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5 - 201606
P. 75

72  记忆 /MEMORIES                                                              品析 /OBSERVATIONS              73





                   Gather The Wisdom Of All To Realize The Window To Management

                              集众人之智  成管理之窗











                                                                                       创新模式攻市场

 工作中的工人                                                                                PPP 项目拔头筹







         河南公司打造
           “五大品质”管理经验                                                                  挖潜合约法务工作在

 施工现场图  011 厂房                                                                         项目营销与合同优化
                                                                                       中的作用
 时期,干部和职工一起干活,没有一个人坐办公室,全项目的
 同志同甘共苦,广大干部职工每天想的事情是“早点把基地建
 好,好及时投入生产,为打仗做好准备,让毛主席放心。”
 白马洞厂房是保密建筑工地,之前,白马洞是中建四局直
 属一处先开始做,1961 年,直属一处与四局一公司合并,中建                                                        管理创新,
 四局一公司才参与这个基地的建设。白马洞厂房是生产铀矿,    “四大抓手”                                                 实现营销规模
 里面有辐射,进白马洞光矿区要过一座桥,过桥进矿区工作的  成就长沙楼市“三冠王”                                              与结构的双线突破
 职工,每人一次给 2 毛钱的补贴。当时 1.5 毛钱可以炒一盘肉,
 2 毛钱的补贴是比较高的。后面建的 276 基地也是生产釉的。
 这个时间段正是新中国成立后“三年困难时期”,出现严重饥
 荒,这些基地都在大山里,交通闭塞,物资短缺,工作环境有
 辐射危害……这些困难都没有挡住我们建设的热情,大家都不
 怕,干劲很足,都听党的话,工作中还很自豪,都说 1964 年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也有我们的功劳。
 听党的话,我们(中建四局一公司)保工期,保质量,守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兴衰的关键。                                    点评:
 秘密,把白马洞、355 航空发电机厂、011 厂、276 基地等等  中建五局今日的跨越式发展源自于昨日严格的管理,明日的持续发展更有赖于今              “任何具体的科学认识领域,
 一批军工车间和基地很快就起来了,完成了中建四局交给我们  日的科学管理。其创办的《管理之窗》,就是对“管理”这一企业主题的珍视和尊重。             不仅有自己独特的概念性思维工具
 的任务。     自 2003 年以来,编委会奉献了 60 期杂志,它们不仅忠实记录了五局 13 年来的管理
          成果,打造了五局管理“智库”,同时也通过智慧共享,推动了企业转型升级、持续发展。                               系统,而且往往有自己独特的思维
                                                                                 逻辑、思维方式。”管理,亦是如此,
             《管理之窗》坚守“拓展思路、交流经验、沟通信息”的宗旨。其《交流》栏目,
                                                                                 它是一门精深的科学,更是一场伟
 后记:      秉承发掘管理亮点、记录管理创新的特色,集各单位管理智慧,先后推出了“三化融
 坐在从贵阳开往广州的动车上,感受天堑变通途的便利,  合的实践与成果”“项目成本管理方圆图”“人才管理”“海外项目经营管理经验”                大的实践。面对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和挑战,需有一以贯之的应对原则,
 窗外唰唰掠过一棵棵树,一栋栋楼,一座座山,笔者脑子里  等重头文章,开启了企业管理的“沟通之窗”“展示之窗”和“了望之窗”。
 一直回荡着的是老一辈建设者们多次提到过的“听党的话,先  《管理之窗》解读公司战略意图,指导管理实践,在上级与下级、总部与现场、                也需要见招拆招地灵活变通,而后
                                                                                 者中的“差异性”存在,正丰富了“管
 生产,再生活”的话语,再望前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  决策层与执行层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它捕捉管理脉动,探讨管理得失,再现鲜活管
 步从头越。    理实践,记录理性管理思考,搭建了一方平台;它传播管理资讯,前瞻管理趋势,为                                  理”本身。集众人之智,方成管理
                                                                                 之窗。
 赤天化  中建四局一公司 / 厦门分公司  把握行业动态、了解管理智慧提供了前沿视角。
   70   71   72   73   74   75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