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 - 201104
P. 62
章草独立
品 品
品心 品心
品境 品境
品谐趣 品谐趣
认知书法
朱旭的书法赏析
狂草如意
朱旭,号大方。1977年考入部队文工团,1980年荣获军
区文艺汇演优秀演员奖,1981年从部队文工团转业,分配到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工作,同年,师从著名书法家吴三
大学习书法艺术。先从唐楷入手,上追秦碣、汉简、晋帖;
下宗宋人米芾,明人董其昌、王铎等。四十余载临池不辍,
作品曾多次在省、市和国家级书法大展(赛)中获奖,并曾
多次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书法作品和论文。2009年考取清华大
学研究生, 师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生导师王贵祥教授和
吕舟教授,从事建筑历史与理论以及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王羲之省别 米芾十一 行草常记
法,作为一门艺术,已然是世上公允的事 的中国的汉字在三千前己经产生并且成熟,甲 因此,如果把中国汉字比做是传承中国文
实。说起书法,人们给予一个这样的界说: 骨文已经具备了书法艺术的“三要素”,即笔 化、维系中华民族血脉的文化基因,书法则可以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是以汉字和特定的 法、结字法和章法。在其后经历了形成期的先 看做是中国文化的“指纹”,那么,我们可以通
书写工具为载体,书写出纯粹的、表情达意 秦书法;书同文字的秦代书法;隶书大盛的汉 过书法洞察中国人的文化意识和我们民族的文化
的、具有特定审美价值和线条符号的视觉艺术。而在拉丁语 代书法;书体演变的魏晋书法;书学鼎盛的唐 理念,所谓“书如其人”、“书为心画”……
系和阿拉伯语系的国家里,也有被称之为书法艺术的,但其 代书法;存唐遗风的五代书法;帖学大行的宋 在当下商业化社会性话语中心的现实生存
含义却被定义为:“漂亮的手写笔迹”(Good handwriting), 代书法;宗唐宗晋的元代书法;由宋元上追晋 语境中,书法,这一古老的艺术文化如何传承
它与中国书法艺术有着质的区别。 唐的明代书法;书道中兴的清代书法。然而, 与生长,是我们当代文化应该回答的问题,也
从中国书法艺术的起源中我们可以认知到——汉字在 在这一脉相承的历程中,始终没有脱离汉字和 是这篇小文的归旨。
这门艺术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们知道,被考古学证实了 特定的书写工具——笔墨纸砚。 (中国建筑西北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