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3 - 201403
P. 53

城事  | STORIES                                                                                       STORIES  | 城事



 香港市民交出满意的工程,3311组织了一支精干、  公开课                                         across THe mounTains
 高效的项目团队,投入了大量生产资源。购买了价  Open Class
 值将近1亿港元的机械设备,其中包括香港第二台                                                                        and seas
 和第三台利德国利勃海尔895吊机以及钻打隧道                                                     穿过山,穿过海
 的整套设备,为满足避风塘内对施工船只的限制和
 要求,又投入了将近2000万港元购买了4艘施工用
 船。公司于2010年购买的价值数千万港元的地下                                                   现代建筑施工工艺及技术诞生之前,古人哪里
 连续墙设备也运用在铜锣湾项目上。                                                       想到过,所谓马路,所谓桥梁,居然还能穿山过海,
                                                                        让车行其中,畅通无阻,安然无恙?可是,托现代
 中国建筑的情怀                                                                科技的福,今人可以轻易享受这一福祉。让我们看
                                                                        看世界其他地区的隧道,到底有什么“能耐”。
 在最近几年的发展中,中国建筑在香港工
 程市场,特别是土木工程领域体量越来越大,  3
 从经营规模、工程类型、管理团队、经济效益
 等几方面都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因为在市场把握中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1
 承接项目的含金量越来越高。继铜锣湾隧道工程后,
 公司又一举拿下港珠澳大桥香港观景山至口岸段工
 程,合约额 88.75 亿港元;2013 年的香港儿童医                            2                                3
 院工程,合约额更是达到 90.9 亿港元,再创历史
 新高。                                           4
                                                                                  挪威次狭湾海底隧道
 现时正是香港建筑市场的高峰期,资源争夺激
                                                                                     Norwegian Subsea Tunnels
 烈,材料、人工、机械价格都在一路飙升,无论在
                                                                        挪威的西海岸由许多长的狭湾组成。大多数人生活在海岸四周,
 工程运作和成本管控上,总承建商都承受了较大压
                                                                        因此修建了较多的海底隧道。上世纪 70 年代末以来,已建成
 力。建造业人员的稀缺导致了地盘管理人员流动趋                                                 约 20 多座海底隧道,总长约 13 公里,主要是公路隧道。其中
 势增加,这给建筑行业带来新的挑战。                                                      跨越次狭湾(Byfjord)和主狭湾(Mastrafjord)的两座海底
                                                                        公路隧道的长度分别为 5860 米和 4405 米,是快速行驶计划
 但是在铜锣湾地盘的员工中,却有在公司待了                                                   的两个较重要的结构。其中较长的次峡湾(Byfjord)隧道位于
 将近三分之一个世纪的老员工,如地盘总测量师是                                                 海平面下 223 米,是当前世界上最长和最深的海底公路隧道。
 香港人,自从 1982 年加入公司后,至今已经超过
 30 年。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不论是铜锣湾隧道
 工程这样公司在港承建的代表性项目,还是勤奋、
 敬业的香港员工,都是中国建筑在香港实施本地化
 1                                 2
 发展战略的缩影和见证。本地化是企业战略,更是                                                                  4
 中国建筑对香港深刻而炽热的情感和情怀。
  置身铜锣湾地盘的会议室,维港的景色一览
 英法海底隧道                         青函隧道                                                 红磡海底隧道
 无遗。盛夏天晴的傍晚,太阳拖着红霞在中环和尖
 Channel Tunnel                  Seikan Tunnel                                        Cross Harbour Tunnel
 沙咀之间沉下,铜锣湾静立于一片溶溶柔光之中。
 位于英吉利海峡多佛尔水道下,全长 50.5 公里,连接英国的福克斯通和法  位于日本北部的海底隧道,是目前世界第一长的隧道(含铁路隧道和公路隧道)。  是香港第一条过海行车隧道,于 1972 年通车。隧道全长 1.86
 会展中心、特区政府新大楼、警察俱乐部,港岛的
 国加来海峡省的科凯勒。它的最低点有 75 米深。该隧道的海底部分以 37.9  全长 53.850 公里,海底部分长 23.30 公里,本州岛陆上部分长 13.55 公里,北  公里,以沉管式隧道建造,车速限制70公里。跨越维多利亚港,
 繁华近在咫尺。吊机、铁管、混凝土,中建人以自  公里长成为世界第一。由欧洲隧道公司组织,于 1988 年动工,1994 年落成。  海道岛陆上部分长 17.00 公里,最小曲线半径 6500 米,最大纵坡 12‰,海底段  连接九龙半岛和香港岛。红磡隧道是世界上最繁忙的 4 线行
 己的执着与坚守,继续为这座城市打着注脚。此情  英法海底隧道是海底铁路隧道,承担着高速列车欧洲之星、汽车摆渡列车欧  最大水深 140 米。隧道为双线设计,标准断面宽 11.9 米、高 9 米,断面 80 平方米,  车隧道之一,也是香港最繁忙、使用率最高的道路,其次为
 隧穿梭(Eurotunnel Shuttle)——世界上最大的铁路车厢和国际货运列车  穿越津轻海峡底下连结日本本州与北海道两大主岛。于 1971 年 9 月 28 日动工,  东区海底隧道。红磡隧道南端出入口位于奇力岛,位于港岛
 亦韧,生生不息。   的行驶。隧道两头分别与法国高速铁路北线(LGV Nord)和 1 号高速铁路  1985 年 3 月 10 日贯通,使用该隧道的铁路路线——JR 北海道海峡线于 1988  东区。因工程关系该岛已与香港岛连接,北端出入口位于红
 中海集团  (High Speed 1)相接。  年 3 月 13 日通车,未来北海道新干线通车后也将使用该隧道。              磡湾填海区。





 50                                                                                                        51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