇寒潮,气温骤然降到零下二十多度,天降暴雪,年纪
                                                   王国栋(新疆建工)                                                                                                                稍长的机电工长周东友和物资负责人朱晓辉,友善地提醒我们这些大多来
                                                                            “滴答”是 1 秒,10 滴答就是 10 秒。  28 岁
                                                                                                                                                                            自南方的小伙子,晚上睡觉一定要多加一床被子。入夜,伴着窗外呼呼的
                                                                        的小伙子于澎每天在工地上分秒必争,就为了节
                                                                                                                                                                            风声和雪粒落在彩板房顶的哗哗声,我不知不觉入了睡。到了半夜,我突
                                                                      省短暂的 10 秒,他实现了抄测效率的跨越——由原
                                                                                                                                                                            然从梦中醒来,觉得整个头都快被冻住了,室内感觉不到一丝热气,只好
                                                                  每点水平抄测的 16 秒,缩短为 6 秒!一个标准层能节省
                                                                                                                                                                            整个人蜷成一团缩进被窝,找个还算舒服的姿势再次睡去。等天亮爬起来,
                                                           半天时间,整个工程节省的时间非常可观。2016 年,于澎与工友
                                                                                                                                                                            看着满院子的皑皑白雪,还有顶着熊猫眼的周东友和朱晓辉在电闸那忙乎,
                                                           研发的低照度下建筑测量用“自发光塔尺新技术”获得了国家专利
                                                                                                                                                                            一问才知道,原来昨天晚上油汀取暖器超负荷运载,以致漏电开关多次跳
                                                           技术授权证书。
                                                                                                                                                                            闸,为了能让小伙子们晚上睡得安生一些,他俩就轮流起来去推闸,后来
                                                               那是 2014 年 4 月,刚参加工作不久的中建新疆建工四分公司
                                                                                                                                                                            更索性关了自己宿舍的取暖器来确保“不跳闸”。大家急忙向他们道谢,
                                                           中亚项目部工长于澎在中科院生态与地理研究生 1 号高住楼的施工
                                                                                                                                                                            他俩讪讪一笑,摆摆手说上了年纪少睡会没关系,末了还不忘再次叮嘱大
                                                           中遇到了件头痛的事:传统塔尺只能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使用,一
                                                                                                                                                                            家多准备一床被子,说这油汀不靠谱。
                                                           旦光线不足,水准仪的目镜就无法正常读取塔尺刻度,需要专人用
                                                                                                                                                                                每每想起这件事,心中自有一股暖意,难以用语言来形容。在那段最
                                                           照明配合,费人费时,工效低下。
                                                                                                                                                                            艰苦的日子里,项目上的年轻人都学会了半夜起来去推闸,他们还会告诉
                                                               于澎立志要攻克此难题。他在工作之余推出 3 套解决方案:头
                                                                                                                                                                            后来的年轻人,遇到雨雪降温天气要加床被子,油汀不靠谱。
                                                           灯照明方案、定位灯照明方案、自发光塔尺方案。经过几番论证,
                                                           虽然使用头灯和定位灯照明具有操作便捷、工作续航时间长的优
                                                           点,但在照明区间上有致命缺陷。于澎最终决定选用自发光塔尺方
                                                           案开展技术攻关。他和工友们在工休之余反复试验,经过数月努力,
                                                           初代产品终于问世。
                                                                                                                               爆破那些事儿
                                                               然而试用结果并不令人满意。测量人员打趣说:“小于的发明
                                                                                                                                陈鸿(中建二局)
                                                           好是好,时间是省了,就是总让我们天天练臂力。”言者无意,闻
                                                           者有心,举着这家伙干活确实是太重了!于澎重新采用轻质制作材
                                                                                                                                                      对 36 岁的夏秋林来说,2014 年的
                                                           料再次攻关,终于实现了新突破,新一代产品重量只有 1.35 千克,
                                                                                                                                                最后两天记忆深刻。新疆项目遭遇了一场
                                                           是初代产品的 40%,抄测人数也由 3 人降至 2 人。
                                                                                                                                暴风雪,一时间天地苍茫、气温骤降。项目爆破现场正面临收
                                                                                                                                尾阶段,为了保障当年最后一天的工程进度,爆破作业刻不容
                                                                                                                                缓。身为爆破队队长的夏秋林艰难地走在爆破平盘上,狂风暴
                                                                                                                                雪迎面袭来,他根本睁不开眼睛,只能凭感觉一步一步向前
                                                                                                                                挪。手电照、徒手摸,逐一检查每个炮孔的爆破效果。直到确
                                                                                                                                认 200 多个炮孔全部达到预期,他才长长舒了口气。“那天,
                                                                                                                                我们爆破队顶风冒雪整整干了 18 个小时。”夏秋林说,“等                        单日爆破用药 28 吨的项目历史纪录。这意味着规定时间内要把
                                                                                                                                到晚上结束工作回到营地,队员们一个个手抖得连饭碗都端不                          28 吨炸药搬到炮孔边上去!要知道,通常爆破作业面机械力量
                                                                                                                                起来,手上都是冻裂的大血口子,真是耗尽了所有力气。”                           都跟不上去,只能靠人力肩背手抬,而爆破队只有 16 名队员。
                                                                                                                                    爆破和危险划等号。但这个每天与炸药为伍的工种却是许                            爆破工作更需要创新。以前爆破网络使用的螺旋四通设计
                                                                                                                                多土木工程必不可少的一环。比如中建二局土木公司新疆项目,                         粗糙、螺纹不规范,连线时操作困难,怎样才能改变这个弊端
                                                                                                                                就必须通过爆破把坚硬的山石炸成大小均匀的石块,以利剥采。                         呢?夏秋林和徒弟一起研究解决办法,经过反复试验,终于设
                                                                                                                                钻机打孔、填装炸药、炮孔连线、安全起爆,爆破是精细的脑                          计出一种既省时省力又节约成本的螺旋四通。使用新设计的螺
                                                                                                                                力劳动,爆破效率直接决定剥采作业的进度和质量。                              旋四通,一年能节约数万元成本。2014 年 12 月 31 日,新疆项
                                                                                                                                    爆破还是重体力劳动。2014 年,夏秋林带领爆破队刷新了                     目实现全年剥采量 1345 万方。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