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 - 201604
P. 52
51
/
SPECIAL REPORT
“平均每平方米用钢筋 310 公斤的建筑,一辈子 特别报道
也没碰到过。”卢育坤说。
中国建筑助推
中国航天梦
控等众多专业协调。 射场地下施工还遇到一个特殊苦难,这里
“站在地表会把人晒掉皮,但那都是 在海边,挖下去,全是海水和流沙,只能
幸福的,密封密闭的地下室温度超过 40 度, 边排水边施工,施工难度可想而知。 目先后历经“纳沙”、“海燕”、“威马逊”、“海
衣服湿到可以滴水。”卢育坤说。施工在 文昌的地理位置虽然具有火箭发射的 鸥”等台风洗礼。发射场建设面临“三高”:
艰苦的环境下展开。为防止地下爆破损坏 诸多优势,但海南岛由于靠近大海,属热 高温、高湿、高盐;“三强”:强台风、 工成为项目最大的难点之一,大部分支模
岩石,测试厂房采用 227 根深达 7-21 米的 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全年雨量充沛,并且 强降雨、强雷暴。2014 年超强台风“威马逊” 高度为 7.2 米,最高支模高度达 43.15 米。 完全不用担心,海南文昌卫星发射场
人工挖孔桩。问题一个接着一个,文昌发 在每年 5 月至 10 月会出现频繁的台风,项 正面袭击文昌,彼时狂风怒号,海水倒灌, 在施工的时候建设者采用钢结构平台作为 将是开放的航天发射和科普基地。不时有
项目早已提前对工人进行安全交底和采取 模板支撑体系,变高支模为普通支模,经 电瓶车载着三三两两的游客进来,并由导 卫星发射中心当中是首例。在这里,火箭
一系列的防止措施,及时做好抽排水。台 过设计和验算确定,请有关专家进行论证, 游进行现场讲解,这与其他几个发射基地 发射前的准备工作将一览无余。预计文昌
风过境,建筑安然无恙。 确保施工方案合理可行。 核心区警备森严的情形形成巨大反差。 发射场实现“首发”之后,这一通道将陆
“密密麻麻的钢筋,梁柱交叉节点既 亚洲最大的钢铁之门高达 97 米,是 “海南发射场是开放的,发射的时候, 续开放,供公众游览。
要满足框架梁柱要求,又不能削弱钢结构 CZ-5 火箭垂直总装测试厂房中最大亮点。 周边也会开辟游客参观区域。现在旅游和 海南省文昌市市长何琼妹在 2016 年全
强度,施工中不厌其烦地校正,一次次复 项目总工程师窦彦兵说,文昌发射场采用 科普这块是对外的,也有一些对游人开放 国“两会”期间曾透露,文昌市将借助航
核……”总装厂房大量梁柱采用钢骨混凝 封闭性能更好的平开式钢大门,大门由左 的区域,可以自驾游、在旅游车上随便走 天首发,打造航天旅游,改变海南旅游“南
土设计。钢骨混凝土结构施工时,要先进 右各五扇重达30吨的钢桁架铁门拼装而成, 随便看,你看门口在建的都是游客中心。 热北冷”的情况。目前,承载了航天科普
行钢柱及钢梁的安装校正,在复核结束后, 再由数十吨重的巨型门轴衔接。项目团队 我们还在建航天科普教育基地,以后吸引 功能的游客到访中心已经成型。
进行钢柱及钢梁的钢筋绑扎,之后进行柱 运用巧妙工法,确保钢门框内框尺寸不出 更多的游客来到海南岛。”文昌卫星发射 根据我国航天规划,海南文昌航天发
模及梁底模的施工,最后做梁柱节点及梁 现正偏差。“平均每平方米用钢筋 310 公 场负责人说。 射场很可能是未来 50 年内最后一座新卫星
侧模的安装。梁柱模板支设时,对拉螺杆 斤的建筑,一辈子也没碰到过。”卢育坤说。 置身于空旷的 CZ-5 火箭垂直在总装 发射基地。相比过去几个航天发射场,它
分别焊在钢梁及钢柱的腹板上,在拆模后 测试厂房中,显得格外渺小。高达百米的 的开放性也更强。目前,火箭发射临近,
割除。混凝土浇筑采用 5 - 16 毫米的小粒 开放的航天发射基地 建筑中高低配置了 14 层活动工作平台,在 文昌航天科普中心一天接纳游客超过百人。
径碎石,塌落度要求 180 毫米。 地面还有供火箭运输转移的轨道。工作人 游客乘坐观光车观赏指挥中心、火箭垂直
中国单层最高的厂房 101 号大厅共计 这个最先进的航天发射场,会不会和 员介绍,厂房内设有专门的旅游通道供游 总装测试厂房测控中心等建筑外围,专业
长征五号起航 14 层,高 90 米,由此衍生出来的高支模施 其他几个发射基地一样,普通人难以接近? 客近距离参观火箭。这在我国过去的几个 的讲解员随同左右,不过,参观全程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