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 - 201502
P. 37

34
 人物






                              我热爱着高高的塔机 你用灵魂把大地唤醒
    -  Figures
                              喜欢他那长长的铁臂                       也点缀着城市的美丽

                              炽热通往天路的神梯 用钢铁魅力铸造未来

                              热爱这钢铁般的气息 雕刻时代的艺术精品

                                                              ......

                                                                                ——王华






  每天上工时,在地面仰望自己参与的“作品”逐日升高,王华都特别自豪   上下塔吊,王华必须先坐升降梯到100层,再徒手腾空攀爬近六十米的竖向楼梯




 吊运输。             判断吊装到哪个位置以及塔吊是否处于正常运转状态。
 每台塔吊配备三个司机三班倒,王华与同事每天  平安动壁塔采用柴油动力。柴油易燃,稍不注意就容易发
 都会交替到此工作,24小时不停歇。连续八小时不间  生火灾。一旦起火,高空火势蔓延迅速,处在高空塔顶的塔吊司
 断作业,塔吊司机只能坐在不足一平米的操作室,面  机逃脱困难。王华每天都在这样高的危险系数中工作。
 即使在500米高空
 对操作平台独自作业。由于爬塔吊危险,除了对讲机  他与工友们在饭局上常常聊起那些让他引以为傲的经历。
 里的指挥作为陪伴,见不到一个人;由于高度过高,供  问到干过的工程,王华提到次数最多的是央视新台址和国贸三
 电不足,常常停电,加之鹏城平均气温达到二十多摄  操作塔吊,  期A阶段。因为技术难度和建筑本身的知名度,比起其他工程印
 氏度,一旦停电,狭小的玻璃间便犹如桑拿室使人汗  根本看不到吊钩,  象更为深刻。“央视新台址每根钢筋都要倾斜一定角度,比直上
 如雨下。困于斗室,无法活动,甚至连上厕所都不方  直下的难多了!”
 王华仍能根据塔吊运转的
 便,这样的孤独寂寞是寻常人无法想象的。  经常有人问他上面风景如何,王华通常是笑笑说道:“要不
 上下塔吊,王华每天早上必须坐升降梯到100  我带你上去一趟感受感受?”其实,有胆量上去的人没几个。                     2014年冬至,王华与工友们在一起吃了顿烤羊肉,算是为离家
 层,然后再攀爬五六十米的竖向楼梯到塔顶的操控  声音和流畅度,  高空作业是特种岗位,再有几年王华就可以退休了,工友羡           的工友过节。
 室——不足一平米的玻璃间。这个楼梯可不是一般  准确判断吊装到哪个位置。  慕他终于可以“落地”,他却略带遗憾地说,“类似这样的超高层
 的楼梯,而是腾空向着500多米往上爬,马路上的汽  以后没啥机会再干了,想想中国第一高楼是咱做的,也值了。”                文章,利用自己的特殊视野,为自己的生活注入了活
 车如蚂蚁般慢爬;地面上的一点微风在高空中就是                                                力。多年来,他撰写了诗歌、通讯和新闻稿,发表在
 五六级的大风,风声雷动。从事这样的工作,身体要  工长,诗人,父亲                                     公司内刊上,肩负起了“新闻记者”的重任,还被公
 好,心理素质更要好,有高血压、心脏病、恐高症的人  有一次,一个民工兄弟“斗胆”爬上了塔吊大臂,但看着眼前的仄  央视新台址建设之初,王华当上了塔司工长,手下共有18名  司评为“优秀通讯员”。
 肯定做不来。  道和脚下的悬空,马上腿软了,哆哆嗦嗦不敢动,完全没有了来  塔司,48名电梯司机。每天爬上爬下,工友的作业和安全,设备      20多年在外打拼,是为了给家人更好的生活。然而
 四台塔吊分别附着于核心筒四个面的外墙,由于  时的胆量。“还是我把他拉回来的呢”。多年高空作业,王华做  的保养和检修,王华的担子重了,责任也大了。  与家人聚少离多,在央视新台址建设中,由于工期紧,
 核心筒深处的跳板位置无法完全延伸到塔吊内部,  这些工作时健步如飞,丝毫看不出已是知天命之年。  王华团队中的年轻小伙子偶尔也会感慨,二十多岁最好的年  王华四年没有回过家,深感愧对自己的家人和家庭。
 中间大概有50厘米的距离,每一次上下塔吊临门一跨  塔吊作业过程中,王华需要靠信号指示进行操作。一旦信号  华都在塔吊操作室里度过了,是不是应该出去,自己在更广阔的  王华目前年薪八万左右,靠着这份积累,大儿子
 时,脚底下就是数百米悬空,不少人对此望而却步,王  中断或遇到吊装盲区,处在玻璃间内的王华因为视线受到高空  天地里闯一闯,找找有没有更好的出路。可大家也会常听王华讲  技校毕业后已经工作,小女儿在河南工业大学经济
 华每天却至少要跨越这样的“鬼门关”两次。  水汽的影响,很难看到吊钩,这时就需要信号工的指挥。信号工  自己的经历,而现在工资福利都还不错而且稳定,更不用担心被  管理专业读大二。提到孩子,王华笑得很开心,认为
 “这还不是塔吊司机最难的地方,最具挑战性  通过对讲机指挥,可高空中信号时好时坏,一旦信号中断,就有  拖欠薪水,所以团队里每个人每天都在很努力地工作。  自己现在虽然有点压力,但供女儿念完大学就一身
 的是我们每个人都要爬上长达55米的塔吊大臂,给  可能出现错误。一个小工具从几百米的高空掉落,都会造成安全  王华平日里很少说话,具备一名好塔吊司机“静得下心,耐  轻松了,到时候再赚个几年就回家和老婆孩子团聚,
 动滑轮上润滑油。”王华把这条55米长的塔吊大臂形  事故,更何况是吊装起来的很重的作业材料。多年的经验,论起  得住寂寞”的品质。塔吊驾驶室是城市里最好的景观台,王华  敬老持家,享享清福。
 容为“天路”,他说,“踏上‘天路’,数百米高空,脚  开塔吊的技艺,王华称得上是“绝顶高手”。即使在500米高空操  总说,在驾驶室里能看到平地上无法想象的景致。兴许是长期
 下只有巴掌宽的镂空跳板,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作塔吊,根本看不到吊钩,他仍能根据塔吊运转的声音和流畅度  吮吸着城市高空的清新空气,催生了他的诸多兴趣,拍照、写                      中建一局

                                                                                                                 35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