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9 - 201506
P. 49
46 46 记忆 / MeMORIes
Exploring Kuwait 门、开拓建筑承包市场的第一份代理协
议。接着,在代理人安排下,先后拜会了
探路科威特 科国住房总局局长、住房部长,完成了中
建在科国的“登记注册”,使中建可以在
科合法地开展工作。
“一定要有所突破”
“我在科国任职三年多的时间,有幸为中建总公司进入 张总在完成登记注册返国前,决定
科威特建筑承包市场开了个头,也给中国兄弟公司 在科成立“中建驻科威特办事处”,留下
我等三人在科国继续为承揽项目工作。在
进军科国市场创造了契机,但从总体来看,
机场,张总再三叮嘱:“我们这次赴科不
那时仍处在萌芽状态和探索之中,是一种尝试, 容易,留下你们一定要有所突破!”
仅是积聚资金、赚取外汇、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说实话,当时我们连最基本的投标
为总承包打基础。” 保函都没见过,心里确实没底。经过一段
时间的市场调查,我们逐渐发现科国的确
是个好市场:货币自由兑换,市场开放,
项目以1-3层的住房工程为主和少数的石
化电力项目,技术难度一般,且机械化水 考察巴基
斯坦贾姆肖罗
“三进宫” 走出国门,寻求海外市场赚取外汇,自然 平高于国内,材料设备采购渠道通畅。于 电站
1979年8月初,在总经理张恩树带领 是其首选。次年8月,我们一行抵科后,得 是,我们广交朋友,研究合同条款、分解
下,我们一行五人进入科威特,开启科威 到科威特大使馆的大力支持,肯定了中建 报价的组价方式,准备参与投标。
特建筑承包市场的开拓工作。这是中国 这次来科国的路子是对的。在使馆协助 根据当时实际情况,为稳妥起见,我 1980年5月,我们对“萨巴赫564栋住 很快我们又成功签订了518栋和200栋
为承建科威特工程项目第三次赴科了,按 下我们先后调研了科威特、巴基斯坦、印 们选择与代理人胡拉菲公司联合的投标 宅”项目投标,当时共有15家公司投标,我 住房项目和管道工程项目的合同并顺利实
当时驻科使馆说法是“三进宫”。 度、南斯拉夫、意大利、日本、韩国等国的 方式。胡拉菲负责项目的机械设备和全 们排名第四、五标,高于中标价13%。初 施。在此期间,中建先后派出3000多名技
早在1976-1977年期间,科威特外交 建筑承包商实施项目的情况,拜访了相关 部材料的组织供应并承担费用;中建负责 次投标虽未中标,但大大增强了我们的信 术管理人员和工人,合同总金额约为4600
大臣访华时,曾表示希望中方能承建科威 的政府官员后,即依照科国承包市场的做 组织项目的全部工程技术人员和各工种 心。因为我们摸索到的这种合作方式,既 多万美元,为国家创汇、为企业盈利。
特的奥林匹克体育馆和欧盖莱住宅城,并 法开展工作。鉴于科国实行代理制的规 工人到施工现场,组织施工并承担费用。 符合科国建筑市场的需求,又弥补了我们 科国建筑市场的突破,受益于公司
签订了两国间政府协议。科方曾提到“科 定,中建公司选定穆罕默德·胡拉菲公司 分别以胡拉菲和中建的名义投标。这样, 的不足,是扬长避短之法。 总部的大力支持。我记得张恩树老总曾
国缺少工程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这些人 为科国代理人,张恩树总经理代表中建总 无论是谁中标,都合作承建,共同派员组 两次亲自来电指示:“1979年11月7日:国
可随项目办理劳务输入”,但受当时“四人 公司签署了代理协议。这也是中建走出国 建项目管理机构组织实施。 “耕植浇灌,开始结果” 外定的事国内支持;能进人就是胜利”;
帮”极左思潮影响,一直不能实施。 此后,我们进一步扩大合作范围,除 “1980年1月7日:要有所作为,千方百计办
粉碎“四人帮”后,承建科国项目一 继续与胡拉菲保持合作外,又走访了科 马征,曾任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副总经理 成一件事;以保本为底限,争取多创汇;
事又被提上议事日程,经贸部和国家建委 国的大部分承包公司,探讨合作的可能 报价要灵活,合作方式可多样”。1980年7
联合组建了“援助科威特办公室”,办公 性。1980年7月,我们与科威特哈尼发公司 的技术水平也心存怀疑,在工程检查中 月7日,建工总局也来电:“科竞争激烈,
地点设在原国家建委七楼,建工总局从各 就446栋住房项目合作承建有了共识。该 非常苛刻。我印象深刻的有两件事:一是 工作重点放在劳务合作上。”
工程局抽调了领导、工程技术人员和管 公司总经理是西德人,对我们提出的合作 一个项目上的监理公司要我们做立柱模 我在科国任职三年多的时间,张总带
理人员,研究科国提供的文件资料和图 方式很感兴趣,随即访问中国,考查了我 板不漏水实验,我们工人像做水桶一样, 我们“栽了树”,我们的耕植浇灌,开始结
纸。从名称看,一个“援”字就预示着此 们北京在施项目后非常满意。回到科国 做好了这个立柱模板,愣是保证了滴水不 了果。有幸为中建公司进入科国建筑承包
路不通,我国仍比照政府间“经援”的做 后,双方就合约条款和价格,经过几轮的 漏;二是有机械操作工故意将电路或油 市场开了个头,也给中国兄弟公司进军科
法,第二次组团赴科国商谈。科国指出, 谈判,终于签订了446栋住房项目的分包 路或气路等断掉,设置障碍,以此检测我 国市场创造了契机。但是,从总体来看,
承建项目不是政府间的商谈,必须以公司 合同并实施。 们的工人能否发现。经过这些苛刻的考 那时仍处在萌芽状态和探索之中,是一种
名义按照国际投标程序进行,中标后再签 1979年, 与此同时,向日本大成建设承建的炼 验,事实证明,中国工人的技术水平是非 尝试。仅是积聚资金、赚取外汇、学习先
订合约实施,代表团无果而返。 中国建筑科威 油厂土建工程项目提供成套劳务也在实 常过硬的,监理公司的人都心生佩服,工 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总承包打基础。
特经 理 部 成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 立,马 征(左 施。中国工人首次进入科威特,引起市场 人们技术高的好名声也一传十、十传百,
一)任科威特
响了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号角。建筑业 经理部经理。 强烈反应。一些监理工程师,对中国工人 在市场上效果很好。 本文由本刊记者根据马征口述整理
47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