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证未来·中国青年说】科技报国,勇当“碳”路先锋

发布日期:2023-01-30
【字体:打印

  他满怀赤子之心,学成归国,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他勇当“碳”路先锋,揭榜挂帅,研发实施全球首个运行的“光储直柔”建筑;他牢记科技自立自强,不负使命,为低碳城市建设管理运营贡献“中国方案”。

  新年青春“第一课”“建证未来·中国青年说”融媒宣讲第4期,邀请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建证力量”青年宣讲团成员、全国工程建设科技创新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际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学会专家委员、中建科技绿色发展研究中心总经理齐贺,分享他和青年科技研发团队勇于创新、科技报国,为美丽中国建设赋能增绿的青春故事。

微信截图_20230119100227.png

  △“建证力量”青年宣讲团成员齐贺融媒宣讲《科技报国,勇当“碳”路先锋》

  以下是宣讲内容:

  大家好,我是来自中建科技的齐贺。

  作为中国建筑的一名青年科技工作者,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党的二十大报告,联想到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发生在身边的科技报国的青春奋斗故事,让我对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有了更深的体悟。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640.gif

  2015年7月,我从英国剑桥大学博士毕业。站在职业生涯的十字路口,我的很多同学选择留在欧洲,而我笃定选择回国。新时代中国的伟大变革和成就,激发了我的奋斗激情。我深信,祖国给青年人施展才干的舞台会无比广阔,我要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恰好此时,我收到了来自中建集团的offer——要组建一个科技孵化平台,推进传统建筑产业转型升级,这与我对未来建筑的想法不谋而合。我毅然接受邀请,成为中建科技的首批员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640.gif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倡导推进“厕所革命”。深圳市要率先推进一种无人值守、自行清洁的智慧公厕,但进口国外同类产品要150万元人民币一台。于是,深圳市把自主研发任务交给了中建科技。“小厕所”关乎“大民生”,央企使命责无旁贷。

640.gif

  接到任务后,公司让我牵头,迅速组建了一支12人的研发团队,其中有8名博士,包括电气、机械、电子、环境工程4个专业。结合绿色健康建筑通风、除臭、照明、快速处理污物等技术,我们自己编写自动控制设备程序,亲手操作车铣刨磨设备进行金属加工,最终仅用60天研发制成样品,跟国外同类产品比,性能质量更好,还降低了三分之二的造价。智慧公厕研发落地后,深圳市首批定制了100座。目前,智慧公厕已推广到海南、浙江、广西等多个省、自治区。

640.gif

  之后,我们又自主研发了智慧光伏座椅、智慧垃圾桶等系列低碳智慧城市必备产品。每当我们走在深圳的大街小巷,看到这些产品既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又美化了环境,我们都感到无比骄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寄语广大青年,“要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

640.gif

  2020年9月,中国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正式提出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的指导下,我通过“揭榜挂帅”组建了中建科技“光储直柔”技术攻关团队,聚力“光伏发电、智慧储能、直流供配电、建筑柔性用电”,全力推动清洁能源技术在建筑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目前,我们研发实施的全球首个运行“光储直柔”建筑已在深汕特别合作区中建绿色产业园高效平稳运行一年,年节电超10万度、节约标准煤约33.34吨、减少碳排放超47%,相当于植树16万平方米,实现了建筑由能源的消费者向生产者、存储者与调节者的转变,有效突破了建筑能耗高、能源结构单一的瓶颈。

640.gif

  这座“光储直柔”建筑成为2022年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年度报告中建筑行业唯一低碳示范案例。“光储直柔”四个字也被写入了国务院、住建部的纲领性文件。我们倍感自豪的同时,也衷心感恩这个时代,感慨不枉所学、生逢其时!

640.gif

  党的二十大对绿色发展作出的重大部署,为建筑行业向清洁低碳转型提供了根本遵循,更激发了我们攻坚绿色低碳关键技术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我们创建了行业首家党员博士创新工作室,将锚定碳达峰行动目标,为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建设管理运营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勇做中国建筑乃至国家“双碳”行动的先锋,让青春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企业文化部,集团团委,中建科技供稿)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常见问题  |  联系我们  |  中建集团纪检监察组监督举报  |  账款事项投诉公告
信访投诉平台

Copyright ©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京ICP备08010180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4545号

中国建筑办公信息系统
中国建筑移动办公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