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 - 201502
P. 40

38
      人物     -  Figures












                                                                                                                                                                                              “建筑的气质在哪里?

                                                                                                                                                                    我认为是建筑在其场所中的自在方式,

                                                                                                                                                                       是与周遭环境整体形成的良好氛围。”





           成都西部国际金融中心鸟瞰                                                          成都西部国际金融中心7号楼中庭





          的,因此建筑(这里‘建筑’一词既是动词                        中心的项目中,钱方就选择了一种灰墙坡顶作为建筑主体,表面上看是沿袭                                                    他反感于现在一些建筑师驻足在自己建造“伟业”的荒谬之中                         个正确的方向呢?我觉得这才是真正值得追求的。”
          也是名词)过程就表现为,为了利益分配                         传统建筑意象,但建筑材料和语言却是当代,整个建筑群采用“隐”、“融”                                               难以自拔,沉迷于虚张声势、喧嚣所鼓噪的“自信”,他觉得这种建                             他曾经提到意大利梵蒂冈建筑群的故事——
          的搏弈过程。资本追求除了利益,没有其他                        的策略,以轻融的方式去还原场所的意义。同是西南建筑师的魏浩波评价,                                                筑上盲目的自信不过是由于人类目前历史上科技与经济的高速发                            “整个梵蒂冈建筑群,前后花了200年时间,由10个
          目的。”现在的钱方这样觉得,而他心中的                        该中心的设计“以成组的三合院聚落关系,再现老川西的‘林盘’阵,照应川                                               展,刺激膨胀了人认知上无所不能的欲望。                                     建筑师前仆后继设计完成,200年的时间形成了一个
          职业建筑师应具备两种素质:作为行业专家                        西特有的自然地景与古风”。因此,虽然都江堰熊猫救护与疾病防控中心的                                                    而他看到的却是自己和生活的世界的未知,“在自以为无所不                         世界不朽的遗产,每个建筑师都没有在里面凸显自
          的专业技能和职业技巧以及作为社会公正                         立面形式简单,易于概括,但其内部的核心则是对使用者需求的满足和对日                                                能时,可曾想想对于未来我们不能做什么?什么是不能做的?我们是                          己,而是从整体出发进行设计。”
          和公平维护者的诚信与责任感——要去做                         常生活体验的关注,项目大量采用适宜的绿色环保措施和技术,匠心独运,                                                否该实实在在地节制欲望,认清自己,建立‘自性’?只有真正地唤起                            钱方认为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人如果浮
          好控制欲望的“搏击”。                                并获得绿色建筑三星设计和运营标识。                                                                ‘自性’才能自信(无‘自性’的‘自信’往往流于无底气的‘自负’,                        躁了,短时间内一定做不出好作品。他举了一个大米
                                                         在钱方眼里,好的建筑应该不在于肤浅的外在形式表露,而是空间氛围                                              空留‘自信’的架子而已)。”                                          的例子:“一年三季成熟的米就不好吃,一年一熟的
          节制欲望,建立“自性”                                的体验与感受;其作品着眼于探究在低造价、低工艺条件下如何实现高完成                                                    “每个建筑师都应努力体现普适性价值,回到对大量普适性建                         米吃起来就会很黏,因为一年一熟的米灌浆期长,所
             设计院里的“体制内”设计师常常被                        度建筑的可能,以及结合适时适地的现场条件运用恰当技术手段的智慧。                                                 筑的基本关注。但建筑常令人沮丧之处,在于它往往是一种被不断                           以口感更好。做设计也是一样。改革开放初期做设计
          认为不如“体制外”的,尤其是“明星式”                            他设计的青海玉树文成公主纪念馆是另一个实例。纪念馆坐落于玉树                                               推延的实践,它讨论的事情常常比我们相关的领域,也就是文化、艺                          是有设计定额的,设计时不能少于定额时间,是为了
          建筑师那样,有着鲜明的建筑思想,也常                         文成公主庙旁山坳口的坡地上。整个建筑展示出一种形式与非形式的对立                                                 术、哲学当中的观念要晚一些,中国这种情况更普遍一些。”                             确保品质。现在这个机制被利益驱动冲没了,通常都
          常因为身份多样,需要去承担更多协调性                         但融合(寓意汉藏和谐)的关系——除了入口处完全模仿了一个汉唐式传统                                                    钱方渐渐觉得建筑能做的是守护底线,“建筑就是这样,它不                         是设计时间短,设计费用低,这无形中提供了建筑师
          的事务性工作,但回归到建筑设计本身,                         建筑的门头,其余的部分都消隐在整个场地之中,设计在需要形式的部分                                                 是推动者,而是随着潮流前行,但有时候顺着它的潮流会形成洪灾,                          设计粗糙的一个借口。”
          其实前者并不因此逊色于后者,建筑的要                         干脆利落地给予一个明确的形象,在不需要的部分则毫无任何拖沓。                                                   所以是不是建筑的推动者——建筑师能够给个力引导它,让它换一                              曾经与钱方工作过的人都知道,为了抵抗这种粗
          义,仍然一一体现在那些带有集体创作属                             在谈到这种由内至外的建筑生成的方式时,钱方说道:“我开始做建筑设                                                                                                     糙设计对资源的浪费,他对项目的设计和质量的把
          性的作品中。                                     计的时候,也是更关注单体空间和造型,但是做到一定程度,就发现更核心的,                                                                                                      控近乎苛刻。从钱方近期完成的作品来看,无论是成
                                                                                                                                          都江堰熊猫救护与疾病防控中心熊猫圈舍
             例如在都江堰熊猫救护与疾病防控                         是一些内在的东西。好比一个人,长相可能不漂亮,但是看着觉得很舒服,这或                                                                                                      都西部国际金融中心这样数十万平方米的宏大叙事,
                                                                               许是因为这个人的内在气质由内向外地散                                                                                             还是像神仙树社区服务中心这样一万多平米的小建
                                                                               发。那么建筑的气质在哪里?我认为是建                                                                                             筑,都有着很好的完成度和设计品质,体现出他作为
                                                                               筑在其场所中的自在方式,是与周遭环境                                                                                             建筑师的成熟度和掌控功力。
           神仙树社区服务中心                                                          整体形成的良好氛围。”                                                                                                       面对国家经济放缓的大趋势,钱方反而认为建
                                                                                   他现在觉得建筑是融入生活的建构,                                                                                           筑的黄金时代并没有过去。“放缓的发展才能让我们
                                                                               设计者所看到的不应只是特殊建筑的精                                                                                              去追求品质和可持续的发展,这才是真正属于建筑
                                                                               致,而忽略“粗糙”的普适建筑。设计源于                                                                                            师的黄金时代”。
                                                                               对生活方式的的深刻理解,空间的形式源                                                                                                “可以慢慢来,重新把原来的感觉找回来。”
                                                                               于生活方式的物质化呈现,前者从属于后
                                                                               者。城市作为社会共存的形式,应该尽一
                                                                               切可能体现普适性价值中和谐的东西。                                                                                                                               中建西南院

                                                                                                                                                                                                                                        39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