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6 - 201104
P. 56

品                                                                                                                                                                                                                           品
          品心                                                                                                                                                                                                                          品心
            品境                                                                                                                                                                                                                         品境

            品谐趣                                                                                                                                                                                                                        品谐趣











                        人类与自然的反思




















                        文 \帅 兵\


                            《中国建筑》以刊登系统内摄影爱好者的精品力作令人交口称赞。翻开                                                                        它们既是宽容豁达的,又是威严肃杀的。                            态协调,体现的同样是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意

                        《中国建筑》2011年第3期P11、P12面,跨页摄影作品映入眼帘,撼人心魄,                                                                         人类寄居于自然,凭着本能,在互相杀伐                       识。
                        发人深思。                                                                                                      的过程中,从未停止对自然的征服和掠夺。当                              风景摄影讲究光线,早上或傍晚光线最为
                            画面呈经典的斜角不对称构图,三分之二强是大片灰白而斑驳的鹅卵                                                                         人类理性时,和自然是和睦相处的友邻;当人                          丰富细腻,摄影家一反常规,大胆摄于烈日高
                        石,三分之一是颜色深黑的河水,画面的右上角,一名肤色黝黑类似印度男子                                                                         类疯狂时,和自然是势不两立的仇敌。近百年                          照之时。在强烈的阳光映射下,万千鹅卵石映

                        的人正在河边浣洗衣物。整个画面大气磅礴,意境深远,形式与内涵兼美,是                                                                         来,伴随着工业文明的急剧发展,人类和自然                          射出粗粝的光芒,以几乎赤裸的姿态迸发出一
                        难得的佳作。                                                                                                     的蜜月期也因此走到了尽头。这些年,对于地                          种摄人心魄的力量。这种力量直逼读者,由此
                            作品反映的是人类与自然永恒的主题。黝黑男子在画面之上只占据了极                                                                        球和人类未来命运的忧思像晨钟暮鼓时时回响                          产生强力的视觉冲击,引发心灵的震撼。在构
                        小的位置,他弯腰侧身,蹲在河边,呈现出一种谦卑的姿态。鹅卵石上铺着几                                                                         在我们的耳旁。                                       图上,大片孤白的鹅卵石与偏安一隅的黝黑的

                        片洗好的布片,象征着现代文明依附于自然之上,渺小、无助,像是极不协调                                                                              摄影家对自然、对人类、对生命有着深刻                       浣洗者,形成色彩反差和大小对比,引导读者
                        的点缀。然而透过男子黝黑而强健的脊背,又分明于隐忍中展示出了某种不屈                                                                         的思考。当这种思考遭遇一个合适的客体时,                          自觉探索作品内在意蕴,从而完成一次独特的
                        和坚韧。画面看似简单,但含义丰富地喻示着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灵感的火花顿时璀璨了艺术的星空。摄影家以                          审美体验。
                            无数颗烈日下暴晒的大小鹅卵石,仿佛都是赋予了生命的精灵,它们经                                                                        我们常常碰到但却常常忽视的物体为题材,截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

                        历了亿万年的海水淘洗、经历了无数次地壳运动的磨砺、经历了人类野蛮和文                                                                         取这样一幅独特的场景,提醒我们认识自然和                          浊兮,可以濯吾足。”千载之下,屈原的向往
                        明足迹的千万次践踏……每一颗鹅卵石都如饱经沧桑的老人,见证过自然的嬗                                                                         自身,反思现代文明,有着警钟长鸣的作用。                          不至于成为我们不可企及的梦想吧!
                        变,见证过人类的变迁,涵养了古往今来万千风云。在自命不凡的人类面前,                                                                         这与中国建筑倡导建筑与绿色共生、发展和生                                                        (中国建筑五局)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