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 - 201604
P. 28
26 专栏 /SPECIAL COLUMN 老孟 /BY LAO MENG 27
Organization
组织
普通群众组织,不同于普通教会,不同 国梦就是我们党的新目标,也是全体中国 就只能改变组织,组织又是由人员组成的,
于其他政治组织,政党不是会党、朋党, 人特别是每一位党员的共同目标。 所以改变的只能是一个个组织成员。不断
政党一定有严密组织体系和必须遵守的 一个人的能力和能量是有限的,组 学习不仅仅是由于担心不学习就落后,而
规章。我们党组织体系不可谓不庞大, 织的存在就是能解决个人的局限性问题。 是希望我们将今天的事做得比昨天更好,
不可谓不规范,而管好每一个由组织职 组织由一个个成员构成,组织能量不是 况且在全球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昨天
责派生出来的职权,对任何一个组织体 成员能量的算术之和,而是将个人的能 有效的管理举措,今天可能就失效了,不
系都是既古老又常新的课题。我们党最 量放大 N 倍。如何将个人人生目标与组 断需要用新的办法解决新的问题。
新发布的自律准则和处分条例,就是对 织目标一致,或组织目标囊括全体组织
如 果上网查一查“组织”两个字,可能得到的结果基本都是与党组织机构有关的 党组织制度的完善。 成员的共同目标,这才是组织协调运转 当代组织理论
内容。近几个月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更使“组织”一词热了起来。其实,
的基本条件。
将“组织”一词放到人类知识的宝库中,早已是一门独立的科学了。小到家庭,大到 行为科学理论 当代组织理论还在不断更新丰富之
公司,林林总总,组织无处不在,且形态类别越来越多。有人说人类之所以比其他生 现代组织理论 中,时间上一般认为自 20 世纪 80 年代起,
命体强大,就在于其力量来自组织;也有人说二十世纪人类最可怕、但最伟大的创造 这是紧接古典组织理论之后,在 20 相对集中的课题是组织的基业长青。研究
物就是组织。无论怎么说,如今我们每一个人最离不开的人造物那一定是组织。如果 世纪 30 年代兴起,进而演变为:从以物 在 20 世纪 60 年代,为适应新时期, 结论认为,一个组织寿命各异,能够确保
我们能加以关注各类组织的一般行为,并能把握组织的内在机理和普遍规律,对于我 为中心研究组织结构到以人为中心研究组 组织理论总有新发现。这一时期组织理论 组织一时兴旺,一事成功的秘诀很多,但
们理解“两学一做”定有帮助。从组织视角看我们党,其诸多成功经验和优良做法也 织行为。这一时期的组织理论贡献者很多, 可谓流派纷呈,丛林横生,但成为理论共 能够保证组织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却少之
值得其它组织机构鉴用。 但被称为系统组织理论创始人的是切斯 识的是: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也就是 又少。即便如此,人们还是希望能找到事
作为一门学科,关于组织的理论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特·巴纳德,此人离我们不远,做企业出 说对组织产生影响的不仅有内部因素,还 业永续的遗传密码。较为一致的思想方法
身,他在美国电话电报公司长期担任高管。 有外部因素。应对环境变化,谋求发展成 是:一个组织必须首先找到组织自身设立
古典组织理论 他的突出贡献就是提出组织应该是一个协 为这一时期组织理论的主旋律。伴随世界 和长期存在理由,也就是确定组织的使命,
作系统。组织小到可以只有两个人,大到 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增加,组织外部因素的 进而面对实际提出组织不同时期为完成使
这是近百年的话题了,不得不提的人物是马克斯·韦伯。世界上都知道德国出 千千万,协作运行是组织生命和力量之所 复杂性会影响到组织内部,使内部也变得 命而达到的愿景,从而形成组织核心价值
了两位马克思(斯):一个姓是马克思,是共产主义运动的创始人;另一个名是马 在。巴纳德认为,组织有三大基本要素: 更加复杂。如今一切组织都无法封闭运作, 观。似乎这一组织理论应归属于组织文化,
克斯,是古典组织理论之父,是他揭开了组织的奥秘。韦伯组织理论的中心内容是 共同目标、合作意愿和信息沟通体系。这 均需面对社会现实,不断调适组织战略, 但组织使命、愿景到价值观不能过于空洞,
研究组织结构的合理性。其一是讲科层制:组织内部机构设置要分科、分层,按科 也形成了现代组织体系管理的基本内容, 适应环境,这已成为新时期组织行为的共 越务实,越有感召力,就越能凝心聚气,
分工,按层分级,各管各的事,一层管一层;其二是讲职权:依事设岗,依岗设职,依 哪一类组织也都概莫能外。组织没有目标 同特征。 以至于升华为一种信仰。将这些理念融化
职赋权,行权受限。如今回过头来看,科层组织机构和依法明确职务权责,这两条确保 就很容易失去方向,个人只有认同组织的 我们党不仅需要完成从革命党向执政 至组织战略、机构和日常任务之中,坚守
了组织有效存在和健康运行。百年来,提到组织,从来都是讲责任,讲规矩的地方。 目标,并自愿为之奋斗,才能在思想上做 党的转变,也需要接受党的执政能力的考 不变,持之以恒,就是谋求组织基业长青
从时间上看,我们党的创立与韦伯开创组织理论很接近,都是在 20 世纪 20 年代。 孟庆禹 到同心同德,心向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验,况且我们党肩负两个一百年的奋斗任 之道。
韦伯的组织科层制,亦称官僚制,似乎在中国古已有之,但韦伯关于职权的理论,尽 有的人目标是升官发财,这是一种世俗文 务,同时也面临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复杂 我们党长期执政,这无疑使得党的政
管是用于抗衡当时西方的宗教神权和社会世袭权利,但的确摆正了职与权的关系。职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化,无可厚非,但它与我们党组织目标无 多变,必须不断谋求组织更新,组织再造, 治目标就是以国家和民族未来为使命,以
董事会秘书
权必受约束的思想是价值恒久的。我们党内少数党员领导干部腐败问题严重,就是有 法相融,这种人在组织内部很难与组织共 将政党变成学习型、进取型政党。组织的 全中国人民的福祉为愿景,这一点不仅有
些人误以为组织赋予的职权是个人权力,是可以私有、私用的,甚至是可以神化的。 生,只能日渐惰化,最终为组织所不容。 进取就要靠每位组织成员的进取,组织是 别于其他政治组织,也有别于其他政党。
即使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党章中也明确规定了党员先必须履行的八条义务,然后才有 我们党是革命政党,起初是以反帝反 大系统,每位成员就是小系统,组织面临 我们党比其他组织更高尚、更宏远、更伟
可以享有的八条权利。 封建、建设新中国为目标。这恰恰在当时 复杂外部环境,每位成员也都置身其中。 大。作为党员,也有别于其他组织成员,
我们党是一个政党。世界上政治性组织很多,而政党是之中的佼佼者。政党可以 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目标。如今,全面建 外部环境对任何形态的组织都是一 必然应该有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和更
源于普通群众组织、利益集团或宗教组织,如工党可源于工会,但政党一定不同于 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 样,当组织遇上环境时,若无力改变环境, 重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