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 - 201502
P. 24
22
视点
Legal Work And Capacity
Increased Over Time Effective Risk Control Over Contracts
从星星之火 By Legal Department Decreased
Number Of Law Suits
- Viewpoint
到燎原之势 111 倍功效的瘦身要诀
文 | 程海波 文 | 郑承蛟
法 务管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机组成部
分,是提高管理效率和维护自身合法权
益的一项重要工作,建筑企业亦不能例外。建 磨练,三局的法务人员已从大家眼中的“鸡肋”,华丽升级为项 004年,中建四局营业收入仅为58亿元,
筑工程具有的规模大、周期长、材料设备多、作 目经理竞相争抢的“香饽饽”。 2 被法院强制执行的案件数量却达47件。
业粗放、流动性强、受自然和社会环境影响大、 2014年,中建四局营业收入逾550亿元,被
参与方和从业工人多等特点,本身就蕴含着巨 人员是“跑龙套”的“群众演员”,招收进来的学生不愿留,留下来 凤鸣朝阳 法院执行的案件仅有4件。与十年前相比,被执
大的履约、安全、合同等风险,建筑行业整体利 的也没有多少成就感。为此,三局以组织架构变革为突破点,着力 近些年,我国市场经济法律法规进入了不断健全完善的加 行案件发生率压缩111倍——
润率低下,一旦出现法务纠纷甚至败诉,轻则 为法务人员搭建施展才能的舞台,提高他们的尊严感和使命感。 速期,建筑行业进入了生产方式、商业模式的大变革时期,企业 十年前的四局,法律事务日常工作就是
给企业造成额外损失、利润缩水,重则对企业 从2005年开始,中建三局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方案,明确 也进入了结构转型和海外拓展的关键期,三期叠加,法务管理 “应讼”,平均每月5.3起诉讼案件,逼得四局的
品牌形象带来重大损害。 了局属单位法务机构、岗位、人员、职责的具体要求,将其与各 的新挑战层出不穷,进一步加强法务团队建设势在必行。 法务工作者们四处解封、救火,清理历史遗留,
中建三局早在2002年就增设了独立的法 单位主要负责人年薪直接挂勾。到2009年末,实现了局属单位 以海外项目法务管理为例,目前,三局共有12项在建海外 同时还要应付新发案件。他们自嘲:“不是在打
律事务部,在全局强力推进法务管理。经过十 企业总法律顾问和独立法务机构两个100%全覆盖。 工程,分布在巴基斯坦、斯里兰卡、阿尔及利亚、马来西亚等6个 官司,就是在去打官司的路上!”
余年锻造,三局法务人员已从最初的几人壮大 企业的重视、良好的待遇、广阔的舞台和顺畅的职业发展 国家,合同总额达19.3亿美元。各个国家不同的法律条文与国内 十年后的四局,法律事务日常工作追求
为216人的大团队。他们不是执业律师,却通过 通道,引得“凤凰”慕名来,对一些特殊人才,三局领导还“三顾 项目运行常规做法的矛盾冲突、国际汇率波动与劳务属地化的 “无讼”,通过发现和修补诉讼过程中暴露的
200余次诉讼收回欠款近十亿元;他们没有海 茅庐”前去求贤。如今,全局216名法务人员中,30%以上具备硕 经营风险,都让人战战兢兢。三局除了在每个海外项目配备了法 管理漏洞,四局的法律事务工作从规范印章和
外经历,却成功处理国际仲裁案件,避免损失 士学位、92人拥有法律职业资格证、65人具备企业法律顾问执 务人员外,一方面加强外语培训克服交流关,一方面组织学习当 项目权限入手,加强企业合同签订和履约风险
1.6亿美元。按2014年全局1170亿产值计算,他们 业资格证。 地法律条款,积极接触当地法律人士,储备资源。 控制,完成了从“救火队”到“巡逻兵”的转变,
平均每人承担着5.42亿元资金的风险防控和法 随着三局“两轮”驱动战略深入推进,近年来大力进入投 推动企业运行状态实现由“战争”向“和平”转
务工作,为企业筑牢了一道坚实的“防火墙”。 精心育凤 资、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开发、城市综合体运营等新领域,并 变;不仅案件瘦身功效达111倍,而且先后有两
人才进来了,怎么让他们尽快尽情地发挥专业知识所长? 在行业内以争先的姿态试水探索建筑工业化、智能建筑等新兴 家二级企业在部分年度实现了“零诉讼”!
