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201302
P. 32
锐·言开
eighT
八
中建西南院设一名总建筑师和若干名副总 入差距大且不成体系、经营和技术线的薪酬不协调等问题。 责的权重,降低参与具体项目的产值奖励。 目,相比过去,从事一般项目的生产量逐
建筑师,因各院组织设计差异可能存在不 挑战四,人才梯队建设不利。院副总建筑师兼任生产所总 设计改革目标:从2010年开始试行,制定专业技术发展规 步减少。同时,总建筑师们的关注点向加
同。其他专业的总工程师可参照)。总建 建筑师,有利于生产组织,但生产所一线年轻骨干的上升空间受 划,逐步改善技术管理水平,争取3至5年后出成果出人才。 强技术管理和规划技术发展方面转化,全
筑师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既代表了院里最 阻,所总岗位锻炼机会少,不利于年轻骨干脱颖而出。 院的研究氛围和设计质量得到一定改观。
深厚的技术积淀、肩负引领和培养年轻设 挑战五,考核操作难度大且考核阻力大。不像生产经营指 变革和实践 总建筑师根据个人所长聚焦重点项目,确
计师的责任,又因缺乏管理设计和引导, 标,技术管理既要量更要质,考核指标很难准确量化且成果滞 保了项目的创优孵化过程管理和完成度,
长期处于自由生长状态,很难落实相关责 后。总建筑师处于技术最高端,资历能力地位高,长期受追捧, 按照以上思考和计划,在院内开展总建筑师的绩效管理(其 逐步产生了一批较好的项目。在过去三年
任权利。能否建立一套规范的可度量的绩 不接受考核。而且,建筑师需要设计创新,强调个体活力,也很 他专业总工程师的绩效管理参照执行),推进技术管理改革,主 里取得了设计类国家金奖1项、银奖1项、
效管理体系,来解决总建筑师管理缺位这 难用常规“考核”进行管理。 要实施了以下举措: 省部级以上奖82项和科研类中国建筑科技
一行业通病,既有利于落实全院的技术管 挑战六,个体差异大。总建筑师的个人能力、兴趣、特长差 ——统一思想。变革的压力来自技术发展已经滞后于生产经 进步一等奖2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
理责任,又有利于提升总建筑师的个体发 异大,很难适用同一套体系。 营和人才建设的需求,变革的最大阻力就来自总建筑师本身。必 项的辉煌成绩;人才建设方面三年里成功
展—成为我们需要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须加强与总建筑师和相关院领导沟通,以是否有利于全院技术发 新增了12名省大师,使得省大师数量达到
也是中建西南院近年技术管理改革的重要 思考和计划 展和技术管理、是否有利于总建筑师个体发展、是否有利于团队 20名,目前正在争取申报国家大师。
课题。 培养等作为改革目标和判断标准,一起研究管理机制和办法,然 同时也面临许多难题。
如何应对以上挑战?我们认为应该建立和完善一套可操作可 后运用到实践中,再回到管理办法不断改进。 难点一,目前以生产所为主体的设计
现状和挑战 度量的绩效管理体系,从组织保障、工作安排、资源配置、激励 ——岗位调整。院总不再兼所总,院总以引领全院技术发展 生产组织模式能够确保规模化生产效率但
导向等方面做出系统设计。 和技术管理为重,所总以完成生产任务为重。岗位调整分批次到 不利于经营、技术和人力资源整合,加大
围绕总建筑师的绩效管理,从分析现 组织体系建设:由生产副院长分管,主要解决考核体系建设和 位。 了推动总建筑师引领专业化发展的困难,
状入手,主要面临以下问题和挑战: 内部、外部资源协调等问题;院总建筑师和院总工程师协助分管, ——工作调整。按照技术管理KPI指标体系分解动作“一减 但组织模式变革的难度很大。
