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1 - zklc
P. 131

变化    CHANGES











                        1


                        2  3
                                  1 深圳地铁9号线上梅林站出入口                     是区间隧道内,均要进行各种管线(管道)、设备及疏
                        4  5      2 / 3 / 4 / 5 干净敞亮的地铁站台和站厅
                                                                       散平台的安装,传统的方法是在已施工完成的土建主
                                                                       体结构上打孔,再安装管道等。相对传统打孔技术而
                                                                       言,预埋技术在施工工艺、施工环境、施工器具、隧道
                                                                       保护、施工效率、外观效果、运营维护、工序交接与管
                                                                       理以及管道安装的可调整性共9个方面具有极大优势。
                       地铁9号线红岭南至鹿丹村区间,两台盾构机历时22天的                      2013年,9号线盾构隧道约2.2万环管片开始全部采用
                       掘进,于凌晨1时成功切除137根房屋桩基,在没有完成房                     预埋滑槽技术。全线盾构区间应用预埋滑槽技术,在
                       屋拆迁、未实施紧急避险空楼的情况下,依靠信息化施工                       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十余家同行前来交流,共同探讨
                       手段顺利穿越滨苑小区9—13号楼建筑群,楼房、道路均                      预埋技术的发展前景及改进方向。
                       在安全可控范围之内。地铁9号线最大施工难点被成功攻                           最“阳光”的光导管技术。“在国内地铁建设中,我
                       破,并打破了中国地铁乃至世界地铁盾构施工切桩最多、                       们首次引入光导管技术,车站公共区域充分引入自然
                       难度最大的纪录。                                        光,在地下空间营造自然景观,大大减少了灯具数量,环
                                                                       保节能。同时将自然光从地面引入地下,塑造了一个最
                          创新之路:智慧建造打造全新样本                              为舒适且可持续发展的绿色车站。”深圳湾公园站的效
                                                                       果最为明显:车站标准段宽28.4米,主体上方有宽约16
                          深圳地铁9号线是中国首条由房建企业承接全线                        米的路中绿化带,因此车站及地面均有设置采光系统的
                       路BT模式建设的地铁,更是近期国内应用最多新技                         条件,为减少顶板开孔,保证装修效果,中部设置两个
                       术、新理念的地铁项目之一,中国建筑通过智慧建造,                        7.9米×3.5米采光天井,两侧各设置3个2.6米直径的阳光
                       为国内地铁建设提供了新的典型样本。                               导入系统,采光系统覆盖范围约500平方米。这种绿色
                          最“生态”的红树林保护。红树湾南站的站厅里,                       设计理念,也在9号线的其他车站得到应用。
                       有一面名叫《我们在这里》的艺术墙。画面主体是三只                            中国建筑开创了地铁地下施工与地表生态同时修
                       黑脸琵鹭,巨大的身形与远处海岸线形成强烈对比。观                        复的施工模式,将深圳地铁9号线建成了文化之线、宜
                       众可以读出清晰的信息:“黑脸琵鹭就在这里,深圳湾                        居之线、生态之线。
                       红树林是它们的栖息地。”选择这幅画,中国建筑的建                            深圳地铁9号线是答卷也是宣言,是接力也是传
                       设者坦言:“施工中如果产生一点点的噪音和污染,将                        承,是丰碑也是起点。转型之路成功启航,奋斗之路愈
                       严重破坏候鸟生存环境”。对于9号线,绿色施工的要                        发宽广。中国建筑将以勇于担当的精神,拼搏奉献的情
                       求前所未有。与侨城东车辆段工程的一街之隔,便是                         怀,履行着对党的忠诚、对使命的担当、对人民的热爱,
                       候鸟天堂——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在建设期间这个项                         在基础设施、新兴城镇化建设等领域中,不断加快转型
                       目部迎来了1000多批次的参观者,有的是深圳地铁集                       升级、创新发展步伐,继续攀登着一个又一个高峰!
                       团组织的观摩,更多的是市民自发活动。最多的一天,
                                                                                       | 中建基础 |
                       项目部要接待五、六个团队,而且不少来自省外,项目部
                       为此成立了“小蜜蜂”绿色志愿服务队。
                          最“先进”的预埋滑槽。在深圳地铁9号线的施工
                       中,中国建筑在国内首次采用了预埋滑槽技术,开创了
                       地铁预埋技术先河。地铁建设过程中,无论在车站还


                                                                                                          129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