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 - 201204
P. 40
聚 聚
聚思 聚思
聚议 聚议
聚谋略 聚谋略
后,将制订一个什么样的新的战略目标,将采取哪些战略举措,定会受到评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金融资本最基本的 标也就失去了意义。虽然,全球确有很多同业
说,其影响将波及国内外。 规则是赢家通吃。企业发展得好,资源就会配 公司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特别是欧美建
置得更多,企业发展得差,你得到的资源也要 筑公司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和水平,更是让
来自市场的 期许 被拿走。我们不得不承认,资本市场竞争也是 我们有很大的追赶空间,但是,跨入百强,要
残酷的。 与百强内的企业对标是我们应面对的新课题。
为了推进今年的中期业绩路演,董办专门以征求意见的方式,请几家机 持续性 尽管企业各自发展历史不同、所处环境各异,
构对公司新的战略目标提出建议,较为一致的观点是,建议公司在跨入百强 公司上市,投资者无论是机构还是个人, 行业和专业各有特性,但百强企业中从经营理
之后,应围绕企业的盈利性、成长性和持续性,制订公司发展战略。 都不是在购买公司的金融产品,而是成为公司 念、价值取向、发展战略、运行模式、管控体
盈利性 投资的合作者,对公司是否能保持持续健康状 系等都有很多做法具有普适性。身居百强而学
资本市场是投资市场,盈利是永恒的主题。企业经营性、财务性指标很 态最为在意。公司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 习百强,应是公司跨入百强之后的战略思维。
多,都各有价值,从市场角度看问题的核心还是盈利水平。因为净利润可直接 出的“最具国际竞争力”战略目标,就是一个 百强多数为公众公司,对标既有可能也成为必
反映企业每股创造价值的能力,在一个健康的市场环境,可用来预测公司的市 让投资者满意的永续发展目标,只是在战略实 然,全球各地投资者都会选择把我们与其他百
场价值,看公司价值几何就是要看盈利多少。市场希望公司应确定一个阶段性 施过程中如何将这一目标逐层分解,变成可考 强企业放在一起进行分析。很多机构已开始撰
的盈利目标,也就是未来几年公司打算给股东贡献一个什么样的业绩回报。 核和可检验的量化指标,是投资者对公司的现 写和发布公司的分析报告以供全球投资者使
《财富》世界500强从2011年起发布世界500强净利润排行榜,当然中国建筑的 实要求。当然,讲持续性不单指公司有一个久 用。资本市场在激励我们与百强企业比质量、
位置不如收入榜单,经核算公司在2012年500强净利润排名应在216位。 远的方向描述,更重要的是经营的持续性、盈 比品质、比价值。
如果考虑营业收入以20%的增幅发展,到“十二五”期末,公司营业收 利的持续性和发展的持续性。西方人很看重将 跨入百强,无疑将成为公司发展史上的
入可以达到10,000亿人民币左右,收益率按0.28%考虑,股东净利润可以达到 优质公司的股票作为子孙传承的财富,依赖的 重大转折点,中国建筑又将进入一个新时期。
280亿人民币,经核算,在2016年的排行榜上,中国建筑的利润可以进入世界 就是公司的基业长青。 面对已取得的成就,既需要有一种百尺竿头、
500强前150名;到2019年,中国建筑净利润可以达到92.36亿美元,在2020年 机构投资者治理已成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新 再攀高峰的紧迫感,也需要有冷思考、静面对
的排行榜上,中国建筑的净利润可以进入世界500强前100名。 趋势,特别是在英美发达国家和地区。公司的 的平淡心态。正确对待百强名次,正确对待自
在今年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中,中国建筑已位列最赚钱公司第21名。 属性如何这一老话题,已被公司的主人是投资 己,毕竟规模只是企业发展的一个维度,公司
如果考虑收购业务和汇率变化,我们提出在2015年跨入世界500强利润排名第 者这一新思维所替代。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的期 距离世界一流企业的水准还有不小的差距。无
150强,2020年跨入世界500强利润排名第100强,不是没有可能。 许,将成为公司战略决策的重要依据。 论企业制订一个什么样的宏伟战略目标,目前
成长性 仍要着力解决那些与一个百强企业不相称的方
社会性的排名大都以实现指标为参照,用于表明企业的过去。2012年 来自市场的 激励 方面面,应改则改,应补则补。我们确实应该
世界500强排名,依据的是公司2011年的经营数据,而资本市场的逻辑是看 抓住公司跨入百强的契机,借助资本市场的监
未来,即:企业明天的预期结果,决定今天的公司价值,关键是看成长性如 企业跨入世界百强行列,主要是靠经营收 督功能,在与世界强者同台竞技之前,对公司
何。中国建筑在过去的30年里,收入、盈利复合增长率均在30%以上,这得 入规模,准确的表述是“世界百大”。那么什 做一次全面的体检、制订一个健康方案,时刻
益于我国宏观经济处于高速增长的阶段。根据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特 么又是世界企业“强”或“优”的特质呢?当 牢记体重和体魄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概念,而我
别是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表现,让人们感到今后必须面对每年GDP增长8%以 然这不会有一个硬指标,而是靠我们在企业运 们更需要的是健康的体魄。
下的现实。市场非常关心未来几年公司的业绩还能达到什么样的增幅?这是 行的实践中用对标的方法去感悟和寻找。中国
(作者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
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公司应在战略规划中有清晰的表述。 建筑成为世界建筑业的领头羊,在同行业中对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