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2 - 201606
P. 62
60 四方 /TRAVELLINGS 四方 /TRAVELLINGS 61
于市中心的特列季亚科夫画廊举世闻名, 坐落于市中心西南的新圣女公墓里,安 在俄罗斯分公司办公室,我与俄罗斯员
这里收藏着从 11 世纪到 20 世纪俄罗斯 息着多位俄罗斯文化名人,包括芭蕾皇 工因为工作大吵的情景,当时的我初入
绘画艺术发展各阶段的代表作。无论是 后乌兰诺娃,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莫斯科,心里想的是尽管语言不济,但
宁静悠远的风景,还是惟妙惟肖的人物 作家果戈理、布尔加科夫,诗人马雅可 是不能输掉中国人的气场,眼里落下的
肖像和静物写生,无论是神秘的宗教题 夫斯基,喜剧演员尼库林,等等。这些 却是不甘的泪水,感受到了身在异国的
材,还是宏大的历史场面,都带给人强 曾经创造过美的大师永远不会被忘记, 孤单。我还不喜欢在移民局、警察局办
烈的美的震撼。列宾、苏里科夫、列维 在他们那些设计得或朴素,或幽雅,或 理签证或落地签时,他们直接将资料抛
坦、希什金……一长串世界级艺术家的 庄严的墓地前终年摆放着鲜花,人们在 给你,告诉你不能办理,却没有任何的
名字令画廊荣耀倍增。生活在这里,你 追忆中把内心深处的种种感受沉淀成永 原因,让已经排队一个小时的我忍不住
能时刻感受到俄罗斯人对艺术的热衷。 恒。 想要跳脚。现在回想起来,那些曾经的
但是这座城市也曾让我抓狂,甚至 过往,我依然还会眼中泛泪,却又泪中
是讨厌。我讨厌莫斯科人极为低下的工 有笑,因为这些成为了我独一无二的回
作效率。每次从机场出关,三分钟就能 忆。
完成的出关手续常常会让你等上半个小
时或者更久。还有去莫斯科火车站买 充满回忆与感伤的记忆之都
票,看着俄罗斯大妈用一个手指头一
下、一下如同蜗牛般慢吞吞地触碰着键 当我在莫斯科工作的那段时光,我
盘,我的心也会跟着一下、一下的颤 曾经无数次的想要逃离那里,回到祖国
抖,生怕票没有出完,人家已经到点要 的怀抱,可是当我真正离开那里,我却 红安大别山映山红
ПЕРЕРЫВ(中场休息)了,这样 又无数次在梦中回到莫斯科。 Hongan Of Blood And Iron
你刚刚排到的队伍算是白排,只能再重 初回国内的我,走在大街上不知道
新来过。 躲车,习惯性地认为车就是该让人,但 铁血红安
我还讨厌俄罗斯人身上与生俱来的 是耳边想起的汽笛声提醒我如今这里不
大国沙文主义气息,似乎在四处宣扬着 再是莫斯科。我曾经习惯性地买东西就 文-夏雨
他们就是高人一等。我还是忘不掉曾经 排队,后面拥挤的人群告诉我这里不再
莫斯科凯旋门 / 高梦婷 摄 是莫斯科。我也曾在银行填写单子时,
习惯性地在数字 7 的笔画上再横加一笔,
但是突然发现,这里已经不再是莫斯科。 我 至今保存着一张三十多年前的老 墨重彩的传奇之地。她是黄麻起义的策源 篆刻在纪念碑上,抑或遗失在时光的大
望着窗外的雾霾,我开始无限的怀念那里 照片,黑白的,表面已经褪色、 地,红四方面军的诞生地,鄂豫皖苏区的 河里?据县志记载,在中国工农红军的
的蓝天和白云,怀念曾经在俄罗斯和我 斑驳,但照片中的我颈系红领巾,头戴八 政治中心;她为中国革命牺牲了 14 万英 队列中,曾经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红安
一起奋战的小伙伴们响彻在 95 度湖的笑 角帽,帽檐上一颗红五星,一脸稚嫩的豪 雄儿女的生命,贡献了董必武、李先念两 人,每四名英烈中,就有一个属红安籍。
声…… 迈仍依稀可见。照片背面,一笔一划地写 任国家主席;她诞生了韩先楚,秦基伟, 四十万人口,十四万人为革命捐躯……
是的,我开始无限的想念曾经在那 着一首在故乡红安广为流传、妇孺皆知的 陈锡联等 223 名将军,是全国第一“将军 长空一碧,白云悠悠,岁月无声,只有
里的生活,那里的人们,无论是好的, 红色歌谣:小小红安,真不简单,铜锣一 县”…… 隐隐的锣声,仿佛仍在耳际震颤……
还是坏的,都成为我生命中不可磨灭的 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 静立在县烈士陵园的烈士纪念碑前, 行车在纵贯红安的省道上,会看到
记忆。我还记得,在雪花纷纷的冬日里, 是的,我是红安人,在革命先烈用鲜 苍松翠柏环绕,一侧是红军战士擎枪呐喊 一道络绎不绝的风景。每隔一两里地,
穿着薄薄丝袜的我走过的那条街道;还 血滋养的土地上出生,在长辈们口口相传 的雕塑,一侧是独具红安特色的战士敲响 在路边就会矗立一个或是几个高耸的石
记得我曾经在俄罗斯点餐,不知道手抓 的红色传奇中长大,自小就以红军为傲、 铜锣的雕塑,均纤毫毕现,栩栩如生,衬 碑,上书某某将军故里,仿佛城市公交
饭就是炒饭,直接翻译成“用手抓的饭” 以红安为荣,而今在岁月的流逝中更不断 托得纪念碑更加高大而圣洁。遥想多年以 的站牌,简单,直白,间隔有序,提示
而闹出的笑话;我还记得,在莫斯科极 加深对故乡的感悟…… 前,硝烟弥漫,战马嘶鸣,在阵阵铜锣脆 这里乡村的传奇,我想这可能是全国唯
昼到来的日子,夜晚十一点借着缓缓的 红安,原名黄安,地处鄂东北大别山 响中,一队队红安儿女长缨在握,义无反 一的风景。徐向前元帅曾题词红安:“两
日光,我还在窗前欣赏着街边的风景…… 南麓的鄂豫交界处,占地 1796 平方公里, 顾,迈向漫漫征程。他们中原突围,他们 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这是一个量
时光会带走你的许多过往与回忆, 现在人口 60 万左右,真可谓一个地僻人 孑然西进,他们过草地,跨雪山,历经 变到质变的事实,十四万英雄儿女抛头
留在你内心的,将会是永存的,美好的, 稀的弹丸之地。可就是这小小的红安,却 二万五千里血与火的洗礼……可待到山花 颅、洒热血,前仆后继,将黄安染成了
不可忘记的时光…… 是中国革命史上屈指可数的几个星火燎原 烂漫时,又有几人能安然返回,又有多少 红安,在旧中国上建立起新中国,两百
中建一局 之地,是在中国革命史上绘就了不少浓 人只能魂归故里,变成一个名字或是数字, 多个将军正是他们中间平凡而又伟大的
莫斯科地铁 / 高梦婷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