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2 - 201604
P. 72

70       记忆 /MEMORIES                                                                                                                                                                            记忆 /MEMORIES             71







          Expect The Warships To Be Out To The Sea As Soon As Possible
         为了舰船早日驰骋海疆





          文 - 顾世旺




          几十年前那段历史的文字、图片深刻印证了“质量第一,争创一流”传统的由来
          和形成,再现了“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则必胜”的战斗力,让后来人思索什
          么是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昂扬的激情,而这些正是维系中建八局一公司过去、
          现在和未来的文化血脉。





               0年前,我们在建工部二局一公司工作的同事,经过严格的政审与
          5 体检,被批准参军,随单位一道,整编成为基建工程兵21支队第
          201大队,由此开始了18个年头南征北战搞施工的军旅生涯。
             记得那是 1966 年的深秋季节,刚刚经历过整编的 201 大队(中建八
                                                                                                                                    建成的厂房区一角                                                     部队战士肩抬楼板
          局一公司前身),奉命由重庆开赴四川涪陵县李渡公社,在国家确定的“三
          线”地区,承担六机部红星造船厂建厂施工任务。在那个随时“准备打仗”
          的年代里,选址建在长江边上的红星造船厂,是制造海军舰船的军工厂,
          对外代号四川涪陵 432 厂。201 大队要在这片依山傍水、青松叠翠的荒山                                                                                  被大家誉为“施工管理的高手,攻坚克难的尖兵”。                                      精心砌筑车间厂房
          沟壑中,开山造地,修建工厂。当年,由于军工厂的保密性,军人施工的
          神秘感,虽然我们置身远离闹市、交通不便、条件艰苦的环境中,但凭着“一                                                                                     开凿深孔浇筑基础                                                        6 中队在 432 厂 7# 厂区主体工程施工中,为
          颗红心听党指挥”的政治觉悟与朴素感情,丝毫不觉得施工生产和日常生                                                                                                                                                    了抢时间,保安全,创优质工程,中队根据任务体
          活的苦与累。                                                          施工官兵开进 432 厂途中                                            按照 201 大队的施工部署,6 中队承建的 432 厂 7# 厂区,不仅建筑                   量和时间要求,遵循施工规律,组织平行流水作业,
                                                                                                                                 面积最大,超过 3 万平方米;金加工车间连续 6 跨相连,跨度近 30 米;                       并将施工质量控制融入各工序环节,集中优势兵力
          开山填沟平整场地                                                                                                               而且总装车间层高 36 米,未来制造的舰艇将在这里舾装、试水,然后顺                           打“歼灭战”。
                                                                                                                                 着滑道通江达海,交付海军使用。正因为这样,2 区队特别是我们 6 中队,                            金加工车间施工,我们按照“基础施工→砼柱
             201 大队 3000 多名指战员工开进 432 厂之后,遇到的头一件事就是                                                                              在建设 432 厂的任务很重。中队党支部持续不断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引                          梁构件预制→构件吊装→屋面工程→装修安装”的
          平整场地,创造修建工厂的基本条件。当年,部队装备差,加之刚刚来到                                                                                       导指战员工们认清形势,明确任务,熟知责任,实干苦干,中队始终保持                             施工顺序,在各个跨间展开平行流水作业。各排承
          这片山多平地少、杂草满山坡的地方,仅有的少量空压机、推土机、挖土                                                                                       着高昂的士气,施工能力也在同场的多个中队里是数得着的。                                  担的分部工程,组成突击队攻坚,实行施工质量挂
          机等机械装备,也是路通后才派上用场的。                                                                                                       金加工车间和总装车间两个厂房,位于开山填沟地段,紧邻着未开挖                            牌制,按规范操作,按标准验收,不合格的推倒重来。
             我担任中队长的 2 区队 6 中队,根据任务划分,专门组织了开山炸                                                                                   的山体。为预防滑坡塌方,设计开凿深基坑,浇筑钢筋混凝土防滑桩。                              在现场预制的钢筋混凝土立柱和屋架梁中,有一组
          石与清理土石方的兵力。爆破组的战士们用大锤、钢钎和铁镐等,一点点                                                                                       1967 年上半年,因道路尚未修好,大型钻孔机械无法进场,钻机成孔没了                          因模板夹具松动,造成跑模变形。中队严肃批评支
          地开凿爆孔,再由专门人员装填炸药,引爆山石;清理组的同志们人工装                                                                                       指望。面对地下岩石基础,要按期完成防滑桩浇筑施工,只有增加兵力,                             模板的责任人,责令其立即拆除,返工重新预制。
          运,用抬框、小推车等办法,将土石运去填沟平坑造地。就这样,我们 6                               432厂基础施工的第一声“开工炮”                                      人工开挖。我们发动中队指战员工集思广益,献计献策,并组成由党员骨                             1 排、2 排在金加工车间砌筑外墙和内隔墙过程中,
          中队和多个兄弟中队,主要依靠人工,包括组织涪陵县的数千民兵支援,                                                                                       干带班的突击组,人工开凿基坑,排水炸石;再将提升土石方的倒链改为                             科学管理,严格要求,使砌成的砖墙横平竖直;4
          再后增添了少量空压机、推土机等设备,从 1966 年底进场到 1967 年内,                      7# 厂区进行平整场地炸石作业,一名年青战士怯场,                                 卷扬机,将 1.2 米一节的预制混凝土井壁围护圈加长至 1.5 米一节,像沉                       排混凝土班浇筑车间地面时,及时振捣、压实、抹光、
          先后削去了 12 座大小山头,填平了 10 条沟壑,在“地无三尺平”的川东                        在慌乱中错点了短线导火索,情急之中,我紧急呼                                    井施工一样,挖深一段,由上往下放一节混凝土围护圈,节节相连,直到                             养护。这些产品,在 201 大队组织的工程质量验收时,
          涪陵李渡地区,平整出建设 432 厂需要的场地。                                     喊这名战士,让其趴倒在距离爆点不远的一台推土                                    沉井达到设计深度,连接上原基岩石,再放下钢筋笼,浇筑混凝土,成为                             均被评为优良。
             在“三通一平”即通路、通电、通水和平整场地施工中,6 中队的干                           机大铲后面,避免了一场事故发生。工改兵战士、                                    阻挡山体滑动的锚固桩基。当年,仅 7# 厂区内依靠人工挖孔浇筑的桩基                              在总装车间施工期间,车间的超大型混凝土立
          部和党员,始终都走在了最前列。干部带班劳动,加班伴随施工,有危险                             党员杜福宝,长时间代理排长职务,他每次安排好                                    就超过 100 根,最深的防滑桩近 30 米。6 中队在基本没有凿岩设备的情                       柱,设计直径 0.8-2.1 米不等,高 26-30 米,单体
          的作业项目或连续性的重体力劳动,都少不了干部在现场的身影。一次,                             各班的任务后,总是到一个班里同战友们一起干活,                                   况下,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任务,受到大队领导的嘉奖。                                    重达 150 多吨。当时,没有重型吊装设备,即使向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