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基石】城市绿心中的绿色动脉

发布日期:2023-01-13
【字体:打印

  2022年12月30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国务院国资委联合制作,中建集团参与制作的系列纪录片《大国基石》之《城市绿心》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聚焦中建集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建设人民城市的生动实践,展现集团建设服务城市绿色低碳发展上的新思路、新技术、新探索、新成效。

  河流,是一座城市发展的源头,一端连着经济发展的命脉,一端连着生态环境的文明。如果说湖泊治理改善了城市区域环境,那河流治理则改善了人们家门口的环境,为了让人们的城市生活更加便捷,更加环保,更加舒适,中建集团建设者正在努力打造绿色宜居的生态城市,“治”出城市的绿色动脉。

640.jpg

  深圳坪山河干流综合整治及水质提升工程是中建集团打造的全国首个以交接断面水质达标为验收标准的大体量、全流域水生态治理工程,也是中建系统内首个以工程总承包模式实施的全流域综合整治项目。

640.gif

  坪山河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东部,纵贯深圳坪山区全境,作为深圳重要工业区的坪山,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曾一度陷入污染困境。

640.gif

  2016年,在深圳坪山,一场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悄然打响,开启了河道综合治水新模式。坪山河流域治理摒弃了传统的大截大排、末端治理的路子,创新提出并采用“精准截污、分散调蓄、分布处理、就近回用”的新设计理念。

640.gif

  这样的治水新模式就仿佛一只看不见的手,不仅维护着城市河流水质的健康,也让城市能够更好应对台风、暴雨等各种突发状况带来的挑战。

640.gif

  2022年9月上旬,一场台风带来的暴雨使得河水暴涨,污水浓度升高,也让坪山河流域的精准截污体系迎来了一次大考。暴雨侵袭中,项目团队将在干流沿线及支流河口的七个蓄水池悉数打开。不同于传统“集中调蓄”模式,面对暴雨的调蓄压力,七座分散的调蓄池分别调节着支流污水流量,充分减轻了下游水质净化站的处理负荷,与此同时,智能截流井将持续根据污染浓度对雨水进行筛选截流。

640.gif

  四个小时后,台风终于过去,坪山河流域恢复平静。在监测大厅内可以看到坪山河上下中游的水质达标。

640.gif

  如今的深圳坪山河流域,水质达标已是常态,身边的美景让人们尽享山水相融的城市生活,人们因水而聚集,水因人而有了灵气。远有山峦,近有春色,宽敞整洁的河岸边流水潺潺,绿意盎然,“儿时的坪山河又回来了”,这是沿岸居民对时下坪山河巨变的最深刻印象。

640.gif

  深圳坪山河干流综合整治及水质提升工程首次提出“流域统筹、单元控制、系统均衡”的流域综合治理理论,创新了粤港澳大湾区水循环系统的区域水资源与洪涝评价理论与方法,首次创建基于三层风险评估的洪涝灾害风险应对技术,实现了基于流域的立体化精准治理,防洪标准提升到百年一遇;首创基于恢复河流生态原真性的  低干预景观技术,研发“重塑滨水空间结构、构建韧性生态水岸、激活滨水城市生活”等生态景观新技术。

640.gif

  率先研发流域智慧水务智能控制与调度云平台技术,构建雨水径流智能调蓄系统,荣获2021年度第五届ELA国际景观大奖“年度最佳开放空间景观奖金奖”、2020-2021年度第二批国家优质工程奖,成为中建集团首个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奖的流域水环境治理项目。

640.gif

  在坪山河流域治理方面,项目团队走在全国前列,实现了治水提质、生态修复、防洪排涝和景观文化等多重目标。

640.gif

  未来中建生态环境计划将已开发的这一套智能系统推广到、运用至全国超大型城市,计划覆盖1万多平方公里,涵盖数百条城市河流,让更多人享受到清水绿岸、鱼翔浅底、一碧万顷、水光潋滟的美景。(企业文化部,中建发展供稿)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中建集团纪检监察组监督举报  |  账款事项投诉公告
信访投诉平台

Copyright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备08010180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545号

中国建筑办公信息系统
中国建筑移动办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