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201502
P. 26
24
视点
项目法律顾问从
“不知所措” 蜕变至如今
- Viewpoint
现,企业得以在法律框架中实现阳光下的利润最大化。
欲无讼,需有诚。 每次诉讼都是程度不一的法律危机。但由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危转机,变危为机,和平解决问题,着眼长远利益的诚意至关重
要。华北某项目引起的系列执行案件中,四十多名债权人蜂拥而 得益于八局不断
至,执行法院十几名法官法警上门,一度查封财务部门,强制执行。 实践与发展的项目
经过董事会授权,企业法务工作者通过真诚沟通,释放解决问题的
法务之“道”。
诚意,一诺千金,最终争取到法院的支持,促使债权人主动让渡部
分债权,争相签署和解协议,企业损失减少,经营恢复。
欲无讼,需有治。 治理,首要是建立制度。自2004年开始,
四局通过推行市场、商务和法律部门的“三堂会审”,控制合同 The Ways Of Development
的签订质量,从源头上减少诉讼的发生。同时,通过实施项目法 Of Project Legal Work 八局要求各子、分公司在每一个主营区域 可依。更值得欣喜的是,项目法务标准化激发了子、分公司进一步
律事务工作制度,提早发现风险点,加强防范,有效降低了诉讼 设立一名专职区域法律顾问;如果经营区域集中 精益化项目法务管理细节的动力,例如:八局广州公司围绕项目
发生的几率。其次是健全机构。2004年,四局法律事务部重新 项目法务 的,则划分业主或类型,将同系列的项目统归一 常见风险点与消解方法,编制了《项目履约风险防范及标准化管
作为总部一级职能部门设立,并早在中央企业法制工作第三个 发展之“道” 个法律顾问管理。通过这一做法,一方面缓解了 理实务操作手册》,其他多个单位也结合自身实际出台了项目法务
三年目标伊始的2012年,四局即实现全部13家二级企业及大部 快速增长的项目规模与紧缺的法律人员数量之 细化操作文件,逐步向精益标准化迈进。
分三级企业法律事务机构的覆盖。目前,四局法务工作人员由 间的矛盾,另一方面可以节省出一定量的法律服
最初的4人壮大到今天的140多人,工作职能也由最初的法律诉 文 | 陈太祥 务资源用于重点监控重特大风险项目。 融合之道,法律智慧巧接项目地气
讼扩大为涵盖企业制度审查、合同评审、授权管理、投资风险论 据统计,八局一公司13名法律人员中有6名 项目法务工作刚推行时,存在部分项目法务人员在项目上无
证、知识产权管理等业务板块,广泛建立防火墙。 专职区域法律顾问,常驻在北京、济南、青岛、 所适从,融不进项目,接不上地气的情况,工作开展形势不容乐
欲无讼,需有“和”。 以和为贵,合作共赢。在西南某市环路 叮 叮!计时钟声响起,每人10分钟的项目法 河南片区、安徽片区、广东片区,有效解决了该 观。近几年,随着八局一竿子到底大力推进商务管理与法务管
工程项目中,业主累计拖欠二十多批款项。在多次索要未果的情 律顾问述职时间到!刚入职一年现任中 公司80%以上项目的法务服务需求,余下的其 理融合的管理理念,项目商法融合的传统逐渐形成,项目法务工
况下,四局并没有贸然发起诉讼,而是通过发挥自身优势,整合 建八局上海分公司南昌万达项目专职法律顾问 他项目法律顾问专门驻场在重特大项目上,紧 作推进愈发顺畅。
各种资源,帮助业主设计多个解决方案,最终如期一次性收回 的郭志浩卡着时限完成了他的述职。 盯重大履约风险。 八局推行商法融合一方面通过培训、交流和管理流程的设
全部款项。不但有效避免双方对薄公堂,剑拔弩张,而且进一步 项目法律顾问从刚推行项目法务工作时在 计,进一步强化一线商务人员的风险管控意识和职能;另一方
加深了双方的合作共赢。 项目上的“不知所措”蜕变至如今对项目法务 精益之道,庖丁解牛优化制度设计 面,通过管理流程的完善,积极发挥法律人员在以合同为主线的
未来一段时期,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和司法权威的逐 工作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得益于八局不 2013年,为推进“五化”战略与“两化”融 管理链条特别是履约过程中的专业支撑作用以及基础资料的有
步确立,法律意识将普遍提高,法律规定将更加细致,法律执 断实践与发展的项目法务之“道”。 合,实现管理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八局开展了标 效性和规范性控制。
行将愈加严格。可以预见,在中国经济增速步入“新常态”的时 准化手册的编制工作。借助这一契机,八局合 商法系统共同的努力最终转化为了项目对法律顾问的信任
代背景下,全社会法律诉讼发生的动因只会增强,不会减弱。但 创新之道,排兵布阵法务资源最优配置 约法务系统集结了项目法务一线骨干,对项目 以及法律顾问对项目的有效支撑与服务。从项目一线同事的反
是,诉讼并不应该成为中国建筑的唯一选项和必然选择。 股份公司要求三亿元以上的项目、股份公 法务制度进行了全面梳理与优化。 馈情况来看,项目已切实认识到了法务管理的重要性以及法律
在今天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斗则俱伤,合则双赢。法务 司名义项目及合同法律风险较大项目必须设立 制度优化重点聚焦两项核心工作:一项是 顾问的价值。八局广西公司广东省运会“一场三馆”项目商务经
工作不是要倚天屠龙,独孤求败,而是要促进沟通,求得共赢, 项目法律顾问,以保证项目法务覆盖率。同时, 划分了“项目法务经理”与“项目法律顾问”的 理张辉就直言:“以往,仅由商务人员在履约策划环节制定合同
在内筑起法律的防火墙,在外建立共赢的朋友圈。只有内外生态 每位法律顾问最多不得同时兼任超过3个项目, 工作界面,细化了两个角色针对同一工作项分别 风险控制方案,往往找不准、找不全合同风险点,推行商法融合
改善,企业才能得道多助,才能敦行致远。 以保障项目法务工作质量。 “从什么角度切入”,“具体做什么工作”,力求 的管理模式后,商务法务经理与法律顾问各自从专业角度对重
“无讼”,是企业诉讼管理的理想状态和至高境界。强意 前几年,八局在施项目数量相对较少,尚 制度设计不重叠、避扯皮;另一项核心工作是, 大事务进行把关,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
识,讲诚信,强治理,求共赢。作为中国建筑的法律工作者,努力 且能够按标准进行配置。但如今,八局在施项 针对每一个工作项细化配套了标准化的工作表 随着八局商法融合的不断加深,法律人员接上了项目管理
追求“无讼”,为企业的平稳运行保驾护航,为社会的合作共赢 目近1000个,即便在近几年大力扩增法律人员 单与模板,填补了项目法务工作落地层面细化 地气,商务人员也融合入了法务管控智慧,项目法务工作走入了
拾柴添火,为国家的法治建设添砖加瓦。这,既是时代赋予我们 队伍的情况下,仍然难以严格符合配置要求。 工作模板的空白。 良性循环。
的历史责任,也是民族给予我们的无上荣耀! 面对这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八局大胆创 新制度为八局的项目法务工作注入了新活
新,对项目法律顾问实施“区域化”以优化法律 力,据项目法律顾问反应:标准化之后,工作内
中建四局 服务资源配置。 容一目了然,工作界面界定清晰,工作文书有据 中建八局
25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