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 - 201206
P. 39

聚                                                                                                            聚
 聚思                                                                                                            聚思
   聚议                                                                                                           聚议

   聚谋略                                                                                                          聚谋略


















 实际上是中国建筑自身形象的提升。我们需要  “拓展幸福空间”就是在立足原有的空间基  调查问卷 04     “拓展幸福空间”为哪般?
 从每一名员工、每一名领导自身做起,改变思路,  础,把其中已形成的,秩序良好的,能形成良好工
 用服务品质、角色定位的改变,实现中国建筑企业  作生活氛围的一系列行为措施保留,提升。对于原
 使命。因为“幸福”二字是被服务者的感受,所以  有空间中的无序的,影响生活工作行为措施加以整
 我认为拓展幸福空间,就必须用更加温暖的服务态  改、替换,保证整个生活工作空间能有良好的学习
 度、更加公平的分配机制、更加平等的合作方式、  工作氛围,推动员工空间幸福感的蔓延,提升其动
 更加公益的帮扶之道,来助力公司实现服务品质的  力、能力和兴趣。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幸福感的提
 全面提升。  升,就能推动社会幸福空间的营造。
 中建交通 王麒惠  中建八局 王继升
                                            作为中国建筑这个具有时代特色的企业,首先要拓展第一层幸福空
 从中国建筑层面来讲,拓展幸福空间,就是  我们要发展绿色建筑,不断优化建筑的功用和  间,为员工打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总体环境,让每一名员工都意识到我们
 通过耕植中建信条,实施管理创新、转型升级,找  效能,以建筑为符号丰富人们的生活和艺术感受,  垒建的不仅仅是一座座高楼大厦,而是在完成具有时代符号的艺术品,
 到除了建筑、地产之外的“第三极”,全面推进产  提供更佳的幸福体验。     让员工们自豪地立足于社会,骄傲地成为中国建筑的一份子。在此基础
 融结合,创造真正属于中国建筑的个性化品牌,实  中建地产西安公司 王延歌   上,努力为我们的业主及社会拓展幸福空间,为我们的作品贴上幸福的
 现从承建商、地产商到城市运营商的跨越,开启中                 标签,更要让我们的作品有幸福的品质,在精益求精的管理基础上让幸
 国建筑蓝海战略之路。而作为我们每一位中国建筑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幸福和快乐是可以  福的精神渗透到每一个过程中。
 人,从拓展幸福空间的最小单元做起,立足岗位从  相互传递的。拓展幸福空间,就是在中建系统范围                                  中建一局五公司 王鹏
 自身做起,形成强大的拓展幸福空间合力,生生不  内,“打破旧束缚、建立新局面”,建立积极和谐
 息、永无止境。  的氛围环境,让员工的价值得到肯定,让企业文             中国建筑是目前国内建筑企业龙头,代表了中国建筑业最高水平,
 中建四局三公司 陈小红  化精华得以传承。同时,这也是“中建信条”中     是国家在建筑业的一面旗帜,所以中国建筑首先应该代表中国去开拓国
 “创新、超越、共赢”在新时期、新发展局面的                  际市场,为国争光,为国创利;其次,中国建筑代表了众多股东的利
 拓展幸福空间便是在企业活动范围空间内让  客观体现。             益,承载着他们的重托与希冀,因此要为股东创造最大的利益回报,坚
 身处不同的环境,利益集体的人共同获取各自的幸  中海地产长沙公司 王正道   定股东对企业的信心,来扩大他们的幸福空间;同时,要关注业主的需
 福。也可以这么说拓展这样的一个幸福空间让企业                 求,以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良好履约,实现持续、优质的服务,为业
 的员工;企业的领导、股东;业主、业主企业的员                 主打造幸福空间;最后,要为员工创造幸福空间,员工的利益与企业共
 工、股东;乃至参与到企业活动的农民工、个体业                 存,企业的发展成果与员工共享,不断转化为员工的发展动力,为企业
 主甚至全社会的所有人,产生幸福。                       愿景的实现贡献力量。
 中建六局北方公司 李永楠                                                                  中建一局三公司 侯立新




 3                                                                                                           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