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 - 201403
P. 50
城事 | STORIES STORIES | 城事
中环湾仔绕道和东区走廊连接路工程 在地下,在海里
绕着维多利亚港,在港岛北边,为这座 在2012年之前很长的一段时间内,
城市的心脏地带细细地车上了边。 铜锣湾隧道工程53.77亿港元的合约额
一直保持着3311在香港独立承担的最高
繁华里的挑战 记录。在这个记录下,它包含着一系列庞
大的工程量——570米的明挖回填隧道,
整个绕道工程的隧道将横贯中环和 167米的暗挖隧道,130米的东防波堤
湾仔填海范围,并穿过铜锣湾避风塘海床 通风管道,390000立方米的海泥开挖,
以下。中国建筑国际集团(3311)承建的 565400立方米的临时填海,309仓每幅
维多利亚港上虽没有桥梁横过,但 环驾车前往北角东区走廊只需约5分钟, 铜锣湾避风塘段隧道工程,便是整个绕道 宽6米的地下连续墙,还有160米沙中线
它的底下有三条过海行车隧道,分别是 时速达到每小时80公里,港岛东往来新界 工程十项合约中的一项。 委托工程。
1972 年通车的香港海底隧道(红磡海底 西北面各区的交通,如屯门或香港国际机 铜锣湾避风塘是维多利亚港的主要避 从地面上看起来,很难将地盘现场和
隧道)、1989 年通车的东区海底隧道, 场,将变得更为直接畅顺,而无需经过铜 风塘之一,由于是香港游艇会会址所在地, 那些庞大的数字联系起来。它既不是万丈
1. 铜锣湾地盘
以及 1997 年通车的西区海底隧道。 锣湾、湾仔和中环等繁忙地区。 TS4 区结构顶 因此避风塘主要供游艇停泊,亦是香港海 高楼平地起,也不是一桥飞架变通途。这
面浇筑混凝土,
在海港还没被称作“维多利亚港”的 湾仔绕道的建造不仅会让现有路面的 一仓混凝土方 底隧道的港岛入口所在地。隧道工程便位 个项目真正的玄机和挑战大多在地面之
量接近 1200 立
时候,湾仔原始的海岸线在皇后大道东 部分交通流量分流至地底,有利于提升周 方米,需要三 于香港最繁忙的隧道——红磡隧道下方和 下、在大海深处。
(当然,这名字是后来的事),至开埠初扩 边地区的空气质量,而且挖掘及移除铜锣 台泵车连续浇 香港最繁华地区——铜锣湾地区的附近。 在已经开挖地阔达五十多米的地面
筑 16 个小时。
展至庄士敦道。战前岁月,从上世纪二十 湾避风塘的部分淤泥后,避风塘的水质亦 图为混凝土浇 由于铜锣湾避风塘段隧道工程是整 上扶着围栏,俯身下望,地下深挖二三十
筑现场,由于
年代至三十年代,一步一步推移至轩尼诗 会更加清澈。同时,建造期间大约创造了 工期异常紧张, 个中环湾仔绕道的中间段和最深段,加之 米的地方,已经用钢筋搭建好了支撑系
在浇筑混凝土
道、骆克道、告士打道。七十年代香港经济 6400个工作职位,也将使香港本地就业 同时,仍有工 位置关键,工程备受关注,给出的限制条 统。平行而建的钢筋一排排牢牢咬合着,
人在钉最后斜
起飞,配合红磡海底隧道落成及港岛区道 市场得益,促进香港的持续发展。 面的模板。 2 件也格外严苛。 纵横交错,蔚为壮观。而更多的施工场面,
路网发展,政府展开大型填海计划,平地 首先,在红磡隧道下方的暗挖隧道施 则是在这之下我们“看不到”的地方热火
拔起艺术中心、演艺学院、香港会展中心 1 3 2. 中环及湾 工,除了要采用大量临时施工措施严格控 朝天地进行着。
仔绕道和东
的同时,海岸线也推至港湾道,八十年代 区走廊连接 制隧道的沉降之外,还要防止扰动隧道下 隧道建造工程期间,预计挖掘共约
路工程概览。
初至会议道。 方的锚固体系引致红磡隧道上浮。最终这 七十万立方米的沙泥和约三十万立方米的
3. 铜锣湾地
沿着维港,从开埠到今天,香港岛海岸 盘暗挖隧道 个技术难题通过在红磡隧道上方安装附 石料;以及输入约九十万立方米的公众填
西面洞口中
线不断向北推移,而每次推移都刻下了香港 行线衬砌台 重铁砖的方法顺利解决。 料,作为回填及临时填海等用途。当隧道
车。用于浇
不同历史时期的印记。中环湾仔绕道无疑是 筑暗挖隧道 同时,在 避 风 塘内施 工,地盘 受 到 结构竣工后,上述的临时工程项目包括海
这涂涂擦擦的历史时间线上最新的一笔。 混凝土结构, 《保护海港条例》的约束,大型施工船只 床以上的垂直隔墙及临时海堤等将被移
能够推动,
因为道路使用率过于饱和,现在的香 以实现流水 的进出及运作均受到严格控制,也为施工 除,而原有的海床将恢复原状。
作业。
港,在港岛北岸主要道路的塞车已是繁忙 安排带来极高挑战。 分阶段进行临时填海是为了提供避
时段的固定动作。据预测,若不兴建中环 铜锣湾隧道工程的合约内容主要包 风塘内船只停泊的所需空间,维持避风塘
湾仔绕道,在2017年的繁忙时段将出现漫 括:建造位于前湾仔公众货物装卸区和铜 的运作,从而减少工程对避风塘的影响。
长车龙,由中环驾车前往铜锣湾,将由现 锣湾避风塘的隧道及相关临时填海;当上 同时,分阶段的临时填海可确保在施工期
时的15分钟延长至45分钟。 述隧道建成后,移除有关的临时填海;建 间避风塘内的海水循环维持正常,令水质
中环湾仔绕道应运而生。它全长4.5 造位于海底隧道下方的钻挖及打破式隧 维持一定的水平,并保持避风塘内现有冷
公里,西面以中环林士街天桥作为起点, 道;重新安排铜锣湾避风塘的系泊设备; 却用水入水口的正常运作。
进入全长3.7公里,包含双程三线分隔的 建造沿铜锣湾避风塘东面防波堤的东面排 目前地盘明开挖隧道结构工程已全部
行车隧道,隧道东面出口设于铜锣湾避风 风坑道和东面通风塔地基和有关的排水和 完成,未来的工作重点落在了穿过红磡隧
塘一带,直接连接北角东区走廊。 渠务工程。项目已于2010年9月27日开工, 道下面的暗挖隧道施工,工期仍然十分紧
整个绕道工程已于2009年12月展 计划2016年1月27日竣工,合约工期长达 张,地盘上下是拼字当头,只争朝夕。
开,并预期于2017年启用。通车后,从中 64个月。 为了做好这一备受瞩目的“大单”,向
48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