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201605
P. 32
30 专栏 /SPECIAL COLUMN 老孟 /BY LAO MENG 31
Great Logic Of Assembled Construction
装配式建筑的大逻辑
建筑自重减轻、工厂化生产和材料可回 能拿出真金白银投放到这一新领域则是 建筑为例来说说吧。公司是世界最大
收再利用等做法实现的。按绿色标准建 另一问题。 投资建设企业集团,这几年业绩令人
房子,传统做法则难以为继。 中国资本市场有句俗语“资本要听 叹为观止。但发展到今天,也遇到当
最近我有机会到中东,在参观一栋 党的话”,虽然有几分调侃,但却道出 下的矛盾和问题,用我个人的语言描
特殊建筑时,见到该建筑所用石材极其 从资本角度考虑问题是一般规律,资本 绘,是三个高度集中对应三个高度分
提 起装配式建筑的话题,我就充满了感情因素。八十年代初,本人在京负责的 独特。据了解,这种石材只能产自东南 流向应该高度关注国家战略走向。全面 散。三个高度集中,一是资本运作高
度集中,公司整体上市,子企业多为
欧的一座山上,所以建设者买断了整座
第一个项目就是装配式住宅工程,当时称为“外挂内浇”结构。九十年代,
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城镇化就是基本
美国“轻钢结构”被广泛使用,本人就千方百计引入国内,结果自明,至今也没见 山,采光了这种石材。听起来不知是振 的国家战略。城镇化率由 30%-40% 到 非上市公司,资本市场对接出口较少。
到得以普及。个人的情感没那么重要,而建筑业的发展进程才是我们应更多关注、 奋还是无奈。多年来,人们对建筑占用 70%-80% 是城镇化高速增长时期,这 资本对装配式建筑的炒作热闹异常,
更多倾心的大事。现如今,国内建筑业产值占世界建筑业总产值的一半左右,然而 资源过多、浪费资源过大、破坏资源严 对资本来说是一座金矿,任何理性投资 但很少有涉及中国建筑的同类业务,
在装配式建筑方面我们还是一个非常落伍的国家。在此讲一点与装配式建筑相关的 重早已是千夫所指,对我国建筑的批评 人都不愿缺席这场盛宴。 不是因为这些业务不够亮丽,而是这
大逻辑来参与研讨。 与指责尤为激烈。要在资源与住房需求 一年多来,我国资本市场也对建筑 些业务均藏于二三级企业。二是品牌
之间找平衡,发展装配式建筑是最好的 工业化发起总攻,认为这将是一个万亿 经营高度集中,社会接受中国建筑企
社会逻辑 办法。 级的蓝海。按国家要求 10 年后新建装 业品牌,但中建钢构、中建安装、中
生产效率最大化。一般经济学的原 配式建筑占比达 30%,年复合增长率应 建商砼等专业化品牌影响力还很弱势。
建筑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也有人称之为真实的财富(Real Estate)或实体性 理告诉我们,生产效率的提升是源于分 有 25%-30%,到 2026 年,营收应有 1.3 三是战略管理高度集中,上千家子企
财富。无论国家大小、人口多少都面临同样的问题,资源永远是有限的,而人们的 工,致使生产集约化、专业化。装配式 万亿,营利应有 3000 亿。这是多么诱 业做什么、怎么做由集团总部统一掌
生活欲望永远是无限的。要解决这一永恒社会矛盾 , 就只能是尽量增加供给,同时 建筑施工效率有显著变化,主要是用工 人的蛋糕啊,一时间与装配式建筑相关 控。这三个高度集中是公司的优势,
最大努力节约资源。而平衡供给与资源的矛盾只能是提高效率。建筑工业化也正是 少了,速度快了。现在的工程是 7 天一 的上市公司股价大涨。 但同时对应的三个高度分散,市场经
遵循了这一大逻辑。 层楼,采用装配式可 5 天一层楼,且包 资本在分析投资标的增长性和空间 营地点高度分散、项目坐落地点高度
供给最大化。人们经常用“搭积木”来形容装配式建筑施工,建设速度快,一 含内外装修。 性的同时,一定也会考虑成本效益。对 分散、下游供应商高度分散,这就产
般装配式建筑的建造工期仅为传统建筑的 1/3。人们常说装配建筑就是像造汽车一 过去建筑工程讲效率还仅仅是建造 资本来说赚钱永远是最根本。我国建筑 生了矛盾和问题。既有行业特性,也
样造房子,对房屋进行批量生产。如果造房子也能在生产线上日夜生产,中国住房 单 位产 品用 工、 用料、 用 机多 少, 现 产业化之所以如此波折,根本问题是建 有历史原因,同时还有体制性弊端。
问题就会发生供需逆转,房价也就会逐渐回归理性了。供给和需求都有层次之分, 在讲效率则要看建筑物的整个生命周 造成本方面与传统做法相比一直没有竞 企业运行中的小、远、散问题,经营
如果有人说传统建筑在房屋数量的供给上不一定输给装配式建筑,那么在质量要求 期,建筑物在整个使用过程中维护、 争力,而目前极有可能冲过这一关卡。 中资产沉淀,周转速度不高问题,管
上可能就无法对比了。搭积木建房子是说房屋产品的部件化,工业化的味道就出来 保修、管理都在效率之列,像对汽车 推进这一变化的因素很多,一是技术进 理品质差异较大,标准化推进困难,
了。讲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是说房屋交付使用的整体质量保证,现代感就有了。装 保养检修那样对待建造的工程,要适 步,以 BIM 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化有效解 诸如此类的难题都在提醒我们,中国
配式建筑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空间利用率高,同样的建筑面积,其实际使用面积能 时更换建筑物出现问题的部品和部件。 决了工程质量控制问题;二是人工成本 建筑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转和升的方
扩大 6% 左右,这一点在钢结构建筑上表现的更好一些。按每年新增房屋建筑面积 孟庆禹 如此看来,建筑产品真要由装配式的 逐年升高,低用工率、高生产率的生产 向一定是寻找那些生产方式与公司发
15 亿平米测算,若 1/3 采用装配式建筑每年可增加 3000 万平米的使用面积。 工业化当家了。 方式效果凸显;三是政策性扶持,使得 展战略更契合的领域。装配式建筑,
节约资源最大化。这一点不像装配式建筑能增加供给那样好理解,因为人们总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开发商有动力、建设者有动力、消费者 应是打开这把锁的钥匙。公司多年推
董事会秘书
是误认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的。即便在发达国家,装配式建筑也不是一步到位的, 资本逻辑 有动力,自然,投资人也更有投资动机。 行的标准化、信息化、专业化等战略
总是先强调工业化生产、增加产量,然后关注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最后才考虑物 举措都能在装配式建筑这个平台上得
耗和对环境的影响。在我国,装配式建筑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起步,走了几次弯路, 市场经济下,社会是靠资本推动的, 企业逻辑 到落实。当然,不是说装配式建筑适
现在是处于全面落后状态,因此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可能要三步并作一步走了,既要 装配式建筑符合社会进步和行业发展的 应所有建筑企业,但的确更适宜那些
重产能,又要重成本质量,还要重节约资源。从发达国家经验看,装配式建筑第一 基本道理,这一点是能被投资人认同的。 建筑工业化怎样落地,那得看与 体量大、实力强、产业链完整的投资
能节约材料、节约用水,第二能降低能耗和减少垃圾,这些是靠结构设计更加合理、 但是,从资本的秉性出发,投资人是否 其相关的企业表现如何。还是以中国 建筑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