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 - 201102
P. 41
聚 聚
聚思 聚思
聚议 聚议
等著名学府达成了有关人才合作协议,与清华 业的优势互补。自2007年三年以来,在中国建 适合院副总的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是困扰诸多 一张金名片,代表企业的综合实力。设立博
聚谋略 聚谋略
大学、天津大学相继签定教学实习合作计划, 筑西南院招录的500多名新生中,有350余名来 大型设计院的一项重要课题。2010年,我们对 士后科研工作站,通过与科研、高校的深化合
并进入了实质性操作阶段。 自与中国建筑西南院有合作协议的院校,占到 院技术领导绩效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完善,将 作,将中国建筑西南院的工程实践的积累转化
自2006年签订第一份校企合作协议的五年 了67.4%,其中老四校学生120余人,更是达到 院技术领导工作分解为基本技术管理工作(包 为一流的科研成果,为出作品、出成果、出人
时间里,中国建筑西南院对接八所院校,组织 了23.7%。 括质量管理、员工培训、技术创优、标准化建 才创造一个良好的平台,最终为培养行业领军
协调师生赴成都考察、实习13次,安排学生达 设等)和与生产紧密相关的设计、科研工作, 人物大家坚实的基础。
到130人次。在暑期实践中,除了常规的实践活 人才评价:创新考核机制 打造一流队伍 即“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只有在完成 基于以上认识,中国建筑西南院提出“引
动,我们有针对性地安排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目前,一些设计院考核工作基本侧重于 “规定动作”的基础上,“自选动作”的工作 进一位博士后带动一个团队,共建一个项目培
让他们与成都、中国建筑西南院进行“亲密接 “部门民主测评、上级审定”两个方面粗线条 效益才能得以体现。2010年12月,根据院副总 育一批人才”的发展战略,并有针对性、有计
触”:游览成都文化古迹、参观在建重点工 的考核,因为缺乏科学的考核依据和标准,考 工作辐射的范围和影响力,成立了以院行政、 划地予以政策上、项目上、平台上的倾斜和支
程、和院设计大师交流座谈。特别值得一提的 核工作无法科学化和量化,形成凭印象打分的 技术领导为核心,覆盖人事处、技术处等职能 持,自2008年申报四川省级博士后流动站成功
是,哈工和浙大两校师生都分别走访了四川5• 弊端,有失公允。长期粗线条考核管理模式, 部门负责人以及所总和所副总在内的一线技术 后,于2010年引进第一位进站博士后开展“汶
12大地震由黑龙江省和浙江省援建的重灾区: 无法有效地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负责人的考核小组。为了体现公平性、公正性 川地震建筑结构震害调查分析及抗震关键技术
剑阁和青川。通过暑期实践,同学们在真实的 更无法激发其工作热情和创新力,鉴于此,中 和权威性,考核评委对于不同专业的院副总, 研究”课题。自博士后进站开展工作以来,一
职业环境中,操练基本的技 国建筑西南院在对各种考核 分别设置了不同的权重系数。这一举措既充分 股浓厚的学习研究氛围在中国建筑西南院兴
能训练的同时,他们也通过 模式进行了大量调研的基础 考虑到生产实际和客观因素,又强调新的发展 起,2010年,共有4540人次参与院内外举办的
在 对 各 种 考 核 模 式 进
实践总结座谈、院校新闻、 上,结合实际,制定出了一 要求,结合了院技术领导的工作职责特点,更 近百场培训,较往年有大幅度提高。博士后工
行了大量调研的基础上,结
网站发布等多种形式,对中 套适合中国建筑西南院管理 加全面、细致、具有可操作性、实用性。从考 作从无到有,意味着在打造高端人才梯队的道
合实际,制定出了一套适合
国建筑西南院的实践活动进 特点的绩效考核办法,初步 核成效上看,这一办法有效地激励了院副总, 路上迈出坚实的一步,标志着科技创新和开发
中国建筑西南院管理特点的
行多角度展示与报道,宣传 建立了“岗位能上能下、员 使他们在质量管理、教育培训、设计创优和技 能力的提高,核心竞争力得以提升,科技创新
绩效考核办法,初步建立了
示范作用非常显著。2010 工 能 进 能 出 、 薪 酬 能 高 能 术进步等方面均做出了较为突出的成绩和贡 得到了跨越式发展。
“岗位能上能下、员工能进
年,中国建筑西南院对近年 低”的绩效考核运行机制, 献,对于院副总个人发展以及中国建筑西南院 经过六十年的发展,在全速发展的设计
能出、薪酬能高能低”的绩
来校企合作进行了全面的梳 基本做到了管理与发展、管 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也为技术人 市场环境中,如何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打造
效考核运行机制,基本做到
理,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 理与服务的统一,使中国建 员的考核指明了道路。 核心竞争力,建立一支技术先进、富有战斗力
了管理与发展、管理与服务
提出了“规范、科学管理, 筑西南院发展逐步走向了科 的设计人才、管理人才队伍,是中国建筑西南
的统一,使中国建筑西南院
合作双赢”的发展思路,挖 学管理的长效之路。 搭建高端人才平台:集聚人才优势 助推 院应该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以上这些措施在
发展逐步走向了科学管理的
掘合作的深度和广度。经过 其 中 , 对 院 副 总 建 筑 企业发展 一定程度上为未来发展探索了道路,指明了方
长效之路。
校企双方的积极努力,中国 师、工程师(以下简称院副 中国建筑西南院要建立一流大院,就需 向。只有积极探索适应中国建筑西南院发展需
建筑西南院多位技术老总被 总)的绩效管理的探索即是 要一批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人才,更需要一批高 要的人才管理模式,建立完善人事管理体系,
聘为大学兼职教授、院人事部门负责人被清华 中国建筑西南院绩效制度建设的一个缩影。作 水平、高素质、高技能领军人才。坚持科技引 突出战略导向、强化实施监管、着力创新实
大学就业指导中心聘为清华大学“职业生涯教 为知识密集型企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是企业发 领,加强人才培养、队伍建设,通过教育、培 践,形成激励约束机制,促进经营管理水平的
练计划”教练。 展战略中的重中之重,其中,技术人员显得尤 训以及实践锻炼等,真正培养出一批技术人 全面提升,才能有效推动了中国建筑西南院整
经过四年的运行,我们已经逐渐形成“企 为重要。院副总是技术发展与进步的引领者, 才、管理人才和复合型人才,才能为形成高端 体协调发展。
业宣讲吸引学生,专家讲学教育学生、暑假实 是打造中国建筑西南院设计品牌的核心人物。 人才的设计、管理梯队打下良好基础。企业博
践培养学生”的合作模式,充分发挥学校、企 如何充分调动院副总的工作积极性,建立一套 士后科研工作站是企业的一个品牌,是企业的 (中国建筑西南院供稿)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