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6 - 201605
P. 56
55
/
SPECIAL REPORT
“前人在马永贝得到的是屈辱, 特别报道
而我们,要收获荣光!”
中国建筑为刚果(布)建
设起交通物流大动脉
提提等刚果(布)主要城市,并在马雷累至 生产和销售等。包括布拉柴维尔、多利吉、
多利吉之间穿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自然保 黑角、奥旺都、韦索、布恩扎等区域在内的
护区——马永贝森林,是刚果(布)谋划已 全国各地,人民出行和物流运输都将因为公 是年久失修,不堪使用。在此种情况下,作
久的交通物流大动脉。 路的顺利通车变得更加便利。 为经济中心的黑角,到政治中心布拉柴维尔,
萨苏说,只有完成像国家 1 号公路这样 刚果(布)政府曾在 1980 年修筑此路, 唯飞机一途,严重影响了刚果(布)经济发 高达 12 万吨,全部从国外进口。
的基础设施建设,人民群众才能更方便在众 却因战争和缺乏维护,导致大部分路段根本 展和社会交流,而重新修筑 1 号公路,遂成 更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在没有路的情况 要收获荣光!”
多领域开展活动,例如农业、小企业的经营、 无法通行。而与 1 号公路平行的大洋铁路更 为刚果(布)人民数十年的“梦”。 下修路,所以运输条件极为恶劣,尤其是二
然而,这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期工程起点距黑角港 160 多公里,终点距黑 疟疾 项目经理魏乐荣说,劈开这一望无际的马永
这条路沿途要穿越沿海草原、河谷湿地、 角港 530 多公里,物资进场运距较远,加上 贝森林,“就像过了一趟鬼门关”。
沼泽、原始森林、小高原等多种地形, 常 部分地材需要远距离拉运,加重了运输困难。 与国内基础设施建设不同的是,在非洲, 疟疾——“打摆子”是项目成员无法逃
伴以虫蛇出没、山洪泛滥、山体滑坡、土方 正因为如此,法国人曾规划数十年,最 建设者们不仅要面对严酷的施工条件,更要 避的一个考验。
坍塌、雷电袭击,施工危险性极大。 终也不得不放弃,并放言“没有任何人能修 面对恶劣的卫生医疗环境。 测量师边海强对第一次打摆子的经历
此外,此项工程量巨大,而刚果(布) 建此路”。2007 年 10 月 25 日,在黑角的大 刚果(布)地处热带地区,热带雨林和 记忆尤为深刻:“首先是感觉到冷,晚上睡
全年只有雨、旱两季,雨季时间长达半年, 雨之中,当萨苏操作单斗挖土机为一期工程 热带草原四处是蚊虫和毒蛇,热带传染病频 觉时牙齿会上下打架,就是咯咯咯地响。
雨季期间瞬时降雨量极大,年平均降雨量为 黑角 - 多利吉段奠基时,还有很多人质疑刚 发,如疟疾、黄热、伤寒、霍乱、丝虫病、 往身上加被子,加了二三层也还是冷!”
1000 至 1600 毫米,甚至达到 2000 毫米以上, 果(布)政府、中建是否有能力向马永贝原 皮下蝇蛆病等,对人体伤害极大;而且, 到第七天 , 边海强已经认不清人了,接着开
其正常施工的有效工期只有 6 个月。 始森林发起挑战。 2014 年在西非部分国家爆发的埃博拉疫情也 始尿血。“我终天可以体会到为什么称为“虐
何况,作为“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 中国人是不信邪的。“明知山有虎,偏 严重影响员工的身心健康。 疾”了!”
刚果(布)经济落后,资源匮乏,连最基本 向虎山行”,更是中建人的性格。事实上, 在 1 号公路中,打通马永贝原始森林, 实际上,在来刚果(布)之前,很多人
的生活物资都无法保障,大部分施工资源如 2007 年 9 月 10 日,中建内部就在北京总部开 是贯通这条公路的控制性工程。 都做过功课,知道这里疟疾、伤寒、结核病、
专业人员、机操人员、施工设备、施工主材、 了个誓师大会。会上,现任中国建筑海外事 马永贝森林横跨 60 公里,纵深 170 多 艾滋病高发,也有些准备。不过,疟疾在这
生活物资等,需从国内或第三国组装进场, 业部执行总经理,原 1 号公路项目首任项目 公里,生长着 300 余种树木,夏季山洪泛滥, 里防不胜防,几乎没有什么人可以躲过这一
其中油料和沥青供应尤其困难,所用煤油 总经理李吉勤用大洋铁路华工的经历激励大 旱季干涸,虫蛇随处出没,是当地人眼中的 劫。
“黑角 - 多利吉”路段通车现场犹如节日聚会现场 90% 以上从喀麦隆运至项目,所需沥青总量 家:“前人在马永贝得到的是屈辱,而我们, 死亡地带。承建这一险恶路段的中建五局的 在刚果(布)度过耳顺之年的王寿湘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