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9 - 201305
P. 59
走·四方· 走·四方·
国内篇 国内篇
南京 :
有历史的城市
这是我第一次以游记的形式记叙一座城市。三
天,不算长。这么短的时间里要和一座城市产生感
情,似乎是件很困难的事。没有对她至深的了解,
我只能以城外人的眼光来描述我眼中的南京,谓之 以赋予行路者一种鲜活的生命气息。
“主观南京”。 我不知道都是哪些文人给南京起了这么多优美
一出火车站,即玄武湖。早起的南京城淅淅沥 的地名:莫愁湖,栖霞山,紫金山,夫子庙。当然,
沥地飘着两三点小雨,空气被一层薄雾细密地笼罩着。 主角绝对少不了秦淮河。沿路坐着公交,默念出每
我拿出相机,镜头瞬间被南京“雾冻”。举起,拍下在 个经过的站名,都是享受。这是文化的美,在那些
南京的第一张照片,朦胧的感觉,雾得另类雅然。 为了生活而生活,匆忙而建的新兴城市里,这种美 浙江 :西塘印象 的屋顶,却高低规格统一,非常整齐,没有贫富贵
南京的行道树多是梧桐。经常需要在梧桐树下 永远都是奢望。没有心和文化的投入,只为简单识 贱之分。廊棚为砖木结构,晴天遮阳,雨天挡雨。
穿行的情景让我不禁错觉 :南京即梧桐。南京的绿 别,起标签作用的路标担负不了如此艰巨的任务。 临河的廊棚倾斜着从街头面延伸到河边。雨天的时
化做得很好,街两旁枝繁叶茂的梧桐郁郁葱葱,将 没有历史的城市是苍白的,没有文化的城市是了无 候,漫步在烟雨长廊之下看着雨水沿廊棚滑下,带
南京大多数街道都遮得甚是严密。盛午时分,阳光 生趣的。所幸,这两者南京都有。 我曾经无数次幻想过江南的模样 : 温柔的绵绵 着闲适的心情,踱在青石板的街道,廊外的小桥流
透过层叠的树叶,在地上投下斑驳光影,杂乱而有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 细雨,绵延不断的白墙黑瓦,还有狭窄弄堂里一块 水、乌篷船、鱼鹰都尽收眼底。难怪古人那么热衷
序。坐在去往各个景点的公交车上,即行即赏,沿 时期的王谢已是历史,而现在我们体会的, 更是历史 块磨得发亮的青石板。当我第一次踏上西塘,我发 归隐田园,那些生活中、工作中的诸多烦心在这行
途过处均是风景。我喜欢树木覆盖下的街道,它可 的历史。这份浓厚一层一代叠加下来,历史和文化的 现,原来梦里我已来了无数次。 走中,都会不自觉被抛到九霄云外。这时的我就是
内涵错综交杂,即筑就了属于一个 西塘古镇位于江浙沪三省交界处的浙江省嘉善 我而已,这时的我只是我而已。仿佛回到了戴望舒
城市特有的精神。 县,古名斜塘、平川,距嘉善市区 10 公里。走在这里, 笔下的雨巷,享受着这寂寥的雨巷。
南京的精神是什么?在南京的 你什么都不需要准备,什么也都不用管,只要静静 西塘无处不充满着爱的痕迹,无论是那卧龙桥
三天里我费力地思索着。可穷于词 地随意行走,丢掉脑子里所有的包袱,放弃生活中 旁斑驳墙壁上的“爱在西塘”的字符,还是街头巷
汇的表达,和缺乏对她至深的了解, 的不如意,你只需要慢慢地前行。不由自主,你会 弄充满的浪漫的元素,无论是精致的民族小店,还
我未找到。直到现在,这个问题我 放慢脚步去细细品味身边原本已经忽略的一切。摆 是占据无数人内心的猫的天空城,都是独属于西塘
仍没有答案。或许因为南京沉厚的 着各种明信片的柜台,店家随意拴在门口懒洋洋的 的浪漫和温暖,西塘召唤着人们心中对爱的憧憬。
历史,我唯有将自己融入这座城市, 狗,河边浣洗的大妈,无处不在的芡实糕,还有穿 从西塘回来的人,不仅带着玲琅满目的纪念品,眼
才能找到“南京”两个字意味着什么, 过长廊的风,无一不是可爱的。这儿的建筑无疑不 神里更多了份清澈。古镇用她特有的包容,接纳了
才能认识“南京”这座城意味着什么。 够现代,但是没了城市里的灯红酒绿,反倒是有了 每一个怀揣着不同目的而来的人——他们有的是来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 一份古朴纯真的味道。随便找个店家,沏一杯叫不 观光、有的是来散心、而有的只是因为期待一份艳
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 上名堂的茶,然后坐在廊边看这儿悠然自得的人和 遇……不管他们来的时候是什么心情,当他们踏上
只相似。在岁月的长河里,我们只 狗,才会发现生活原来真的还有那么多美好。 回家的路程,心中都已经找到了曾经的宁静。
是一粒微尘。或许 , 这个问题永远 在西塘品味江南的雨,雨丝细细撒入河道时, 如果梦有名字,我想,它一定叫西塘。
也没有答案。 便会泛起一种情怀。好似情人间的耳语,又好似母
亲的抚慰,连同心底最深的尘埃都被洗得透净。没 作者 :张甜(中建一局)
作者 :韩琦菲(股份公司海外事业部) 有人会错过西塘的烟雨长廊,长街上各家各户自建
56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