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完善科技创新体 制 机制。中建三局北京公司以集团“一创五强”战略目标为指引,坚持创新引领,强化科技支撑。在阿里巴巴北京总部园区项目,北京公司积极探索和应用先进科技手段,以数字化、信息化与精细化管理深度融合,构建智慧工地管理体系,打造智慧地标,科技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智慧体系解决管理难题
“滴滴滴滴……”急促刺耳的警报声在项目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响起,大屏幕显示项目施工物资储备量遇到警戒值。遇到此种情况,调度中心管理人员拨通了项目物资系统负责人电话。
“我们通过硬件接口对现场主要物资的收、发、用等数据进行自动采集,实现进出料信息的远程数据传输和全自动实时显示,监控物资消耗,实现物资的智能化管控。”项目经理高春介绍。指挥中心在不知不觉中扮演着“电子警察”的角色。
作为北京市“三个一百”重点工程,项目从建设之初便明确了“体系化建设”目标。项目打造智慧工地平台注重体系化建设、体系化管理、注重实用性,目的是采用数字化管理方式,提高项目全专业协同管理水平,实现管理可视化、生产数字化、决策服务智慧化。
目前,项目搭建了以“4 平台 1 中心 10板块 31 项”为基础的智慧工地管理体系,集成数字工地、劳务管理、塔吊监控、环境监控、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行为识别和党建等管理模块,实现工地的数字化、精细化、智慧化管理。
智慧方案打造样板工程
阿里巴巴北京总部园区项目是高科技研发建筑,质量要求高、建设难度大,如何破题?项目集成生产和管理的各项数据,以平面图、全景图和 BIM 模型等为信息载体,借助管理模块,数字化映射真实工地、可视化构建数字工地,实现了“一张屏”高效管理,解决了传统施工管理过程中的痛点和难点问题。
“施工高峰期有近 4000 人同时作业,现场人员管理不容忽视。我们开发了实名制管理、视频 AI(人工智能)识别系统。实名制管理系统运用生物识别、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在工人进出工地时,智能核验人员身份信息,打造集实名信息、合同、证书、考勤、工资和培训于一体的人员信息化管理平台,有效避免劳务纠纷、规范人员行为。”项目总工程师龚应波说道。
“我们将视频 AI 算法与工地监控相结合,提供安全帽、反光衣、火焰、烟雾、区域入侵和越线越界等多种智能识别算法,可实现对工地上‘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的自动化、智能化监控。”项目信息化实施人员介绍。
项目还创新开发“无线 WIFI 教育”应用,在生活区设置无线基站并配置无线WIFI教育子系统,工人要免费使用 WIFI,必须答对问题,以此强化安全教育,真正将安全教育渗透到工人日常生活中。
这些只是智慧工地应用的一小部分。目前,智慧工地系统共集成 31 项应用,为工程的高质量建设提供了保障,多次获得北京市政府部门和业主的表扬。
随着项目建设的推进,项目对智慧工地相关应用的探索也将持续。未来,项目不仅将成为科技创新样板工程、工程总承包样板工程、精益建造样板工程,也将成为智慧工地建设的样板工程。
智慧建造助推协同发展
对项目建设而言,智慧工地系统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管理效率和决策能力,实现施工现场更安全、建筑品质更可控和工人权益更有保障的多赢目标。目前,智慧工地的很多应用已经成熟,在推动传统建筑业向现代化转型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一点,在塔吊安全管理上尤为突出。
在传统工程建设中,由塔吊引起的安全事故屡见不鲜。阿里巴巴北京总部园区项目现场有 17 座塔吊同时作业,如何确保交叉作业安全是个大难题。为此,项目引进“塔机监控+吊钩可视化”系统,在吊钩上安装高清摄像头,在驾驶室设置可视化设备,采用视频智能调试算法,在监测设备状态的同时,动态展示塔吊运行画面,让司机实时了解起吊物品的位置。另外,该系统采用智能防碰撞技术,当发现设备状态异常时,可智能锁定危险源,并视具体情况通过降档、截断等措施保证塔吊安全。
“建设智慧工地,一方面是响应北京市推动建筑业数字化转型的号召,另一方面也是企业实施精益建造的内在要求。但是从更深层次上来说,我们希望通过智慧工地的体系化建设,积累相关数据,为建筑的建设、运营等全生命周期发展提供支撑。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高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