挑战一,技术管理和生产经营的矛盾 主要负责审定和把握技术方向;各专业的院副总构成院技术委员 两增”——减少总建筑师参与具体项目而以带领重点创优项目为 难点二,总建筑师个性化发展需要多
突出。为了确保生产运营,包括总建筑师 会,负责制定和执行全院的技术发展和技术管理计划;日常技术管 主(重点创优项目从每年的方案评审中遴选产生10至20项并配 路径设计,现在的绩效管理体系尚不能完
在内的技术骨干都长期从事具体项目设计 理工作依托科技发展部开展。 置专项孵化经费加强过程管理);增加总建筑师从事技术管理 全满足总建筑师多样化的理想追求。
生产,而全院的技术发展和技术管理责任 工作重心转移:明确总建筑师的岗位职责应以全院的技术管 (质量管理、技术培训、信息化等)和技术发展(技术规划、科 难点三,激励不到位的问题。总建筑
没有系统分解落实,使得技术管理职责缺 理和技术发展为重,参与项目设计应有所为更应有所不为(只做 研、行业交流等)工作。 师必须纳入全院薪酬体系进行管理,因体
位严重。我们必须就如何统一技术管理和 重点创优项目),通过推行绩效考核改变工作导向,鼓励什么就 ——资源配置。设科技发展部作为总建筑师工作的后台支 制原因,尚缺乏更有效的长期激励手段,
生产经营的矛盾做出回答。 考核什么,考核什么就奖励什么。 撑,提供日常服务和管理。鼓励总建筑师成立工作室引领专业化 酬报激励不到位时只能加大技术理想等非
挑战二,高端引领能力不足。院副总 考核体系设计:一方面,从分析研究全院的技术发展需求和 发展,对工作室放松产值考核而以专业产品研发为主,研发纳入 物质激励。但薪酬最终将遵循市场价值回
建筑师一般还兼任生产所总建筑师,平时 技术管理短板入手,必须发动总建筑师主动参与开题,有的针对 科研管理,每年投入科研的经费超过主营收入的2%。新设经营 归理论,来自市场的高度认同使得总建筑
疲于应付全所各种类型的生产任务,不易 中长期的技术发展规划,也有的就是当年应该完成的技术管理具 总监部,由院层面加强协调整合经营资源向专业化倾斜。 师无论当前和今后都存在激励不到位的威
凝心聚力发展专长,不易出作品出人才。 体动作,然后放到每年技术委员会的年初工作会上讨论形成年度 ——绩效考核。主要目的是明确考核导向,逐步规范进行可 胁。
同时,个人工作满意度也不高,缺乏成就 工作计划。以上事项(目标)作为基础,构建可量化的技术管理 度量绩效考核,同时协调经营和技术线路,有利于建立全院薪酬 回顾过去围绕“总建筑师绩效管理”
感,英才容易堕落成庸才。 KPI指标体系,并逐项分解。考虑共性和个性,可分设成必修项 体系。并设立专项科研发展基金(每年约200万元)鼓励总建筑 的思考和实践,中建西南院的技术和人才
挑战三,激励导向错位。总建筑师的 目和选修项目。另一方面,推行重点创优项目管理,遴选项目交 师从事技术发展工作。 管理经历了一次重要变革。距离改革目
薪酬虽然处于全院员工最高端,但因缺乏 给总建筑师把控。 标尚存不小差距,现简单梳理以利不断改
对技术管理的绩效评价,其薪酬构成以项 专业化导向:鼓励和引导总建筑师从事专业化设计与研究, 成果和难点 进。
目产值提成为主,鼓励多劳多得,没有区 做专家而非杂家。
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使得总建筑师们 规范薪酬体系:总建筑师的薪酬包含管理绩效和生产绩效, 成果和成绩:2010年我们开始制定并试行总建筑师的绩效 作者系中建西南院副院长
也“习惯”于从事具体设计,造成个体收 且管理绩效的比重逐年增加。加强总建筑师履行技术管理岗位职 管理办法。三年多时间里,总建筑师们主要参与全院重点创优项
30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