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 - 201201
P. 25
聚 聚
聚思 聚思
聚议 聚议
聚谋略 聚谋略
化”设计以及“区域化”经济互动,也或许正是构建“学习型企业”的基础
性改造内容。
“学习型企业”的要求其实很高,不是贴上了“学习”的标
签就能立刻成“型”,不是建立了“学习”的制度就能幻化成
问计 知识代替经验
“型”,也不是开展了“学习”的活动就能升级成“型”。
正如说文解字的释义,学习要向小孩子一样保持空杯心态,常学常新方
能快速进步;学习要向小鸟试飞一样反复研习,熟能生巧方能能力提升。那
么,身为面向市场的竞争性企业,需要团队成员学习什么,组织内部又能通
过哪些方式提高学习的效率?
大多数的企业都是有历史、有故事的,在经年累月的经营发展过程中, 搭建起某种平台,或许需要搭建起某种载体, 义,并不在于描绘了一个人人学习的蓝图,而
其实无形中已经累积下众多成功的经验,只是尚未被识别和集合出来而已。 使知识汇总能代替经验指挥,使信息交互能代 更重要的在于通过迈向“学习型企业”的种种
要做“学习型企业”,就需要更多的内部分享交流、内部总结提高,将经验 替遮掩保护,使学习分享能代替单向沟通。总 努力,以引导一种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新观
显性转化为样本和模板,将先进的知识体系分享给各个团队、各位团队成 之,努力使学习成为一种习惯。 念,从而使企业日新月异、持续成长。
我们中国建筑是在完全市场竞争状态下,
问道 创新融为文化 依靠几代精英团队共同打拼出了现在的地位。
中国建筑立志“央企一流、行业排头”,不仅需要向世界 学习创新正是其中一种源动力。建立“学习型
最先进的水平学习,其实更需要通过自我的拓展来引领世界 在学习型组织理论中,有一个著名的公 企业”,亦应正是要长期保持这种学习创新的
式,即L>C,其涵义就是在知识经济社会里,学 源源动力,甚至使学习创新融化为中国建筑的
最先进潮流。
习(Learning)速度要大于变化(Chang)速度。换句 一种良好基因,深植入我们优秀的企业文化体
话说,现代企业竞争,经常表现为学习速度的 系之中。
竞争。学到的知识越多,产生创造的可能性越 当然, “学习型 企业”的要 求其实很
员,从而总体提高组织学习的效能以及团队学习的现实针对性。 大;掌握的知识越新,创造的活力就越强。如 高,不是贴上了“学习”的标签就能立刻成
然而,因为创建“学习型企业”,有些单位重视了学习的形式,却忽略 果一个企业内部学习与变革的速度赶不上外部 “型”,不是建立了“学习”的制度就能幻化
了学习内容的实效性;有些单位建立了促进学习的机制,却忽略了学习内容 变革的速度,这个企业将会消亡。 成“型”,也不是开展了“学习”的活动就能
的针对性;有些单位开展了学习型的培训,却忽略了学习内容的可操作性。 正是基于此,才更加突显了学习之于企业 升级成“型”。这仍然是一个持续性的系统工
学习只是一种途径和方法,而并非目的。我们构建“学习型企业”,是要通 不断成长的重要性、紧迫性和时代性。按照学 程,需要组织柔性改良让学习成为常态,需要
过学习来代替工作中的“经验主义”,通过学习来改变工作中的“随心所 习型企业的本质特征,“终身学习”、“全员 内部交流分享让学习成为习惯,需要保持持续
欲”,通过学习来冲击工作中的“五花八门”……显然,学习不是孤立的。 学习”、“全过程学习”和“团队学习”成为 创新动力使学习成为一种文化。
中国建筑立志“央企一流、行业排头”,不仅需要向世界最先进的水平 四个最重要的表征维度,其所倡导的正是要通 毫无疑问,既然还没有构成全部内涵,
学习,其实更需要通过自我的拓展来引领世界最先进潮流。在这一宏大目标 过保持学习的能力,以创新的步调及时铲除发 就理应沿着“学习型企业”这条道路,继续进
实现过程中,知识共享与协同就尤显其重要而紧迫,至少人人都能养成一种 展道路上的障碍,不断突破企业成长的极限, 发!
学习分享的习惯,我们企业的内部宝藏方能被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 从而保持持续发展的长青态势。
因而,我们构建“学习型企业”,或许需要搭建起某种机制,或许需要 这样看来,建设“学习型企业”真正的意 (作者为本刊特约撰稿人,中国建筑七局董秘)
22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