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3 - 201305
P. 63
晒·偶得
LOCAL AND AUTHENTIC BEAUTY
走进民俗剪纸的殿堂
土生土长,土色土香
本文作者剪纸作品:四美人剪纸,从左至右分别为:貂蝉、西施、杨玉环、王昭君
文 | 孙青敏 “立春日,士大夫之家,剪纸为小蟠,或 山走出来的剪纸大家,我才知道,我缺少 制,不在乎比例和布置,凭着那一瞬间
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又剪为春蝶,春 了什么。 的感觉和灵性任意取舍。“风清月明星光
胜以戏之。” 剪纸首重于剪字,不管纸张如何更新 淡,貂蝉拜月望长天。”虽然没有月,只有
——唐朝段成式《酉阳杂俎》 换代,或是用金箔、树叶、布匹、皮革等其 香炉青烟尘上,貂蝉细眼轻闭。但是这样
它载体,都是通过雕、镂、剔、刻、剪等以 的剪纸,却让我感觉到一轮明月浩瀚,不
自小就喜欢剪纸。每逢过节,或是祭 智慧和技巧相结合的技法来体现。而这 可阻挡地缓缓升起,一如当初貂蝉为汉
祖祈神之时,总会含着糖人,和小伙伴们 样的智慧和技巧,却是需要扎根于最朴 献身的决然,剔透了纸面。
在院子里玩耍,看着各家窗户上、门楣上 素的民俗文化以及最深沉的民族精神。 回味着这种感觉,我陆续完成了昭君
的剪纸。各种花草、动物或是故事人物, 我忘记了技法教程,脱离了现代人 出塞、贵妃醉酒和西施浣纱图。但是最让
丰富繁杂的剪纸仿佛编织了一张五色斑 引以为傲的信息网络,游走于家乡的各 我满意的,还是这幅貂蝉拜月。我一直觉
斓的细网,让我为之迷恋。直到大学,偶 类庙会。看着街边的小摊,那些雕刻、剪 得,民间艺术需要民族传承的支持。而民
然看到一幅扬州剪纸,清秀流畅的线条, 纸、年画、对联等质朴的作品,我一时恍 俗剪纸,亦是扎根于民间,流传于民间,
精巧雅致的构图,终于点燃了我内心深处 然。一刹那间,仿若看到一个留着小辫的 它体现了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
的渴望,开始真正走进剪纸的殿堂。 孩童从年画中走出,在闹市里玩耍,一手 承接于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
早时,我专注于剪纸的“五要素”: 半截冰糖葫芦,一手木质小鼓咚咚,哼着 它的价值早已超越了剪纸艺术本身。
圆、尖、方、缺、线。剪圆如秋月,剪尖如 民谣,踩着节拍融入雕刻,跃进剪纸。不 土生土长,土色土香,质朴的艺术永
麦芒,剪方如瓷砖,剪缺如锯齿,剪线如 知道怎么形容那感觉,只是觉得自己懂 远散发着厚重的芬芳。剪纸艺术,犹如划
胡须,我深以为然。从最早各类花卉的裁 了。城隍庙旁的戏台正演绎独幕剧《貂蝉 破时间和空间的歌谣,带着永恒的生机和
剪,再到动物,最后是人物,我以为我的 拜月》,貂蝉唱道:“今夜晚树影婆娑月 不朽的传承,展示其至真至纯的艺术天
剪纸手法已登堂入室。 明朗,貂蝉女焚香拜月祈上苍。”长袖、祭 性。我爱剪纸,因为她很美。
在最初创作时,我用最讲究的纸张, 台、香炉伴貂蝉的画面,深深印入脑海。
最精细的刻刀,想做出最满意的剪纸。结 回去后,我便开始剪纸创作。拿着刻 中建六局
本文作者剪纸作品:龙 果,却不尽人意。直至遇到瑞昌一位从深 刀,在这张二维纸面上,忘记了空间的限
本文作者剪纸作品:少女
60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