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9 - 201104
P. 59

品                                                                                                            品
 品心                                                                                                            品心
   品境                                                                                                           品境

   品谐趣                                                                                                          品谐趣




 我的摄影  冯水冰摄影赏析






 初识水冰,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一次采访。那时的他,与摄影可以说刚
 刚入门,时常与我说说摄影的事。后来,工作渐忙,难得见面,只是偶尔向他讨
 些作品来用。前些年,听说他竟然已经是中建系统最早的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之
 一,为老友高兴,也为他对摄影的那份执着得到些许回报而欣慰。水冰的文字很
 质朴,但我只是鉴于篇幅删减了部分内容,并未进行太多修饰。因为,我觉得,
 水冰在文中所述的摄影心路历程,我们很多摄影发烧友都或多或少有所经历,同
 感油然。

                                                              ——编者按
 冯水冰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中国企业家摄影协会会员
 中国建筑一局摄影协会副会长
 首届中国建筑“和・美”摄影比赛铜奖
 《中国建筑》五周年最具影响力图片拍摄者





 是在小学、初中时开始对很  起了在想学照相的兴趣。正好这时一同下乡在同
 多东西有了兴趣,尤其我父  学用大豆换了一台苏制135小型开动相机,我们

 亲在工会工作,那时父亲单  知青一帮人就拿着相机拍过一些,但又没钱购买
 位工会工作的几个人常跟父  胶卷和冲洗,所以只好拿相机空拍着玩。
 亲在一块,有时父亲也会拿回相机(双反海鸥  1979年11月,我们回到北京,有些家庭好

 相机)拍拍照,我也能揣揣相机,从毛玻璃中  一些的有了海鸥205相机,同学在一块玩时,相
 看看反相的景色。也就是在那时,我对摄影产  互借用,拍一些纪念照。但从初中到高中,下
 生了朦胧的兴趣。  乡和返城回来上班时所接触的相机和相机知识
 高中结束,我们去了东北上山下乡。在篮  都很溃泛,加上家中经济条件不好,也一直没
 球比赛时,公社的照像馆人员也在球场上用海鸥  有能力购买相机。直到上班3年后,有了收入,

 双反给我们拍照,但却没有给照片(现在回想起  才买了自己第一台甘光手动光圈机,并且购买
 那时用双反拍运动时的技术不过关),这就又勾  了教材,认真学习了一些相关知识,开始以女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