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这里偏居郑州东南一隅,小村庄阡陌纵横、鸡犬相闻;8年后,一座现代化新城拔地而起,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胜地”。
中建七局八年磨一剑,滨河国际新城一张蓝图绘到底。
不负一方热土 政企携手筑新城滨河国际新城
位于郑州市东南,是河南省与央企合作的首个最大的城市综合开发项目、河南省首个政府与央企合作探索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试点项目,也是中建集团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的先行先试项目。
2012年,中建七局与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滨河国际新城综合开发项目合作协议》,为政府提供包括区域征地、房屋征收、拆迁及安置补偿、安置房建设、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公用设施建设投资、产业招商及城市运营等内容的城市开发解决方案和城市管理运营服务。
规划初期,中建七局聘请同济大学规划院为新城勾勒“容颜”,国内外多家知名设计单位全程参与区域专项规划设计,新城处处彰显“国际范儿”。
经政府授权,中建七局还组织编制并实施了河南省首个可持续指标体系——《滨河国际新城可持续指标体系》,涵盖生态、社会、经济、文化、政治五大方面21项目标路径、53项实施拓展、112项具体指标,统领新型城镇化开发各个阶段,不仅为新城未来发展留下了“接口”和“抓手”,也在河南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
为提升滨河国际新城的美誉度,中建七局还先后举办国际化推广活动49次,新城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高标准高起点一张蓝图绘到底
高标准、高起点,中建七局为打造滨河国际新城,使出“浑身解数”。这座新城集中体现了中建七局在建造、产业、运营、金融等多领域、多维度产业链整合能力。
有人形象地比喻,滨河国际新城更像是一个宽广的舞台,中建七局能做什么,在这里都能找到答案,这是一个可以无限延展的平台,是可以长期经营的地方。
朝哪个方向延展?作为郑州首个海绵城市示范区,滨河国际新城采用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从“渗、滞、蓄、净、用、排”六个方面着手,预先规划好排水系统,布下“天罗地网”,使城区范围达到78%的高渗透率,真正做到大雨不内涝,小雨不湿脚。
经过两年培育,中建七局构建了以“数字驱动、智慧运维”为引领的智慧化管控体系,搭建智慧监控、智慧综合管廊、智慧灌溉平台等;制定运营业务标准规范460余项,统一了环卫保洁、绿化养护、基础设施维护、综合管廊运维等业务标准。
地上无限精彩,地下别有洞天。隐藏在滨河国际新城地下全长14.7公里的综合管廊,是河南省首条开工的地下综合管廊。地下综合管廊实现市政所有维护和检修皆于地下,通过“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做到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和资源共享,避免了因为管线检修经常破路的尴尬。
5G时代来临,滨河国际新城率先布局了智慧政务、智慧市政、智慧绿地等智慧城市建设。目前中建七局已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阿里巴巴等高科技创新企业接洽项目运营合作,力争成为郑州第一个“双千兆”之城、“数字孪生”之城。行动展现信心。中建七局率先将总部迁入滨河国际新城。中建七局大厦是滨河首个商务综合体,荣获首席LEED金级认证。安图生物、金域医学、中航科工等知名企业也已相继落户新城,并带动相关产业聚集,示范效应显现。
坚定“两商”战略打造希望之城
宜居、宜业、宜乐的滨河国际新城何以从最初的默默无闻,到如今“爆红出圈”?
中建七局紧紧围绕中建集团战略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地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彻执行“两商”战略。
经8年多的匠心运作,滨河国际新城已实现土地整理、地产开发、城市运营一二三级联动发展。在做好一级、二级联动开发的同时,中建七局主动向三级城市管理运营业务拓展,帮助政府部门提升效率,降低市政支出,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在经开区内实现城市综合开发、房地产开发、BT模式、城市运营等多种投资运作模式,实现了政企双方互利共赢。
目前,滨河国际新城已成为一张新的亮丽名片。郑州金鹰世界、企业总部基地、中关村产业园等一系列重大项目的划定,充分展现了滨河国际新城的巨大潜力。国内一流的区域运营商典范苏州工业园、西安高科集团前来考察学习。
蓦然回首,滨河国际新城“蝶变”宜居生态新城的背后,是中建七局顺应行业形势变化,构建投资与建设“双轮驱动”,坚持做城市开发解决方案提供商、城市管理运营商“两商”战略的样本。
未来,中建七局将积极践行央企的社会责任,紧紧围绕政府和城市全生命周期需求,协助政府在城市发展领域实现红利推动和变现的同时,通过更多充满社会温情的投入,将滨河国际新城真正打造成幸福之城、安居之城、希望之城。(中建七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