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全专业服务保障的“大管家” ——记中建二局国家体育馆保障团队

发布日期:2022-03-18
【字体:打印

  3大保障小组、分设22支专业保障团队,组织93名保障人员轮查值守……在国家体育馆,中建二局三公司作为场馆改造工程总承包方,化身场馆保障团队的“大管家”,在冬奥期间完美完成了保障任务。冬残奥开始后,这支保障团队再次承担起国家体育馆土建、机电、弱电等涉及超过20多个大项的全专业保障任务。

  分设“小精专” 网格化管理实现高效处置

  3月6日晚上7点,已经在场馆内连续工作了12个小时的国家体育馆改造项目经理、保障团队负责人张树明刚回到办公室,就坐在办公桌前开始写维保笔记。相比1月份冬奥闭环开始时,现在的他鬓角上又染上了一层重霜,面庞也比之前消瘦了一些,保障团队同事说,自小闭环开始后,张树明已减重10斤,各种“喉宝”已成为他口袋必备。

  在本届冬奥及冬残奥期间,本着“谁施工谁保障”的保障原则,国家体育馆改造项目从去年12月初,就开始进入保障筹备阶段,制定了2项保障计划及3个不同方面的突发应急预案。据了解,由于改造时项目牵涉房屋改造、内部装修等涉及土建施工、空调、斗屏、冰面制冷设备等机电安装,以及中控室监控、停车场管理、音频视频等弱电系统,因此在先期筹备时,保障组就根据不同专业性质,成立了3大保障小组,同时针对每一项细分项目,分设了由14个专业分包单位,及8个厂家分包单位组成的22支专业分包保障团队。

  由于项目内外环总体保障人数近百人,因此所有保障区域都实行网格化管理分区,设置片区、各专业项目负责人,确保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张树明介绍道“虽然我们总体保障面积达90000平方米,但我们更加注重处置效率,按照我们网格化的管理分区,从巡视区域和巡视内容上进行分工,不采用‘满堂跑’方式,这样可确保遇到突发时间,10分钟内可抵达现场,30分钟内处置完毕。” 

  控制“精准细” 赛时保障确保最佳状态

  作为本届冬奥及冬残奥会的冰球比赛主场馆,国家体育馆最大的保障难点,那肯定是场馆冰面的制冰系统。在国家体育馆,主比赛场馆冰面和训练馆冰面分别由3台冷冻泵负责冰面制冷。根据冬奥组委规定,比赛时冰面温度必须保持在-4℃到-8℃之间,但由于近期北京室外温度逐日提升,因此在测试赛时所设置的制冷水流量和出水温度参数,已经不能满足赛时冰面温度要求,必须实时进行精细化调节。

  尽管近期北京天气阴晴不定,但保障团队凭借筹备阶段上百次模拟实验,每天都提前以0.1℃为精度,精细调节着制冷设备,以确保在比赛时,冰面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为比赛顺利进行提供完美冰场。由于制冷管线长达上万米,保障团队每一次制冷设备参数调节,都只能在7—8个小时之后冰面才能呈现出变化,为此保障团队内外环团队24小时默契配合,每隔半小时记录冰面变化,同时建立起制冰参数大数据库,每天保障完成后进行专项分析,为第二天保障运行提供参考依据。正是保障团队这种力求“精、准、细”的保障精神,在冬奥及冬残奥期间未出现任何一次赛时冰场温度失误的情况。 

  服务“贴心暖” 场馆里上演中国式浪漫

  3月9日,一则题为“冬残奥赛场上演中国式浪漫”的微博冲上热搜前三,原来是国家体育馆内集体为运动健儿齐声合唱生日歌,诠释了一场中国式的浪漫。

  国家体育馆的暖心之处远不止于此。在去年8月份时,保障团队就完成了场馆内全部无障碍设施的更新与调整工作。作为已经举办过夏季奥运会与残奥会的场馆,国家体育馆原有的无障碍设施已相对完备,为了满足冬残奥会对无障碍设施的要求与北京冬奥组委“两个奥运 同样精彩”的目标,国家体育馆项目坚持场馆无障碍建设与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改建完成。

  在冬奥与冬残奥的转换期间,保障团队在运动员更衣室至比赛场地,全部铺上仿真冰板,并降低坡道的坡度,运动员可以从更衣室滑入比赛场地,解决了运动员进入赛场后再更换冰橇的不便。此外,馆内还专门设置了一个轮椅假肢维修站,在运动员更衣室的淋浴间新增了低位花洒底座,这些细节的变更都是在践行“以运动员为中心”的理念。

  张树明说:“相较于冬奥保障,在冬残奥期间我们加设了一个‘无障碍设施巡检组’,专门针对场馆内的无障碍设施进行每天不少于两次的巡查检修。大到无障碍看台的稳固性检查,小到卫生间扶手是否松动的检修,都是重点检查项。”为保证运动员能赛出最高水平,保障团队加强各个环节的维保力度,“冰之帆”相继顺利服务冬奥会、冬残奥会,赢得世界目光,也是建设者处处细致,处处心思的“浪漫”勋章。

  冬奥会的保障相比首次测试赛保障时,张树明的电话明显少了许多,从之前电话不离手,每天都随身携带2个充电宝,到现在1个小时仅有一两通电话。张树明说:“经过前期冬奥会保障,目前我们各项保障工作都在正常进行,对于保障工作来说,电话不响、没人报修是我们最佳状态。”其实,对于保障团队而言,电话不响,没人报修也是成功服务冬奥冬残奥的最好诠释。(中建二局供稿)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中建集团纪检监察组监督举报  |  账款事项投诉公告
信访投诉平台

Copyright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备08010180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545号

中国建筑办公信息系统
中国建筑移动办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