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城市生态价值提升系统解决方案
项目应用
系列技术已应用在西安市幸福林带项目,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工程,全国最大的城市景观林带。同时还应用在北京冬奥公园马拉松大本营环境整治提升工程、河北省保定市主城区环城水系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等数十个项目。
预期市场规模
万亿产业
绿廊-地下空间综合体规划及低碳开发利用技术
产品解决的问题
城市空间开发模式不合理、交通拥堵、管线无序等问题。
创新解决方案
多规合一,因地制宜利用空间资源,统筹建设景观绿化、轨道交通、综合管廊、市政道路、商业街区五大业态,构建更便捷舒适的宜居空间。
产品亮点
1. 绿廊-地下空间综合体低碳型开发利用体系
以地下空间的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施工及绿色运营为核心,创新 “绿廊-地下空间综合体”的地上-地下空间集成开发模式,提供地下空间低碳型开发利用的最优解决方案。
2.多规合一,实现土地集约利用,减少土地占用50%
采用协同规划和数字孪生技术,高效集约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土地占用减少2200亩。
3.城市立体交通枢纽“零换乘”规划技术
将市政道路与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停车场及周边公交车站点紧密结合,融合多种交通方式,实现“零换乘”的城市智能交通枢纽,真正“串起”绿色长廊。
城市公园宜居设计技术
产品解决的问题
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宜居功能不匹配,城市热岛现象以及城市公园重绿量、缺质量等问题。
创新解决方案
以“公园+”为理念的模式创新、技术创新和设计创新,打造更便捷舒适的宜居空间。
产品亮点
1.韧性海绵型公园设计技术
通过生态格局优化、海绵系统构建、海绵型新材料应用等技术的集成运用,强化城市公园自身抵御灾害的能力和快速恢复的能力,实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80%以上。
2.近自然生境构建设计技术
通过创新生态敏感性种植技术、原有表土挂网喷播技术、无动力生态净化系统技术等环境空间要素修复提升技术集成,实现环境综合指数同比提升2-3个级别。
3.开放共享新场景营建技术
通过无动力儿童设施、全龄体育运动场地、智慧互动休闲健身设施等原创型产品研发、落地,满足全龄、全时、全季休闲游憩需求,实现城市公园的开放共享。
高品质宜居环境低碳建造技术
产品解决的问题
针对城市花园不同的地理环境或空间结构,如超长地下结构易开裂等问题、湿陷性黄土回填易沉降等难题。
创新解决方案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形条件研发涵盖基坑、山体修复等高品质低碳建造技术。
产品亮点
1.超长地下结构渗漏防治技术体系
创新研制百米超长地下结构防裂技术,实现项目运营3年零渗漏。
2.自密实固化黄土配制和自动化生产回填技术
发明适用于大流态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固化剂,研发了预拌流态固化土标准生产流程,实现场地废弃渣土的再利用,节约成本1800万元。
3.矿山综合再利用技术,节省山体修复工程造价20%
通过废石废渣再利用技术,将矿坑、矿山平台废弃地打造成山地运动场地。同时,采用矿区道路平急两用技术构建山地跑步道,使其兼具防火通道的功能。
全场景精细化智能运维技术
产品解决的问题
城市公园重硬件轻管理,重建设轻运营等问题。
创新解决方案
开发复杂场景下多特征人流量时空动态识别、中央空调自动故障诊断、智能运管控一体化平台等技术,通过智能化数据采集和先进算法提供低碳运营的控制方案。
产品亮点
1. 复杂场景下无重复建模人流量动态识别技术
自动精准识别地下商业空间人流量,根据算法结合人流量数据调整设备运行方案,实现商业运营的低碳化。
2. 中央空调系统故障自动诊断技术
研发基于面向对象贝叶斯网络的中央空调系统故障诊断方法,实现了中央空调系统的自动故障诊断,确保满足温湿度控制要求。
3. 跨平台多专业融合智能管控一体化技术
综合运用多种模型和算法,实现各系统间的智能化控制,降低系统能耗,降低碳排放1.8万吨/年。
代表性项目:
西安市幸福林带项目
河北省保定市主城区环城水系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山东省美丽幸福示范河湖-淄博市孝妇河生态综合治理项目
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会址环境设计
青岛市浮山总体景观规划
城市慢行系统
产品解决的问题
当前城市绿色公共空间未充分融合,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路权界限不清晰,居民运动健身配套不足,体验不佳。
创新解决方案
通过国内首条自行车专用道、首个全业态绿道等项目实践,打造了多类型的慢行交通产品,其中自行车专用道让自行车在城市实现畅骑;全业态绿道,串联起“文体商旅农”,打造十五分钟健身圈,提升了城市功能。
产品亮点
1、城园一体、绿轴串联
构建生态绿网体系,用绿道将各种业态串联在一起,让绿道与各种业态相得益彰;首次提出慢性交通景观“一桥一景”的设计理念,提出了绿道桥梁设计标准。
2、实现自行车独立路权
提供多层次空间利用的绿色慢行交通解决方案,既让自行车在城市畅骑无阻,又巧妙地利用城市既有高架设施,不占用土地,不增加大笔投入。
3、新型钢桥梁铺装系统
研发新型铺装材料及工艺,相较传统做法更环保,有害气体排放降低80%,耐久性提升1倍。
4、无缝式防尘降噪伸缩装置
研发桥面接缝处机械连接装置,相较传统聚氨酯伸缩缝更安全、更环保,接缝处降噪60%,维护成本降低70%。
5、多重调谐质量阻尼器技术
桥面竖向振动加速度降低50%,有效减少桥梁振幅,提升舒适度。
项目应用
已应用在厦门市云顶路自行车快速道、成都市锦城绿道等10余个项目中。
预期市场规模
千亿产业
代表性项目:
成都天府绿道锦城湖亲水栈道
厦门云顶路空中自行车道
成都天府大道灵泉(成渝)·玉蕊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