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 - 201503
P. 45
42 42 记忆 / MeMORIes
Fulfillment Of Muk Wu
Project Contract
木湖履约记
这是中建人赴港开创基业竞得的 正式开工。工程由四条隧道和五段管道
第一个大型公共工程,未曾想到,出师受挫, 组成,隧道断面为马蹄型,总长14.25公 1984年,11月16
一度陷入天灾人祸交织、“被罚款”、“被停牌”的 里;管道外径2.22米,总长5.64公里。总长 日,木湖——大榄涌
二十公里的线路有三分之二需要从山岩
输水管线工程隧道全
恶劣窘境……三年后,“故事”却有了戏剧性的结局: 中开凿,工程艰险可见一斑。 线贯通,图为隧道贯
通典礼仪式现场。
工程提前完成,港英政府大为赞赏,刺锦旗相赠。 工程设计方为“香港金硕与夏士维
这段充满智慧和勇气,凝铸中建人开拓精神的履约 工程顾问”公司,我们在按图施工过程中
史载满了艰辛,但正是这场赴汤炼石后的 发现地质情况与合约资料不相符合,有一 灾,是横祸,与此同时,我们并未熟悉承 工程索赔,维护自己的合约权益。
段甚至没有勘测资料,地质软化,涌水甚
华丽转身,让中国建筑在香港打开了局面, 至冒顶塌方。 包制,没有管理判头(说好听一点是合作 就这样,我们对索赔从一无所知到
工程合约自此应接不暇。 偏偏天公还不作美,频繁的暴雨导致 方)的经验,缺乏控制他们的能力,判头 逐渐摸索。诉讼期间关于索赔权的法律
一些地段被淹没,其中木湖地区最为严重。 要占便宜,不合作,这是人患,是人祸。” 论证和索赔额的经济论证遇到了很大的
有资料记载显示,1982年香港年降雨量达 的确如此,当时可谓天灾人祸交织, 困难,而业主又向我们提出了以拖期罚
到3247.5毫米,超过历年平均2176.8毫米的 我们处于极为不利的被动地位。 款为主要内容的反索赔,关键时刻,我们
欣喜中标 49%,为近百年来雨水量最多的年份。 不惜花费重金聘请了享有盛誉的高峰公
1982年1月15日,中国建筑工程公司 面对预先无法设想的工程难题,我 诉讼索赔 司(CTMS)远东总经理马丁·史密斯为顾
(香港地区)与广东水利联合投得香港工 们尝试各种办法想把涌出的地下水堵住: 过去在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 问,还聘请了地质、合约、法律方面的著
务局“木湖——大榄涌输水管线工程”, 抽水、用水泥堵、用水玻璃……但都无济 在国内承建工程,遇到问题,多是通过行 名专家为索赔专业顾问。马丁先生对索赔
合约金额2.209亿港元,这是中国建筑在 于事,无奈之下,只能决定改线。但我们 政办法解决,对诉讼及索赔可以说是一 张耀宗,曾任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进行全面指导,还作为我方联系代表出席
总长二十公里的线路有三分之二需要从山岩中 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香港竞得的第一个大型公共工程。 开凿,工程艰险可见一斑。 提出的改线方案却迟迟得不到业主的同 无所知。而香港当时已经是完全自由竞争 调解会议,答辩调解人提出的问题,使索
“木湖——大榄涌输水管线工程” 意,工程陷入僵局,纠纷由此而生。 的市场经济环境,企业间的经济活动,非 赔由被动转入主动。
是广东省向香港输送淡水的管线工程, 更为恶劣的是,根据合约,如果工程 常重视合约的履行。一方面,承建商必须 最终,在工程结算时,除了咨询工程
位于香港新界西部,北起木湖,南至大榄 延期,我们将被处以每天罚款20万港元, 履行业主签订的合约,按期保质保量地向 是履行合同和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是 师认可的3433万港币作为补偿费用外,我
涌,全长约20公里,设计输水道输水能力 总罚款将达2900万港元;如果工程失误, 业主交付工程,另一方面,承建商也可以 具有挑战性的经济环节。 们还额外索回费用7100万港元,占该工程
为10.52立方米每秒,日输水量近百万立方 公司还有可能被香港政府停牌处理。 依据合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工程索赔 纠纷发生后,一方面我们依然本着解 总收入的25.3%,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米。工程建成后,日输水量将占到香港淡 原中国海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 决香港市民饮水困难,为稳定繁荣香港 三年艰辛奋战,终于迎来胜利的号角
水耗用量的60%,数百万香港同胞将可 工程师许友杰在一次采访中回忆起那段 作贡献的精神,采取积极措施克服困难, 声。1984年,11月16日,木湖——大榄涌输
以直接使用到内地清澈的东江水。 艰辛岁月:“那时候,我们是在大埔康乐 即使在业主代表单方面强制扣发工程款 水管线工程隧道全线贯通,我们用事实证
这是我们到香港开展业务后竞得的 园地盘‘寄居’,早上六点便要起床,而 香港水务署赠予“誉驰遐迩”锦旗 和面临拖期罚款的双重压力下,我们仍然 明了中国建筑人的履约能力和服务社会的
第一个大型公共工程,工程的进展和质 下班,是晚上八点了,住在临时搭建的木 抓紧进度不放松。 良好愿望。香港政府有关部门向我们支付
量,备受外界关注,不仅关乎中国建筑作 板房里,双层床铺,二三十人没有一张桌 另一方面,我们认识到,工程实施过 了合理的经济补偿,并在交工大会上赠予
为承包商的声誉,也考验着我们能否在香 子,而这不过是生活方面的困难,大家肯 程中出现的这些意外情况,完全是合同外 “誉驰遐迩”的锦旗,表达了对我们的理
港立足并继续开拓发展。 挨苦,克服得了;但工作方面,压力就太 的不可预见的变更因素,才导致施工内 解和信任。中国建筑在拓展香港的建筑承
大了,那一年,遇上香港百年来降雨量最 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显然已经超出了 包市场征程中,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艰难履约 多的年份,地盘常为洪水所淹,工程的难 中国建筑作为承包商的责任范围,我们必
本文由本刊记者根据张耀宗口述整理
当年3月9日,项目签约;次日,工程 度,远离工程合约资料的范围,这是天 须拿起法律的武器,依照国际惯例,展开 感谢中海集团南江资料提供
43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