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建科工确立了“目标不变、指标不减”的任务目标。上半年,中建科工把好运营质量提升,各项经营指标逆势上扬。成绩的背后,离不开中建科工以科技先行、打造科创标杆的坚强决心。
“我们坚定做强‘钢结构+’差异化发展道路,聚焦新产品、新技术研发,上半年累计中标了11所医院,都是装配式钢结构的。”中建科工研究院执行院长李任戈说。
李任戈所说的新产品研发,是指在做好传统钢结构技术迭代升级的基础上,进行“钢结构+”新产品的探索。以装配式钢结构产品为例,除了研发装配式医院类产品,中建科工还聚焦装配式学校和住宅,进行了钢结构学校和住宅产品解决方案、ALC墙板等内容的研发,持续将原有的“钢结构+”产品做大做强。除了医院,中建科工上半年还中标16所装配式钢结构学校,装配式钢结构产品上半年累计中标额突破100亿。
针对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到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中建科工专门开展了公交车库2.0版整机联调试验、公交车库3.0版及新型智能搬运器研发,借助成熟的产品,中建科工顺利中标深圳市观澜大水坑综合车场工程、凤凰山综合车场工程施工项目。此外,中建科工还开展5G、轨道交通、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专项研究探索,促成了惠州智慧灯杆等项目落地。
除了核心产品研发,中建科工还十分重视科技成果孵化。上半年共完成5G红外测温箱、应急医院等102项专利申报,获得德国专利授权2项。中建科工五大制造厂共完成26项大型技术改造和76项小改小革,26项技术改造累计创效894万元。
“作为‘科改示范行动’企业,我们有信心成为国有科技型企业改革样板和自主创新尖兵。”李任戈说。(中建科工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