筑巢引凤 首先,中建三局制定青苗计划,让新进企业的法务人员沉 业务。陌生的领域甚至没有先例可循的行业前沿,充满了极大的 从疲于“应讼”,到追求“无讼”。虽然只是
2002年,三局某单位承接一项工程,施工 到项目一线,熟悉建筑企业的实际情况,配备导师,签订师徒协 回款、履约和政策不确定性风险。 一字之变,却包含了管理的主动性、实施的科
过程中垫付了大量资金,为了找业主收款,项目 议,促进经验的传承。 为此,三局主要展开三方面的工作:一是着力打造一专多能 学性,境界大为不同。其变化的根本,正是在于
负责人想出了一个“聪明点子”,向材料商虚开14 其次,对以往的诉讼案件从成因到结果进行全面分析,发布 的复合型法务人才,推动构建从局总部到项目“纵向到底”、从 四局对法务工作的定位,即“专注发展,力求共
张钢材收据,又向业主出具了一份委托付款函, 常见风险点防控手册,让法务人员能够全程参与到企业经营管 传统的诉讼解决、合同评审到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风险策划、 赢”。这八个字,犹如前进的航标,指向的,就是
委托材料商收款。始料未及,一个月后接到了法 理中,夯实基本功。 客户资信调查到过程合约归口、分级授权再到后期知识产权管 “无讼”。
院传票,材料商以《收据》、《委托付款函》为证 再次,广泛推行轮岗交流,让法务人员在不同地区、不同单 理的“横向到边”的立体化法务管理体系;二是开展专业板块风 而要行至“无讼”之境,其要诀如下——
据提起诉讼,要求三局支付材料款达百万元。 位、不同体量、不同类型工程以及总部和基层之间充分流动,开 险点梳理,组织专班研究投资、房地产等领域的政策文件和法 欲无讼,需有识。 依法治企,依法经营,始
类似案例屡见不鲜,三局领导班子痛定思 阔大家眼界。仅2014年,法务人员轮岗交流就达30余人次。 律法规,对法务人员统一培训,让大家能针对性地进行重点监 终是四局决策的标尺。2006年,四局总部开始
痛,拉开了法务体系建设的序幕。当时三局69 第四,注重经验总结和交流。每一次重大风险化解和诉讼 控;三是安排法务人员在企业内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强化管理人 聘请社会律师担任企业常年法律顾问,就企
家下属单位,也仅有法务人员20余人,散布在 结案后,主办人员必须提供详实的总结报告,细致分析成功经 员的风险防控意识。 业经营的重大事项接受领导班子的咨询,确保
清欠办、财务部等不同部门,收款、付账、扮演 验和不足,择优在法务工作会、法务大讲坛、法务论坛上进行宣 “海外项目,法律先行,这个项目先让法务部把把关”,三 企业决策始终处于法律的约束和保护之下。自
扑救“火情”的“消防员”等角色,往返于各级 讲。我们还将企业法务工作中的一些常见案例和典型案例搬上了 局法务人员用严谨细致的作风,创造了实实在在的业绩,也得到 2009年起,四局各二级机构和大部分三级机
法院和仲裁庭,疲于奔命应付,风险防范则无 “模拟法庭”,让法务人员分成原告和被告两方,真刀真枪进行 了企业决策层的广泛认可。 构均聘请社会律师担任常年法律顾问,保持企
从谈起。 演练,邀请法庭审判员进行点评,强化大家的实战能力。 业主要负责人每月与律师通话,全面提高决策
面对人才缺乏的窘迫,其根源就在于,法务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经过全面的培养和 作者系中建三局总法律顾问 者依法治企的水平,避免系统性法律风险的出
23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